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动态 台海风云 军事图集 周边军情 外军新闻 兵器大观 烽火岁月
[编者按]

  航母,在海战中的霸主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缺点,机动性相对较差让它在硬碰硬的战斗中成为对手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航母必须减少与对手的正面交锋,预警机在这个时候便发挥了重要作用…

  “鹰眼”是美国研制的国际公认的最优秀的预警机之一,现在就让我们简单认识一下这个航母编队的“第三只眼”

编辑:边缘

  E-2"鹰眼"(Hawkeye)是格鲁曼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设计的中型空中预警飞机,在航空母舰战斗群(Carrier Battle Group)中担任空中预警和指挥任务。"鹰眼"是整个编队的千里眼,能探测到几百千米处空中、海面上的敌方目标。配合卫星、潜艇等其他侦察手段,让航母战斗群获得知己知彼的能力,在战斗中能先人一步,占据主动。现在格鲁曼公司已与诺斯罗普公司合并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是仅次于波音和洛克西德公司的美国第三大军用飞机生产商。

  在E-2之前,美国海军先后装备了TBF-3W、E-1"追踪者"(Tracer)等预警机。E-1是在S-2"追踪者"(Tracker)反潜机的基础上加装雷达等预警系统,是世界上第一种专用预警机,也是第一种舰载预警机。E-2"鹰眼"则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设计的预警机。1965年初,E-2开始服役,随后基本型E-2A由航母"萨拉托加"号(Saratoga)搭载首次投入到越南战场。目前,E-2已经发展到了C型,美国海军现役航空母舰上均有一个5架E-2C组成的预警中队。全美海军总计有十八个E-2C中队(含后备役中队),总共装备了约140架E-2C。

  从1960年至今,E-2系列主要经历了以A、B、C型为代表的三个阶段。1960年4月,"鹰眼"的机型E-2A首飞,65年正式服役,67年停产时总计生产了62架。其中51架后来改进为E-2B改型。E-2A使用了两台单台功率2353千瓦(3155轴马力)的T56-A-8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能在一万米空中巡逻七小时。E-2A采用以AN/APS-96雷达为核心的机载战术数据系统。该雷达成为了E-2A锐利的"眼睛",是预警机的最关键部分。雷达工作波段为P波段,采用单延迟线固定目标对消技术,能抑制海上杂波干扰,从而捕捉到海面上的目标。这一雷达在1970年代来说非常先进,使得E-2A成为了当时最优秀的预警机之一。

  E-2B是E-2A的改进型,改进部分包括新的"大脑"--利顿公司的304型计算机。此外改进了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加大了二个垂直尾翼。1971年,美海军的"鹰眼"全部换装为E-2B。

  E-2系列的成熟型号是E-2C,我们现在见到的"鹰眼"基本上都是C型或其出口改型。目前E-2C是美海军唯一的预警机,并为多国空海军采用。E-2C原型机1971年1月初次试飞,73年12月开始服役。美国海军订购了约166架,71年开始产生,96年全部交货完毕。从外型上看,E-2C与E-2B以下区别:为了容纳全新的ALR-59被动探测系统,机首加长了33cm;机头雷达罩漆成黑色,E-2B的机头通常是与机体一致的白灰色;E-2B在机首正中有两个着陆灯,C型则移到机鼻下方;机腹新增加的管路使得右舷处多出一个凸出长条;为适应ALR-59的尺寸,平尾一直延伸到位于外端的两个垂尾外面大约12cm的地方。

  E-2C还减少了后勤维护的工时。通常飞行1小时,只需要18至20个人时(Man-hour)的维护。这里面包括全部的例行定期检查,还包括发动机每使用50小时就要进行的定期检查。E-2C的机身结构大修年限为3000小时,比其他中型螺旋桨飞机要短,主要是因为由于舰载飞机在弹射和拦阻降落受到的冲击(E-2弹射时,要承受4g的过载)比陆基飞机要大。

  E-2C采用的发动机推力也有较大提高,采用了两台3803千瓦(5100当量马力)的T56-A-427涡桨发动机,经减速器驱动汉密尔顿公司制造的54460-1型四叶可反桨恒速螺旋桨。螺旋桨骨架为钢,缠绕包裹玻璃钢外壳,空隙里填充泡沫塑料结构。这种螺旋桨能减少对机上雷达发射出的电磁辐射的干扰。螺旋桨带有电热防冰措施。E-2C的机翼中央有燃油箱,机内载油量5630千克,在外翼上可挂副油箱。通过这些改进,E-2C的航程、载重、飞行性能都有一定提高,从而可以搭载更全面、更先进的预警设备。

“鹰眼”的机体结构
  E-2"鹰眼"采用了单翼加尾翼、双发动机、螺旋桨动力的常规布局。机翼为全金属悬臂式上单翼,中央的一段内含三条加强梁,外覆蒙皮,整体呈盒形结构。外翼段借助机翼内的双向作动筒,可以折叠到与机身侧面平行的位置,这样能极大节省在航母上停放时占用的空间。整段机翼地前缘都有充气防冰套。设有方便的可开启前缘,地勤可以方便的维护机翼内的操纵系统。机翼后缘外侧设有襟副翼,能与富勒式襟翼联合作动。机翼中段装有两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鹰眼"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在机身上方有冷却系统散热器,因此有一个大进气口。机身中部上方,用支架支撑着硕大的圆盘状雷达天线罩。尽管是常规布局的飞机,但E-2巨大的雷达罩使得其外形颇有特色:8米直径的旋转雷达罩,使得"鹰眼"像背着一个大飞碟。这个"大飞碟"还可以向下搜索0.6米,减少占用机库的空间。起落架是液压收放的前三点式,配有气压驱动的紧急放下装置。机尾装有液压收放的尾橇和着舰拦阻钩。机身左前方有一个大舱门。正副驾驶员头顶上各有一个逃生舱口(ditching hatch),后舱操作手座席的右手边还有一个。

