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企业
2003年3月18日 星期二 第011期
[收藏]  [打印]
本期导读
  虽然上海为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已经付出了10年的难苦努力,雏形也已浮现,但情形绝不像媒体描述的那样乐观。尽管从表面上看,以外滩金融街和陆家嘴金融保税区为核心的金融圈,金融大楼越盖越多,越盖越漂亮,设施也越来越先进,但这种朝气蓬勃无法掩盖上海贫弱的金融基础。
荣登国内金融中心宝座
三个制约瓶颈
国际环境不利

往期回顾
“在德不在险”与“一报还X报”
下期预告
清官是根搅屎棍

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有多远?
作者:章玉贵

荣登国内金融中心宝座

  10年前,上海提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时,多数金融界人士认为这仅是一个遥远的梦。这也难怪,当时的上海,经济老气横秋,缺乏生机。尤其是金融业相当萧条和封闭,金融机构少得可怜,主要是从人民银行分支独立出来的专业性银行和一些中小金融机构;金融结构很不合理,金融活动主要集中在银行存贷款业务上,证券与保险市场尚处于孕育之中,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唱主角的仍然是政府。当时的上海,别说是国际金融中心,就连国内金融中心的框架也尚未形成。
  不过,你不能不佩服上海市政府的魅魄力与能力。在中央的支撑下,上海大胆改革,大胆试验,于是一个个让北京、深圳等竞争对手羡慕不已的“第一”诞生了:建立了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中介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成功发行全国第一张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美国友邦保险公司重返上海,成为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标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此开业……
  上海经过10年的打造,已拥有全国发育最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金融业已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并初步建成了国内金融中心。上海市政府信心十足提出经过10年的努力,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尽管上海雄心勃勃,“胃口”越来越大,但平心而论,没有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援,上海的底气不会来得这么足。事实上,中共中央十四大报告确认了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划。近年来更是把构建国际金融中心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无疑将进一步强化上海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
  所以从媒体意义上说,上海肩负着历史使命,寄托着国家的梦想。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大国)的中国内地,如果没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显然与其经济大国地位不相称。因此,按照中央的设想,未来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亚太金融中心地位,使其继续发挥引资和融资功能,同时用10年乃至更长时间,将上海建成远东另一个金融中心,立足中国,辐射亚太,从而巩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才铆足了劲,全力向既定目标冲刺。而国际金融巨头也瞅准了上海的发展潜力与赢利前景,纷纷将其亚太总部或中国总部迁至上海。友邦、花旗、渣打、汇丰等跨国集团已率先在繁华的外滩金融街或浦东陆家嘴安营扎寨。而来自央行的消息说,外资金融机构迁入陆家嘴的申请,正源源不断地排上央行的议事日程。[我来说两句]
三个制约瓶颈

  虽然上海为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已经付出了10年的难苦努力,雏形也已浮现,但情形绝不像媒体描述的那样乐观。尽管从表面上看,以外滩金融街和陆家嘴金融保税区为核心的金融圈,金融大楼越盖越多,越盖越漂亮,设施也越来越先进,但这种朝气蓬勃无法掩盖上海贫弱的金融基础。
  事实上,上海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总资产不仅无法同纽约、伦敦等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就是与香港、新加坡等新兴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也显得相当寒酸;上海虽然拥有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但与纽约、东京和伦敦相比还显得相当稚嫩。上交所的市值仅及东京的1/10,与纽约相比更有30倍的差距;设在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外汇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只进行美元、日元、港元三种外汇与人民币的买卖,它的一年交易总量甚至不到伦敦交易所一个交易日的水平。
  另一方面,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金融中心的发展要求。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至少有三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

