 |
厉兵秣马 抗洪部队随时待命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6日04:36 中国青年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6月以来,长江沿线大部分地区遭到暴雨和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多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垮坝等地质灾害。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已向长江沿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8省市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长江防汛工作。据预测,今年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有可能再次发生较大洪水!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98抗洪后,为了抗击特大洪水,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我军于2000年成立了专业抗洪抢险部队。至今,已有19支部队肩负起这项特殊使命。
经过3年多的严格训练,这支队伍目前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在今年防汛任务很重的情况下,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们究竟能不能顶得上?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负责这支队伍建设的总参兵种部工程兵局作训院校处王殿华处长。
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王殿华永远忘不了’98抗洪中两个充满了悲壮与无奈的故事:一艘满载灾民的冲锋舟,在返回途中,发现一名灾民正挂在树杈上,可小小的冲锋舟已再也容不下一个人了。
这时,舟上的指挥员毫不犹豫地爬上树杈,换下了那名灾民。冲锋舟继续向前行驶,又发现一名灾民在屋顶呼救,怎么办?危急中,舟上的女军医又挺身而出,把那名灾民换了下来。
还有一艘载满灾民的冲锋舟在夜间返航时,因为没有导航通信和照明设备,在茫茫洪水中迷失了方向,最后燃料用完,在水中漂流了一夜。
如何能够减少这种“以人换人”、“迷失方向”的故事?’98抗洪之后,部队在思考,洪水几乎年年来,而抗洪部队是从各大军区紧急抽调来的,既缺乏专业的抗洪器材,又没有专门的技术,可以说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洪水对抗。
如何改变往日的人海战术?如何用更小的代价和消耗换取更大的抗洪效益?“科技抗洪”的观念,在王殿华的头脑中清晰起来,“建立一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部队,很重要,长远看来,也是值得的”。
2000年1月,一批工程兵旅、团被确定为“全军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2001年,拨款正式到位,严格正规的专业训练悄悄开始了。这支由部分工兵和舟桥部队构成的部队,承担着我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珠江、闽江7大江河流域的抗洪抢险应急任务。
专业器材 专业训练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防汛任务很重,抗洪抢险部队准备的怎么样了,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从成为专业抗洪抢险部队那天起,这19支部队就必须在保证原有训练任务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在汛前抽出一个月,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抗洪抢险训练。今年3月,总参兵种部又制定了《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正规化建设标准》,对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战备建设、装备建设、专业训练、政治工作、后勤工作5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范。
“什么是管涌,什么是漏洞”,训练中,战士们都是从最基本的学起,只有弄懂了原理,在抗洪中才能有的放矢。部队以前只是知道哪里有险情,哪里有洪水,就到哪里,没有系统的学习和锻炼,现在要让每个战士掌握一套系统的理论和原理。
在装备器材的配备上,以前抗洪主要靠汽车和铁锹,现在除了原来编配的器材外,又为这19支部队配备了专门的抗洪抢险器材,经过3年的训练,部队基本达到了每项器材都有一个技术骨干的能力。
在训练中,部队首抓水上救护能力的训练,不管是什么险情,老百姓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封堵决口的能力,特殊部队要有特殊能力,有了决口,抢险部队要有一锤定音的能力。三是固堤抢险能力。
训练中,这些部队还特别注重军地协同训练。以往军队和地方配合不够,现在演练都是双方合作,联合起来。比如说汛情互相通报、联席会议制度等等。“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今年是我们的部队在汛前演练任务完成得最好的一年。”王处长说。
四种能力抗击险情
抗洪专业训练的成效是相当显著的,抗洪抢险部队有4种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一是组织指挥能力全面提高,控制指挥信息化更强。经过3年的建设,部队基本形成了两套指挥网络。一套是陆路指挥控制网络,保证每个作战分队能有一个指挥车、 GPS定位系统、通话范围80公里的对讲机。另一套是水上指挥通讯网络,在水上也有了指挥艇。“两套系统形成后,可以保证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不会因地形导致信息不通。”
二是快速反应能力大大提高。抗洪抢险部队最大的能力,就是在遇到突发险情时,能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进入汛期后,部队建立了“应急响应机制”,24小时值班,而且针对不同的地点、不同的险情建立了不同的梯队。
很多部队建立起了与地方防汛网资源共享的信息网,以往防汛看地图,现在把每条河流的详细情况输入电脑,一有情况,部队可以马上把有关资料调出来参考。
以前抗洪,部队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公路摩托化行军上,为了适应新的情况,对抗洪抢险部队专门进行了铁路运输的训练,使之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出发。现在,从接到命令、准备装备到出发,部队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三是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救护能力。在现有装备条件下,舟桥部队的救护范围,能达到方圆200公里左右。
四是部队的抢险排险能力得到提高。’98抗洪中,曾有一支很出名的部队,他们因为掌握了堵住决口的关键技术,每当哪里有决口,他们就被调往现场,因此被称为“飞来飞去”的部队。现在,如果再出现决口,就不会有这种情形了,经过培训,每支部队都已掌握了这项关键技术。
采访归来,再听到南方某地又连降暴雨的天气预报,记者心里踏实多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