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央视新闻评论专区 > 新闻调查
救助站对乞讨人员身份审查困难 被当免费车票站

时间:2005年08月24日10:24  来源:CCTV《新闻调查》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救助站对乞讨人员身份审查困难 被当免费车票站 
被救助人员
 
救助站对乞讨人员身份审查困难 被当免费车票站 
柴静采访
 
救助站对乞讨人员身份审查困难 被当免费车票站 
党文善站长
 
救助站对乞讨人员身份审查困难 被当免费车票站 
小蔡
 

  被采访人:

  西安市救助管理站 站长 党文善

  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党委书记 孙建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救助管理办法》参与学者 马怀德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副司长 张世峰

  刘洋

  刘洋父亲

  贾维军

  西安市救助管理站 副站长 仵国典

  小强

  小蔡

  演播室:

  两年前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在中国运行了22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宣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办法当中规定在全国县级以上的城市设立救助站,以自愿和无偿为原则对于城市当中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临时性的救助。两年过去了,新的制度运行的怎么样呢?救助站是否会面临困惑和挑战。

  解说:这是在每个大中城市都可以轻易找到的群体,他们在繁华的都市中以流浪、乞讨为生。2003年8月,与这个群体紧密相关的“收容遣送制度”被一项新的制度所取代,“救助管理站”登上了历史舞台。

  记者:大娘还没忙完呢您,一天能挣多少钱啊?

  流浪人员:一天挣个二十 三十。

  记者:二十 三十,你去过救助站吗?

  流浪人员:不去啊。

  记者:它那儿还能有免费的车票送你回去呢。

  流浪人员:不去呀。

  记者:救助站有地方住你怎么不去?

  流浪人员:我不想去.

  记者:为什么呀?

  流浪人员:我不想去,我不愿意接受救助,我不愿意去救助站.

  记者:为什么呀?

  流浪人员:不愿意去。

  解说:救助站是专门为流浪乞讨者提供临时救助的机构,那么为什么他们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愿意接受救助呢?7月中旬,我们来到西安市救助管理站采访时看到,干净的院落中有一座三层高的楼房,两年前这是当时的收容遣送站,那时候这栋楼的30多个屋子每一间都要容纳50人以上,几乎人满为患。在目前全国的1026个救助管理站中,西安救助站属于中等规模,据我们事先了解的情况,在设立的两年过程中,全国的救助站都普遍存在前来求助的人员稀少的现象。在这里,我们的第一印象同样是漂亮的院落似乎显得空空荡荡。我们到达的这一天,恰好有一批接受救助的人要离开这里,其中一个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记者:我是听你口音很明显是南方口音吗,你怎么说你是宝鸡人呢?

  流浪人员:不是 不是。

  记者:而且你现在也是挺年轻的,你怎么到救助站来了。

  流浪人员:只剩一块三毛钱了。

  记者:怎么了?出来打工没钱了?

  解说:小伙子说自己是宝鸡人,身份证早已丢失。他说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前来求助,工作人员在询问过他的基本情况后给他开了一张换取火车票的凭证。

  记者:像他这样来的话你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验证他这个身份?

  孙建兴:没有其它有效的办法能验证他的(身份),因为他本身不能提供这些东西有效的证件,我们也没办法再能验清他的身份。

  记者:那你们必须给票吗?

  孙建兴:现在目前像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给提供。

  解说:救助站设立的初衷是要为那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救助,包括最长为十天的食宿和一张返程车票。那么到底谁是救助站设定的救助对象?救助站是否在救助着他们最应该救助的人群?又是否有力量去救助他们希望救助的人呢?

  解说:在民政部颁布的《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救助站救助对象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自身无力解决食宿;二、无亲友投靠;三、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四、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按照救助站的说法,最符合这些条件的主要就是在城市街头经常看到的流浪、乞讨人员。但是实际的救助情况却又很难与当初设置的初衷相吻合。

  记者:我看了一下你6月份的时候一份工作的报表,这个数字当中你们救助了720个人。

  党文善:是啊。

  记者:这当中没有乞讨行为的就占到六百多人,绝大多数受资助的人根本不是你们应该资助的人。

  党文善:对 是 这现在是个现实问题。

  记者:这是怎么回事?