“鹰眼”锐利的千里眼

  E-2C最大的改进,是新型的机载雷达和电子设备。这与70年代之后苏联轰炸机、反舰导弹不断增强的威胁是针锋相对的。使用新型雷达的E-2C能同时跟踪2000个空中目标,这样航母战斗群才能及早发现苏联图-16、图-22、图-95等多种携带大型反舰导弹的轰炸机,并有效的进行拦截。

  具体的说,E-2C使用了AN/APS-138雷达替换了B型的125型雷达。以此为标志,到1987年全部84架E-2B都改装成与C型相同的标准。AN/APS-138雷达是125型的改进型,美国海军称该雷达可以探测到270千米外的巡航导弹。该雷达能探测1250万立方千米监视包线内任何一点上的空中目标,同时还可不间断的监视海上交通情况。而以往的一些机载预警雷达,必须不断进行切换才能兼顾对空、对海任务。AN/APS-138开机后,需要约15分钟预热才能达到额定功率,所以一般E-2C起飞时,雷达已经在通电预热。因为此雷达的平均功率很高,美海军严禁在1600米以下高度使用该雷达,否则可能会引起地面金属物体产生电磁感应,进而产生火花,危及油库等地面设施的安全。

“鹰眼”强劲的"大脑"
  对于任何预警机来说,雷达获取的信息,要由强大的信息处理手段进行分析、处理、分发,才能发挥其作用。E-2C装有利顿公司的OL-77/ASQ中央数据处理机。该处理机由两台L-304计算机组成,将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导航、显示操作台等分系统结合为一个整体,可以称之为E-2的神经中枢,其软件系统能完成监视、探测、截获、测高、识别、分类、跟踪、数据显示、威胁估计、航迹截获、武器选择、截击导引、数据传送、导航、飞机性能监视与控制等各种各样的功能。

  处理机装有先进的输出输入装置,装有3个AN/APA-172数据显示控制台,采用25.4厘米(10英寸)主显示器显示目标平面位置、速度向量和有关数据,采用12.7厘米(5英寸)辅助显示器作文字显示。控制台备有光笔与控制键盘。通信系统包括柯林斯无线电公司的AN/ARC-51A双向超高频电台,AN/ARQ-158超高频电台,Link4、Link11数据链,AN/ARQ-34高频数据链和AN/AIC-14A机内通话设备;其中Link11用于向母舰及其它预警机传送数据,Link4用于向其它飞机传送数据或由地面向中央处理机传送指令。导航与导引系统包括利顿公司的AN/ASW-92舰载机用惯导平台,AN/APN-153多普勒导航仪,CP1085/AS大气计算机、塔康导航仪等设备。

“鹰眼”的传感器系统

   最近装备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监视红外搜索与跟踪(SIRST)传感器原型机的E-2C飞机进行了飞行试验。飞机探测和跟踪了一个从白沙瓦导弹靶场发射的战区弹道导弹(TMD)。SIRST是一个角跟踪器,不具有固有的测距能力。然而它能利用同步雷达探测的数据完成导弹发射和着落点的实时计算。最终生产型IRST将结合数据链路,希望能为航母和舰艇提供高度精确的三维定位和跟踪信息。SIRST项目是使E-2具有探测弹道导弹的能力,在舰队战场早期预警和指挥控制功能方面将更具意义,该计划命名为"高级鹰眼"。核心设备为一台使用先进处理技术的新型电子扫描UHF雷达。新的雷达增益有望达到20dB,能在电磁杂波和干扰环境下工作。该雷达通过Link 16和协同作战能力(CEC)与其他设备和传感器结合。除了SIRST和RMP之外,"高级鹰眼"计划还将改进E-2C的ESM、模块化通信、战术驾舱升级、多源传感器综合及精确打击和跟踪能力。该计划具体工作在2002财年开始,大约在2003财年开始试验。

“鹰眼”的技术数据

  在E-2T型预警机正式服役之前,台湾空军对空中和海上目标的探测和预警主要是靠“强网”自动化防空系统配置在台湾本岛和各外岛的地面战术控制雷达及海面的海防雷达和舰载雷达来完成。但由于这些雷达受到阵地条件、地球曲率、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其探测距离,特别是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受到很大限制。E-2T型预警机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陷。

 基本数据: 乘员 5人/动力装置 2台T56-A-425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载油量 8990公斤/最大速度 598公里/小时/巡航速度 496公里/小时/实用升限 9390米/最大航程 2583公里/续航时间 6小时06分/起飞滑跑距离 610米/着陆滑跑距离 439米/预警范围 480公里(高度9100米)/机长 17.54米/机高 5.58米、4.94米(天线升高、天线降低)/翼展 24.56米、8.94米(机翼折叠)最大起飞重量 23556公斤

 

“鹰眼”精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