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古老中国驶入法治新轨道
  时间:2004年08月20日18:45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进入论坛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北京租房信息何处寻?订阅免费RSS租房信息!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古老中国驶入法治新轨道

北京密云的“法治公园”,透雕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确定了公园的主题。中国传统政治强调“德治”,这种德治现在被赋予新的含义。而邓小平则为推进中国走上法治轨道付出巨大努力
 

  小平的话·政改风云

  法治建设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摘自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

  综述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既是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阔步迈向市场经济的时期,也是中国政治从人治逐步向法治过渡的时期。
而这种治国模式演变的发端,可以追溯到邓小平。

  邓小平是“文革”过来人。他目睹了“文革”的混乱,他也是这种混乱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伤痛的记忆必定给他以强烈的触动。当他第三次复出,并逐渐掌握国家权力的时候,如何避免“文革”的混乱,实现社会的秩序,是他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其实不仅是在“文革”中,中国数千年来的治国模式,都是人治。虽然也有名目繁多的法律,但法律缺乏必要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而且也远非现代民主意义上的法律。

  邓小平试图推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轨道。关于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作用,现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应松年用“奠基”二字来形容。

  作为“刘邓大军”的统帅,邓是一个军事家;他还是一个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却不是一个法学家。但他为中国法治建设奠基并指明了方向。

  正是在“邓小平时代”,中国驶入立法快车道。邓小平在世的年代里,一部又一部法律紧锣密鼓地立了起来;他之后,这种势头在延续,甚至表现出加速的趋势。迄今,由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区市所立的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已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

  通过这样一个法律框架,中国社会进入有法可依时代。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规矩可循了。而从上世纪90年代始,中国立法的重点转向给政府定规矩。

  《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相继实施表明了这个特点。

  应松年分析了中国法治建设的背景。和西方不一样,中国的法治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而西方则经过了一个漫长、自发的过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法治。

  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法治背景下,形成了政府过于强大的权威。而近10多年来所立的若干法律,正是要给各级政府和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套上“紧箍咒”。

  从人治到法治,从无法无天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中国社会已经完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转型,人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做得更好。

  访谈

  法治针对权力设防

  《新京报》:中国法治进程是怎样的?

  张树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文革”前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有法律,也有秩序,但是以压抑个人的自由和利益为前提。所以有法律,不等于有法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主持下,中国法治有了复苏的迹象。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对法律有内在需求,因此上世纪80年代出台了一批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等,应该说中国的法治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是同步的。

  《新京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法治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

  张:可以说,“文革”后,因为新一代领导集体认识到人治的失败及其带来的危害,我们的法治步伐走得还是比较快的。

  从立法角度看,宪法修改,刑法修订,《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出台,我们现在的法律框架大体确定下来了。

  《新京报》:从历史角度看,邓小平在中国法治建设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张: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法治进程曾一度中断,邓小平的执政对于中国法治进程是一个复兴。

  但我更倾向于认为,邓小平讲求实干和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的法治贡献最大。他强调解决问题不要拘泥意识形态,不要争论,不去讲那些远大目标,实事求是地一步步往前走,去摸索,最后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邓小平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和评价。他意识到,中国实行法治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于政治体制,而法治正是针对权力而提出的,是对权力设防的制度。

  邓小平的这两点思想对中国的法治建设贡献很大。

  故事

  500民工当选法治人物

  去年12月4日是第三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由全国普法办、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法治的力量———12·4特别晚会”揭晓了2003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其中,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最庞大的群体———马鞍山500名在京民工的入选引起全国关注。

  500名民工来自安徽省马鞍山第三建筑公司,他们承接了由北京巨安金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北京市国贸成工程公司总承包的京通新城几栋楼的装修工程。但开发商与总承包商互相推诿、扯皮,迟迟不支付劳务费。今年春节一过,北京市建委下属的外来施工人员法律援助站伸出援助之手,这桩劳务纠纷案进入司法程序。