  党文善:而且是不光我们,现在全国各站基本上都是这样,我们有个(共同)出现的问题,就是真正在街上流浪乞讨的他不来,自愿来的又不是救助对象。

  解说:在救助站设立之初,广州、成都、海口、郑州等流浪乞讨人口较多的省会城市就曾频频传出遭遇尴尬的消息,各站之间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却来了。救助站所说的“不该来的”是谁?“该来的”为什么又不来呢?这是我们记录的西安市救助站两天时间内前来求助的部分人员情况。

  解说:第一天上午,一位拖着三个大行李箱的女孩走进了西安市救助站。

  记者:你现在是到救助站来干什么呢?

  流浪人员:我现在没有路费回家,我家里人都担心我。

  记者:你知道救助站救的是什么人吗?

  流浪人员:我也就差没乞讨,我也是出来流浪,我在上网的朋友还在笑我说,我在外流浪的日子。

  党文善:你这是搬家,你现在把家都搬到这儿来了,这能行啊。

  流浪人员:我三个箱子我还没有衣服穿。

  解说:女孩说她半个月前从甘肃来到西安,现在身上只剩下9块钱无法回家,才想到了救助站。

  党文善:你就能说假话你。

  流浪人员:我是过年的时候到甘肃,我是信了网友到甘肃去了,后来我在那边我混得不好,我就想我来找我同学,我正好从甘肃这里路过。

  党文善:自己能混的时候就混,混不下来了就找政府。

  救助站工作人员:按照我的工作程序来说我要核实一下你的这个户口的真实性好不好?

  解说:小伙子报的是一个西部城市的地址,但他却不同意工作人员和当地派出所通话。

  流浪人员:这个就是说,你们要是跟我们那边联系,这个我不能够理解。

  救助站工作人员:不能够理解,不能理解那你走啊。

  解说:半个小时过后,小伙子换了一件黄色T恤又回到了救助大厅。

  记者:你省城在哪儿?

  流浪人员:省城在郑州。

  记者:你是河南人,那你这不就是把救助站当成一个可以给你免费车票的地方吗?

  流浪人员:没有。

  记者:你这不就是在欺骗救助站吗?

  解说:被记者问出实情后,他想要的车票没能拿到,无奈又第二次走出了救助站。

  记者:那你现在到底住哪儿?

  流浪人员:老家户口在那边。

  记者:你在这个地方生活过吗?

  流浪人员:从13岁去的新疆后来我在台湾待了15年。

  记者:台湾?你靠什么方式去台湾?

  流浪人员:我是怎么过去的,就是自己流浪过去的。

  记者:这怎么可能呢?

  流浪人员:那有什么不可能的。

  党文善:台湾有市,你在哪个市?

  流浪人员:我就在台湾市.

  党文善:哪有台湾市?

  流浪人员:台北市。

  记者:哦 你又在台北了。

  流浪人员:台北市这个啥,台湾市嘛,台湾省 台北市嘛。

  党文善:你是游泳过去的还是坐飞机过去的到台湾?

  流浪人员:爬山过去的。

  党文善:爬山?爬山过去的啊,那台湾岛的一圈全是大海水哪儿有山?

  流浪人员:你看能不能找到,看能不能找到。

  党文善:就是他的理由多得很,可以说你问他啥难不住他。

  记者:但是普通人一听,这常识上你肯定会怀疑他的,那就算你很怀疑他,你也得给他票吗?

  党文善:那最后不行了我们就救助了,我们也是这种想法,领导都是这样,买了票赶紧走算了,不要叫他再闹了,救助人员的身份难以鉴别确实难度很大。

  解说:救助站设立之后,越来越多地开始面对有明显欺诈行为的求助人员,他们到底是谁?救助站给他们提供的又是什么样的援助呢?

  解说:救助管理体系是社会福利事业中的重要一环,两年来全国范围内通过救助管理站受到救助的人员超过上百万,这对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救助体系的平衡却很容易被打破,有一些人开始利用救助站提供的方便,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上千家救助站中。他们来站求助究竟是为了什么?在经过多次沟通后,其中一位小伙子向我们说出了他的秘密。

  记者:你跟我们说,你这两三个月一直过着跑站的生活?

  小蔡:是。

  记者:跑站是什么意思?

  小蔡:跑站就是一个救助站一个救助站地跑。

  记者:这样跑站的方向是回家吗?