金融人才奇缺
  目前,上海拥有金融从业人员8.5万人,其中能称得上高素质的人才不足1万人,尚不及纽约与东京的零头。而且这些人才有相当一部分被在沪的外资金融机构所收编。尽管国内每年毕业的金融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数以千计,但其中既通晓金融知识又熟悉现代高科技的实在太少,而且这些仅有的尖端人才可能留学海外,或者流到外资金融机构,真正愿扎根中资金融机构的寥寥无几。
  由于人才的供应跟不上金融业的发展要求,加上原有人才的流失,导致中资银行普遍闹起人才荒,于是近年来各银行之间打起人才争夺战,但打来打去,人才只不过从一家银行流到另一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经济成本。由于缺乏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的金融人才,上海在金融创新方面进展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政府一方面促请本地金融机构加强与在沪的国外同行交流,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加强延揽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希望他们能回沪工作,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中介机构支撑不足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离不开金融资讯评级、金融经纪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撑。纽约之所以成为世界金融之都,是与高盛、美林、雷曼兄弟、穆迪、标准普尔等超级金融中介机构的贡献分不开。而且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小,投资银行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影响日渐上升,大有逐步取代之势。因此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但这方面恰恰是上海的弱势,目前上海虽然拥有大小券商几十家,但普遍存在资本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弱、业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弱点。而其它中介服务机构的发育更加不成熟,上海至今还没有货币经纪商和信用评估权威中介,它的中小银行和投资公司的会计制度以国际标准来看是不合格的,公司的资讯披露也不及时,而且经常发生违规现象。中资公司中还没有诞生类似麦肯锡、普华永道、毕马威这样成熟的咨询服务机构改革,市场化的风险投资公司也未成气候,高科技企业的融资仍然仰赖于政府的财政银行的投资。已有的中介服务机构多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公司,政企不分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策与法规滞后
  香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关键在于港府遵循自由经济的原则,对金融业务实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决策体系、监管体系和法制体系,确保金融中心的顺利运作。决策层也深知,资本专案自由化是决定一国能否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前提,但出于国家经济安全等考虑,短期内国家不大可能使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外汇的流动将继续受到管制。
  至于在沪的外资银行,尽管部分已获准开展人民币业务,但其活动仍然受到严格限制,只能面向三资企业和境外客户,不得经营本地客户的业务等;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受到严格控制,迄今发放的许可证只有十份左右。而且外国公司购买国内金融工具的范围也是受限制的。
  目前,外国公司可以进入以美元计的B股市场,但这个市场的规模比较小,而且流动性差,开市以来持续低迷。至于外国公司向往已久的A股市场,至少在两三年以后才有可能对它们有限度地开放。可以说,如果不放松资本控制和取消现行的对外资参与金融业的限制,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不现实的。但放松资本控制和取消现行的对外资参与金融业的限制的时机目前又不成熟,这就是上海的处境。
  另一方面,上海的金融立法与监管工作仍相当薄弱。尽管上海近年来强化了金融立法工作,已陆续制定并批准公布了30多个金融法规,为依法管理金融提供了基本的法律顾规范,并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但从总体上看,金融立法与监管仍大大落后于金融改革的发展要求,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仍较低。[我来说两句]

国际环境不利

  看情况,现阶段要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只是良好愿望,在目前的情势下上海要跻进主要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金融俱乐部,在短期内决非易事。这不仅是上海的实力使然,也与当前的国际分工不无关系。客观地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是很难容忍社会主义中国出现一个在国际上发挥重大影响的金融中心(香港是例外)。
  二次大战来,美国一直握有世界经济和金融大权,任何实质性的挑战都要遭到它的打压,即使是盟友日本和欧盟也不例外。尽管中美的经贸联系已相当密切,美国的大小金融企业纷纷登陆中国,但这主要出于商业利益考量。假如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出现了一个在亚太发挥重要作用的金融中心,而它又不受美国的控制,相信美国的金融寡头是不会袖手旁观的。而日本,大概也不大愿意看到一衣带水的中国拥有挑战它的金融实力。
  因此,上海在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既要有宏大的远略,又要有精明的战术。尽管理论界近年来一直鼓吹“国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是上海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平台,建议立即启动建立名义隔离性离岸金融中心战略,但管理层似乎并不怎么买账。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适合上海所走的路确实不多,它既无先发基础,又无多少后发优势,还要受到众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制约,相关的国际经验也仅仅只能作为参考,剩下的就只有脚踏实地了。因此上海的当务之急是针对自己的弱处,及时补充营养,抓好软体和硬体建设,将自己真正建成国内金融中心(这本身就是一件具有国际意义的事);同时继续扩大开放,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全力赶超。

摘自《编译参考》[我来说两句]
[收藏]  [打印]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