  就在晚会前的11月17日,500名民工从北京市高级法院法官的手里拿回了终审胜诉判决书:巨安公司支付马鞍山三建公司劳务费503.445万元。

  “为了讨回这500多万元工资,我们整整斗争了两年!我们终于赢了!”500民工之一的高建国从法官手里接过存折时,激动地吻起了存折。

  500民工的胜诉已经超越了500个人和讨回工钱本身的意义。而500民工当选年度法治人物,更昭示了中国法治进步的足音。

  ■名词解释

  人治

  人治理论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治国理论。它在实践中有三个特点:第一,主张依靠执政者个人的贤明和能力来治理国家;第二,在政治制度上,主张实行君主制;第三,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主张要依靠针对具体情况的具体指引,即通过圣人贤者对普通民众进行指引。

  法治

  法治理论是和人治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最早论述法治理论的是亚里士多德。法治理论的特点是:第一,认为治理国家主要应当依靠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制定的强制性的法律;第二,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主要依靠一般性、普适性的法律规则而不是对具体情况的具体指引;第三,在政治制度方面应该实行民主、共和。

  人治法治之争

  “人治”和“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原则和方略,“人治”和“法治”的争论也延续了几千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法学界在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中,进行了一场人治和法治孰优孰劣的大讨论。

  据朱力宇主编《依法治国论》

  

转自搜狐
  ■ 精彩图片新闻 ■ 热门新闻推荐
复旦硕士以挖猫眼为乐
二战德军散发色情传单
街边洗头房最沉沦的夜
记者暗访街头小姐交易

街边洗头房最沉沦的夜

·中共中央试行党内罢免撤换机制 率先在地方启动
·湖南一中学克扣百万伙食费 学生只吃水煮豆渣皮
·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追踪:专家会诊花费近千万
·伊朗军用运输机坠毁128人死 与美制裁有关(图)
·美国海军计划扩编备战 不以中国为主要威胁(图)
·五个电话确定杨德超姐姐身份 苦难姐弟今日重逢
·网上出现乞讨网站 假冒乞丐年收入达数十万(图)
·复旦一名研究生虐猫受谴责 当事人否认挖抠猫眼
·日籍男子殴打中国女子案开庭 当事人回避道歉
·征集择校故事 调查:研究生月薪1500少吗?
·口述:深夜我孤枕难眠 免费性情故事

·南国都市报-搜狐年度策划:梦想2006征集活动   ·央视《实话实说》征观众 带着你的故事联系我们
·票选中国互联网产业百强,免费赴港畅游迪斯尼 ·让自己幸福的10条秘诀 做人的经典十句大实话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草根红学 颠覆主流?
·铜陵 义务教育奇迹诞生
·红学界危机四伏
·医疗收费 "神乎其技"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MM的寂寞诱人自拍(图)
· 娱记眼中的明星们(图)
· 大S新造型冷艳惊人(图)
· 眼前一亮的纯美MM(图)
· 大连MM雪中激情自拍(图)
· 两个mm的婚纱照(图)
· 刘璇低胸妩媚照片(图)
· 范冰冰妖冶写真集(图)
· 公园抓拍MM日光浴(图)
· 美伞兵折叠山地车(图)
· 美丽空姐的写真照(图)
· 女人之间的缠绵(图)
· 小女孩台湾旅游自拍集
· 林嘉欣性感写真秀(图)
· 女人穿衬衫真性感(图)
· 邻家很纯很纯的女孩(图)
· 很像赵薇的AV女优(图)
· [图]爆强的纹身大赛现场
· [图]武器美女性感大比拼
· [图]世界最强波霸美女照
· [图]史上最强的人体彩绘
· [图]爆乳MM手机疯狂自拍
· [图]世界传闻的怪兽照片
· [图]让你产生邪念的美女
· [视频]偷窥美女跳脱衣舞
春光大现“走光”图
· 网络流行搞笑图片专集
· 可爱卡通版李宇春专辑
· 明星中的搞怪高手/图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