  小蔡:跑站的方向不是回家。

  记者:是干什么呢?

  小蔡:流浪。

  解说:小蔡的流浪生活开始于今年四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口中得知有一种叫跑站的行当,可以利用救助站提供的车票周游全国,于是他放弃了原先在油漆厂的工作,加入跑站族。

  记者:这个行当对你来说吸引力在哪儿?

  小蔡:有吃的有住的,还买车票给我走,去另外一个地方。

  解说:对跑站者来说,去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一件难事,他们只需要事先准备一个当地的真实地址,再学会简单的表演一般都会顺利通过身份审查,小蔡就把这些记着地址的纸片随时带在身上。

  记者:山东 湖南的(地址)。这些地址写来是干什么用的?

  小蔡:比如说我去救助站报假地址就用这上面的地址。

  记者:你会向救助站报出这么多的地址和身份?

  小蔡:是的。

  记者:但是很显然这几个地方的口音都完全不一样。

  小蔡:我会带点那个地方性的口音。

  记者:比如说你要说你是一个四川人,你去了你怎么跟人家说?

  小蔡:我是四川的。

  解说:真实的地址加上以假乱真的口音,这给救助站甄别身份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和设立之初一样,直到今天这仍是每个救助站都面临的最大难题。

  记者:你都通过这种方式去了全国多少个地方?

  小蔡:很多的,记不清楚大概有四五十个吧。

  记者:难道在你去过的这么多救助站里边跑站都很普遍吗?

  小蔡:地级市我都能碰到省会城市,哇 那就多了。

  记者:多了是个什么概念?

  小蔡:多了一个站五六十个,七十个人,有些时候只有十多个,是真正来受助的没办法,剩下的全是跑来跑去的,我看了我都有点惊讶。

  解说:据小蔡回忆,他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跑过海南、广东、湖南、四川、陕西等近20个省市的50多个城市,最多的时候一个城市就先后跑过三趟。一旦通过身份审查,他们就会顺利拿到救助站提供的盖着救助公章的车票。而且,这张车票对他们来说还有别的功用。

  小蔡:如果不盖章的话我会选择把它给卖掉、退掉。

  党文章:不能退。

  记者:为什么。

  党文章:盖了章不能退。

  记者:盖了章肯定不能退。

  党文章:哎 盖了章车站不给退。

  记者:我采访的人告诉我说非常简单,我就让我的编导按照他所说的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盖了章的印记可以全部涂掉。

  党文章:对。

  记者:这是在任何一个化工品店都可以买到的普通的一种化学品,我只需要把这张车票放进去,然后三到五分钟,我们等会儿可以把它拿出来。

  党文章:可以。

  记者:我们把这个车票大概浸泡了,也就是三分钟左右,时间不够长,但是您应该可以看得到,刚才这个红色印章的印记已经淡了很多。

  党文章:基本上看不太清楚了。

  记者:对 如果时间再长一些的话,它基本上就会消失掉。

  党文章:应该会完全消失掉。

  记者:如果说这样的车票,再夹到这样的书页里面,等它干了之后,就会完全看不出痕迹,那么这张车票就有可能被拿去倒卖掉或者退掉。

  党文章:就可以造成退票倒卖票,价值高的就可以倒卖出去了。

  记者:这种情况你们以前知道吗?

  党文章:不过这个不知道,我现在还真没考虑这个问题上去。

  记者:就算你们明明知道这个人虚假欺诈而且已经揭穿他也没有什么惩处是吧?

  党文章:政府给我们的《救助管理办法》里边没有这一条,再一个也没有给我们执法法律惩处的权力。

  解说:作为《救助管理办法》出台的参与者,马怀德教授一直关注着救助站问世后出现的种种困惑。

  马怀德:现在正在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准备上升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据我所知这个法里头已经有相关的条款,专门针对还不仅仅是流浪乞讨人员,是各种扰乱破坏社会秩序的这种人,还是有一定的这种法律上的制约和规置的。

  解说:而据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国家目前对于救助站实行财政统一拨款的办法,这也是导致救助站并不完全拒绝跑站人员的重要原因。

  记者:那您坦率地说您作为这个站长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考虑,就是这些本来不属于救助范围的人来了也给他们发车票也统计,也让他们走,因为你得争取下一年的财政预算。

  党文善:有这种想法,咱实事求是说,今天在这儿我不跟你说假话,我有这方面考虑。

  记者:你给了的话来闹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多?

