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张晓松)于先生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任职,不可谓不精明。这不,新房装修即将完工,于先生专门挑了5月2日这天去买灯具,他琢磨着怎么也能比平时便宜点。
“他让他的利,我侃我的价”
果然,“五一”期间北京环三环灯饰城全面打折让利,什么“消费满500元送折上折”,什么“消费满1000元送大礼包”,对于要买十来盏灯具的于先生来说真有些诱惑。
“他让他的利,我侃我的价。”于先生心里有数,什么打折让利都是虚的,打了折也得侃价,否则利都让给商家了。
逛了一圈,于先生发现,这家灯饰城的商品普遍都打八折左右,但只要你肯侃价,还能少掏钱。一种吸顶灯原价640元,打五折还要320元,结果让于先生几句话侃到了220元。
一天下来,于先生买了10盏灯,总共花了965元,如果不打折得多花一千多,但如果不侃价也得多花好几百。
于先生买灯心得一:过节购物还是比平时便宜,但打了折的价格也有水分。
“果然便宜没好货”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这点于先生心里清楚,所以买东西的时候挑得特别仔细。
在一家灯具店,于先生看上一盏吊灯,水晶玻璃,5个头,很漂亮。价格侃到120元,于先生决定买下来。可拿来货,打开包装箱一看,和挂着的样品不完全一样,少了几件装饰物。
“亏了我看得仔细,果然便宜没好货。”于先生有点生气。
店主赶忙赔不是。
交涉一番后,双方达成协议:于先生以原价买下那个样品,但商家要送给于先生5个节能灯泡。
于先生买灯心得二:商家摆出的样品总是好的,但卖给你的也许就是另一回事了。
“还是让商家算计了”
回到家,于先生才发现,由于一时疏忽,自己“还是让商家算计了”。
事情就发生在那家灯具店。装箱时,于先生仔细检查了吊灯的每个部件,都没有问题,唯独没有挨个检查老板送的那5个节能灯泡,结果5个包装盒中只有3个装的是节能灯泡,有1个装的却是普通灯泡,还有1个竟然是空的。
于先生气坏了,但想着只为两个灯泡再从东三环的家中跑到南三环的灯饰城真又有点不划算,只好作罢。
于先生买灯心得三:越是打折让利的时候越要仔细检查货物,怎么小心都不过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