  党文善:这话说得也可能不恰切,拿钱买安宁,最后是越买越不安宁。

  解说:救助站管理的空子,跑站骗票,这是全国各救助站面对的尴尬,由于这些人经常以被偷、被抢、被骗为由到救助站求助,一些救助站对救助对象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在西安救助站我们见到墙上张贴的一份告示,凡是被盗、被骗、被抢、丢失路费、打工不遇、身带手机及贵重物品的都不予救助,这个小伙子打工的钱前几天在回家途中被抢走了。

  救助站工作人员:你来干什么?

  流浪人员:我来寻求政府的救助。

  救助站工作人员:因为什么?

  流浪人员:被抢了。

  解说:按照设立之初的说法,救助站是那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暂时庇护之所和缓冲地带。而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因为临时困难而生活无着的人,他们需要的恰恰就是来自救助站的这种临时庇护和一张帮助他们回到亲人身边的火车票,这些人属于目前救助站所提供的救助功能下比例最大的救助对象。但是,各个救助站为防止跑站钻空子设定的条款,恰恰也把这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拒之门外。

  党文善:在火车站被抢了,把东西偷走了,被别人抢走了或者各种原因造成了身无分文了,这号人到底怎么办?现在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属不属于救助站救助的范围。

  解说:对于站长的困惑,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世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张世峰:国务院的《办法》规定的对象是流浪、乞讨人员这两者是并列的关系不是修饰关系,并不是说乞丐就是对象,没有乞讨行为就不是对象,如果是说这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员你不去救助那么其结果是什么呢?要么是被逼去乞讨,要么是铤而走险去偷盗、去抢劫,那么就会出现种种不良的后果,这绝非是我们现在一个新型的救助制度的初衷。

  马怀德:当务之急就是要扩大救助对象的范围,把那些真正值得也需要救助的人纳入救助的范围,如果需要的话,比如说各个地方,在执行这些制度的时候觉得还是不清楚,不明白,需要立法者重新加以解释说明的话,我觉得完全有可能去修改民政部的《实施细则》,扩大救助的范围,使得救助的一些措施更具有操作性。

  解说:为解决跑站骗助等问题,规范救助管理制度,民政部已于2005年8月8日开通了“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

  张世峰:它的功能主要有三项:一个是查询求助人员的真实身份;第二个就是全国联网防止骗助;第三个就是支撑跨省接送的业务。

  解说:民政部希望在救助信息共享后,能有效遏止各地跑站族作弊的可能。那么与此同时,各救助站又是如何帮助那些最应该得到救助的人了解救助站的存在,并对他们提供有效援助的呢?救助站又是否有力量去救助他们希望救助的人呢?

  解说:午饭过后,西安又到了一天最热的时候,救助大厅变得冷冷清清。站长说现在每天来求助的人只有十几个,而且多数都是晚上来站,白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空空荡荡。

  解说:在西安救助站空荡的宿舍里,目前住着十几名孩子。

  记者:你在救助站待多久了?

  小强:大概一个月吧,一个月了。

  救助站工作人员:一个月有了。

  记者:这是你的小床?

  小强:不是,在前面小房间。

  记者:你要是没有救助站的话你现在在哪儿啊?

  小强:现在早死了吧。

  解说:他叫小强,今年11岁,母亲已经去世很久了。去年他和父亲来到西安流浪,靠捡瓶子卖钱为生。一个月前,父亲又突发疾病去世,无依无靠的他被送到救助站。

  记者:这样被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的话,你这个安置是个大问题。

  党文善:这现在就是个问题,现在十几个小孩子了,现在都走不了。

  记者:救助站你还得承担着一部分像福利院这样的功能。

  党文善:现在应该说我们都成了临时福利院了。

  解说:救助站不是福利院,对于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站内应该和他们所在地的民政部门联系。但是由于沟通不畅,提供临时救助中转的救助站已经被许多孩子当成了家。吃过饭后,小强刚跟另一个孩子打架吃了亏。和他一样,这里的孩子们都有着跟他类似的经历和遭遇。

  记者:来大家告诉我你们都是从哪儿来的?

  救助站救助儿童:甘肃来的。

  救助站救助儿童:安徽。

  记者:你呢?

  救助站救助儿童:太原。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是青海。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广元来的。

  救助站救助儿童:四川的。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是四川的。

  记者:你们都是怎么到救助站来的呀?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是被西安市第二医院送来的。

  记者:被哪儿送来的?

  救助站救助儿童:西安市第二医院。

  记者:哦 被医院送过来的。你呢?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是被警察。

  记者:你们呢?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是被骗过来的。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是广元救助站送来的。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是警察送过来的。

  记者:那你们现在想回家吗?来 想回家的人举手我看看。你们为什么不想回家?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没家了。

  记者:你呢?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爸我妈死了。

  记者:你呢?

  救助站救助儿童:我也是。

  记者:那你们没有家的人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吗,想在救助站待着吗?

  救助站救助儿童:想。

  记者串场:这些孩子他们说都是西安市的警方或者其他的政府部门或者医院送到这儿来的,他们很多人是因为失去了家庭有的是不愿意或者无法说出家庭的住址而回不了家,很多人就这样在救助站住下去了,据我们了解最长的居住时间已经有一年零一个月了,记住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救助机构,他没有办法提供给孩子们应该有的教育和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但是孩子就是在这里一天天长大了。

  记者:今天我们来的时候站里头的这个受助的就都是小孩子是吧?

  党文善:大人今天下午有走的上午也有走的。

  记者:你最多的时候救助站能住多少人,就是实行自愿救助之后来过多少人?

  党文善:50个。没超过50个,如果按照正常的,同时一次性救助五百个人是没有问题。

  记者:盖这个楼得花多少钱?

  党文善:整个连买地带盖设施全部搞完善花了1700万。

  记者:那挺可惜的,浪费了,很大一部分闲置了。

  记者串场:从这些铁栅栏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初收容遣送的强制性留下的痕迹,救助站成立之后并没有拆除它,站长说是出于安全的考虑防止站内因为人太多而发生意外,但是两年来这个能容纳500多人的救助站最多的时候也只能住过50个人,而且绝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流浪乞讨人员,就这样这个耗资上千万盖的大楼到现在最上面的两层全部都闲置着,那么这个城市当中那些真正流浪乞讨的人他们在那生活呢?他们为什么不来救助站呢?

  解说:按照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那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救助站的核心救助人群,在救助站工作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义务告知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我们跟随西安站的仵站长来到钟楼附近的繁华地段。

  记者:从1月份到现在这半年里头你们上街劝说,自愿能来的有多少?

  救助站工作人员:自愿来只有两个。

  记者:一般有效果吗?

  救助站工作人员:效果不是很明显,你看这个。

  记者:这是通告是吧?

  救助站工作人员:啊 通告。

  记者:那你现在上街劝说就没什么作用了。

  救助站工作人员:作用也有一点,但是我们没有执法这个权利,我们只能依靠这,就是拿着这个文(件),市政府不允许在这个繁华街道或者是城市广场或者交通要道乞讨,只能以这个为基准,所以我们没办法,只能是劝他们,一个是离开,一个是跟我们走接受政府救助。

  救助站工作人员:你为啥要饭啊回不了家是吧?是不是回不了家?那我跟你说,西安市有个救助管理站,管你吃 管你住送你回家,你去不去?

  乞讨人员:我明天就回家了,这儿要点明天就回家了。

  救助站工作人员:是这样 你要回家可以,你不要在这儿乞讨了好不好?咱市政府出台有这么一个文件,严禁在繁华街道、交通要道、城市广场乞讨。

  乞讨人员:好,我这就走。

  救助站工作人员你既然不愿意跟我们救助站工作人员走那就赶快离开。

  乞讨人员:好吧,我这就回家。

  救助站工作人员:和谁一块儿来的,你没有妈,那你爸呢?

  乞讨人员:打工呢。

  救助站工作人员:你爸在哪儿打工?你看你现在就是说,要钱就是为了回家是不是,要点路费,现在你不用要了,政府给你解决好不好,去西安市救助管理站,管你吃 管你住,再把你送回家好不好。

  解说:一旁商铺的店主向我们介绍,这些人在这里向过往行人乞讨已经有很长时间,在南大街这段100米左右的商铺前,我们一共遇到四拨乞讨者,他们都告诉记者会马上离开而不愿意去救助站接受救助。

  解说:去年,西安市救助站曾针对全市流浪乞讨人员状况作过一次调查,在询问的700多人次中,有98%来自农村,这些人里有85%的人乞讨时间在半年以上,他们中以中年人居多,老年人和儿童也有相当比例。

  记者:不管这些人是个什么情况他们自愿到你这儿来求助的人有多少?

  党文善:一至六月份,我们上街一共带回来17个,去年没有,不来。

  记者:去年一年,坦率地说这还叫救助吗?

  党文善:现在我们工作很难弄我们现在改为救助了,更人性化了,实际我们工作更难做了,这是我们的深切体会。

  解说:这次上街劝导又没有任何效果,那么为什么流浪乞讨人员都不愿意来站接受救助呢?站长召开了工作会,他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救助站工作人员:他们这帮有相当一部分 大部分人,他们的目的就不是来寻求政府救助的,他们出来的目的就是来以上街乞讨为敛财之道的,这个目的就促使他,他就进不了咱们单位来,救助站来,所以首先城市里边有他们的市场,人家是把它当成职业,职业要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咱们呢,实际上不是把它当管理来干,咱们是救助,哪是管理现在。

  出租车司机:他们就是要现钱,乘客比如给他们个包子什么的他们都不要,他就是要钱为主他这样算,我一天要上一百个人或者一千个人,只要有20%的人给我,十个人有两个人给我两毛钱这样算他一天就是二三十块钱,他这种算法,他成了习性,要是十个人没一个人给,他也就不再要了。

  记者:你觉得你需要救助吗?

  流浪人员:不去 救助站不去。

  记者:那你看你住在这儿,你干什么不去救助站住呢,那儿起码还有个房子呢。

  流浪人员:救助站只能管十天,把你送回去,送回去又不给钱又不给粮,送回去有啥意思。

  记者:你也不需要救助是吧。

  流浪人员:不需要,我不需要你们救助。

  记者:救助站,知不知道这个地方?

  流浪人员:我知道。

  记者:你知道,你去过没有?

  流浪人员:我没去过。

  记者:你怎么不去呢,那儿能有地方住。

  流浪人员:我不去。

  记者:他们到底认为自己需不需要救助?

  党文善:他们认为自己需要救助但不是救助站这种方式的救助,因为我们是救急,不是救贫,这个贫困问题,不是我们来解决的问题。

  记者:为什么我们会有种感觉,名词改变了制度也改变了,的确改变了,但是好像背后有一种思维方式没有改变,就是仍然救助是为了把这些在城市当中流浪乞讨的人进站之后把他们送回农村去。那么这是真正的救助吗?

  党文善:救助站给他解决一天解决不了一年,解决一年解决不了他一辈子的问题,他这一辈子生存还要靠它当地政府怎么样想办法让人民富起来,发展经济,给他提供就业的机会,农村给他提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他富起来,我认为这是关键。

  解说:显然救助站提供的暂时的生存之助并不是这些在城市中靠乞讨度日的人真正需要的的帮助,于是,本意是要为他们设立的救助系统在他们身上却收效甚微。

  记者:我想立法的本意是要救助那些在城市当中流浪乞讨的人,但是两年下来我们看到这样的人真正自愿来接受救助的非常少,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个因素是什么?

  马怀德: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他想到救助站提供的救助,还不如我自己乞讨为生获得的这种利益更多,那么我们这个法规所要针对的这个对象,过去是规定在流浪乞讨人员这个范围内,那么现在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已经不是我们法规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的时候,那么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解说:流浪乞讨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目前,一些国家的慈善救助是由宗教组织来完成的,个人、企业和社会上一些团体的捐助对解决问题也有很大帮助。而在我国目前的9亿农村人口中,仍有3%生活在绝对贫困地区,他们中的妇女、老人等群体流向大中型城市,他们没有任何城市生存技能,只能依靠在街头乞讨来满足温饱,满足他们远离贫困家乡的愿望和对更好生活的追求,然而在这个群体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全部的愿望仅仅是为了生存。

  记者:你叫什么名字啊?

  刘洋:我叫刘洋。

  记者:你多大岁数了?

  刘洋:我11岁。

  记者:你怎么了?

  刘洋:脖子长了肿瘤.

  记者:让阿姨看看行吗?来 阿姨看看,是这个地方吗?

  刘洋:嗯。

  记者:这是怎么了?

  刘洋:淋巴肿瘤。

  解说:刘洋脖子上的肿块被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需要不断化疗才能减缓肿瘤细胞增长的速度。

  记者:我看你刚才在走过来的时候总是用这个T恤的领子挡着脖子,你是不想让别人看见你的病吗?

  刘洋:别人看见了总会说什么的,一会儿指着我说哎呀你看他脖子怎么了。

  记者:你得攒多少钱才能够去治疗啊?

  刘洋:攒十几万。

  记者:刘洋你知道救助站吗?

  刘洋:不知道。

  记者:你爸爸有没有跟你讲起来过?

  刘洋:他讲过,但是他说救助站只是,他说只是把那些没有钱回家的人他才给钱,需要看病的人他是不会给钱,他说只是把他送回家。

  记者:你不愿意回家吗?

  刘洋:回家我这个病就看不好了。

  解说:刘洋父子来自陕南农村,两年前他们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来到西安。为了攒钱给儿子看病,父亲一边在汽车站替司机拉客人,一边寻找新的工作。为了不让生病的儿子受委屈,他用自己打工赚来的钱在一个偏僻的小旅馆里租了个床位,儿子要来的钱则全部用来买药治病。

  记者:就住这儿啊?

  刘洋父亲:嗯 就住这儿,这一兜子都是中药面子。

  记者:我看看,这是你自己从哪儿弄的?

  刘洋父亲:我在药店市场买的,中医院开的方子我买的。

  记者:没中药吃会怎么样?

  刘洋父亲:要是不吃的话停几天马上就起来。

  记者:你一个当父亲的让一个11岁的,自己的儿子坐在街上要钱,你的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刘洋父亲:这还用说吗,但是这没有办法,这是惟一的办法,就靠他现在这样要钱的话,能攒下治病的钱吗,只能维持吃中药,攒根本攒不下。

  解说: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这是刘洋父子遭遇的最大难题,虽然从2003年起,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开始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但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人口得病后无法就诊。一旦患病,他们就将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的三重负担。

  记者:他刚才跟我说,他最想过的生活就是学校里的生活。

  刘洋父亲:他跟我都不说这些,他跟他们说 哎呀,我要是能像他们这样该多好,想玩就玩,该上学就上学,可是不行,他说我还得上街去要钱。

  记者:你为什么不带着孩子到救助站去住两天,为什么要让他去乞讨呢?

  刘洋父亲:我想去了之后他会把我们送回安康,吃几天饭会把我们送回安康,那我们就更完了。

  解说:和刘洋一样,每天在西安最繁华的东大街行乞的还有许多残疾人,他们大都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靠乞讨为生。也有一些靠卖艺赚钱,贾维军就是其中的一个。

  记者:打扰您一下您说话方便吗?

  贾维军:方便。

  记者:你这是从哪儿来啊?

  贾维军:从宝鸡来。

  记者:身体是怎么回事啊?

  贾维军:高压电打的。

  解说:贾维军的父母在宝鸡老家,已经年迈体衰。为了给自己挣口饭吃,他从1990年开始用嘴叼笔练字,一年前贾维军来到西安,租下这间小屋边练字,边讨钱为生。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想靠自己改变窘困的生活。

  记者:那你到西安来你愿意乞讨吗?

  贾维军: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我感觉这样也是一种谋生的办法吧。

  记者:那这些年也没有给你安排过就业?

  贾维军:没有啊。

  记者:那从村集体里头能不能给你每年拨一部分钱?

  贾维军:没有。

  记者:你去过救助站吗?

  贾维军:去过。

  解说:贾维军说,他在马路上乞讨的时候曾被民警劝阻并带到救助站,但是却被告知不是救助对象,无奈他又回到闹市摆起了练字摊儿,因为除此之外他再没有任何谋生的办法了。

  贾维军:我没有能力工作了,(看能不能)在镇上,(靠写字)做一点小生意,就是有这么个想法。

  记者:你现在觉得要是回到农村的话你能有依靠吗将来?

  贾维军:没有。

  记者:站长,我看你们现在按照你们文件上的规定就是救助站如果把人护送回去的话,要督促当地的人民政府,要去解决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生产和生活的困难,能起到这种作用吗?

  党文善:起不到,只是说说而已,政府还是希望他们能有个安居乐业的家庭,不要在这儿流浪,但是没有想到家里很贫穷,他安居不了乐业,他还要跑出来,这是实质性的问题。

  记者:在我们调查中,地方的救助站会有一个统计,在个数字当中因为生活困难,因为医疗,因为保障的问题不得已而到城市当中流浪乞讨的人,仍然是一个主流的人群,那么这部分人群,他们依靠救助站的这种方式是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的,您作为一个制度本身立法的推动者,会不会也有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马怀德:一个是社会的制度特别是社会规范,它所能够解决的问题都是局部的 个别的,不要期待,不要希望一个制度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我们面对更大范围内的困难群众,那我们就应该思考建立更新的、更全面的这种社会救济的福利措施来解决这些人的困难。

  解说:针对救助管理站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记者:我们会听到有一种声音说是不是应该一定程度上来恢复收容遣送制度,强制性地把他们送回去?

  马怀德:这是不允许的,因为从收容遣送制度到救助管理制度,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个人权保障,法制事业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不能开倒车,不能走回头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想到用现代的一种管理理念,法制和人权的观念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回到老路上。

  记者:你指的现代管理理念是指什么?

  马怀德:要给这些人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城市的生活保障,要为他们的教育,为他们的这种治安,为他们的管理要负责任,要用疏的方式而不是堵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记者串场:两年前,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这被视为是中国法制化进程当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两年来就像没一样新政策一样,他也在接受着社会现实的检验,对于目前救助站所碰到的尴尬,其实在最初民政部部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已经有所预见,但他坚持说救助当中无偿和自愿的原则绝不会动摇,只会出台其它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促进救助的实施,因为要切实真正的去帮助城市当中将近100万的流浪乞讨人群,帮助他们过上更安全和更健康的生活,这才是救助管理办法出台的本意。

  《新闻调查》节目预告——《从农村到城市》

  从农村走进城市,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都是中国农民的一种梦想,但是直到现在,这种梦想依然是梦想,甚至变得更加遥远,根据近几年的统计,城里人与农民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扩大,2004年这个差距已经达到了6:1。于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了我国政府的首要任务。2003年成都市开始在部分县区试点推行“城乡一体化”的改革,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近两年过去了,“城乡一体化”究竟给这里的农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城乡一体化能够实现农民进城的梦想吗?

  首播时间:8月29日(周一)中央一套晚间22:38分;

  重播时间:8月30日(周二)中央一套凌晨04:19分;

  9月3日(周六)新闻频道下午14:10分;

  9月4日(周日)新闻频道晚间23:10分;

  9月5日(周一)新闻频道凌晨05:10分。

  总制片人:梁建增 陈虻

  制片人:张洁

  编导:仲伟宁

  记者:柴静

  摄像:李季 席鸣

  录音:李宏卫

  解说:姚宇军

  助编:郑宏

  责编:赵华 王琦冰

  合成:张东升

  策划主管:吴征

  执行制片人:胡劲草

  播出主管:孙金岭

  监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城市救助站 流浪”,共找到12,639 个相关网页.




■ 精彩图片新闻 ■ 热门国内 新闻推荐

·辽宁发射21枚火箭催雪 沈阳降今冬第1场雪(图)
·北京将高效利用土地 地铁沿线拟建新经济适用房
·多项新规今实施带来深刻影响 禁止性骚扰首入法
·中韩拒绝与日双边峰会 三国领导人会议可能取消
·南国都市报-搜狐年度策划:梦想2006大型征集活动
·实话实说征集创新梦 怎么看刘翔家获评五好家庭
·上海天价手机号码炒到16万元 号虫操纵市场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父死母弃的11岁男孩男孩流浪半个中国 想有个家(08/24 08:47)
  • 九旬老汉街头流浪 三年曾找七八名老太太当女友(08/21 04:38)
  • 侏儒青年归心似箭 路上唱流浪歌怕回家挨揍(图)(08/18 07:41)
  • 流浪儿童救助将有专门法规 111.4万人次获救助(08/18 06:21)
  • 流浪儿童救助将有专门法规 民政部推广郑州模式(08/18 00:34)
  • 李俊民收留40多流浪汉 靠回收废品维持开销(图)(08/12 11:17)
  • 郑州两夫妻吵架双双出走 儿女有家难回流浪半年(08/12 08:30)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