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 相关新闻
古城连州名胜介绍

时间:2005年11月10日11:54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以下文稿摘自曹春生著的《连州古村遗韵》如摘录或转载请加注作者,以示对文章负责)

  北斗七星,是人类至今尚未能完全解读的天体。卿罡村的祖先却在数百年前,就将村子按北斗七星的格局来建筑。一座门楼,就是一个星座。一条青石板巷道,就像一条行星的轨道。走在深深的石板巷道里,你会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颗行星在宇宙的轨道中运行。站在巍峨的门楼前,能感觉到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村前的三座山冈,就是北斗七星的“天罡”星座。中国古代的高官称“卿”。人们把村名称为“卿罡”,真够让人解读、品味的了……

  卿罡——北斗星座布局的古村

  卿罡古村距连州市区约五公里。这里后有三面青山环抱,前临良田千顷,是一个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卿罡古村的村庄布局完全是按北斗星座来布局的。东、西、南、北四座门楼就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的位置。村子西面逶迤绵长的三座青青的山冈,就是北斗星座的“长柄”即“天罡”星。古代称做官者为“卿”。卿罡的先人们便将原来的村名“青冈”以谐音改为了“卿罡”。

  卿罡村据说始建于宋末元初,但真正能找到文字记载的是在明代永乐年间(约公元1403-1409年)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卿罡村在清代还修筑了高达四米,厚足1.5米的城墙和四座雄伟的城楼。城墙上有铳眼和望台,卿罡村也就成了一座坚固的域堡。现在城墙虽已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当年的威势尚存。清代咸丰九年广东直隶州知州周振璘为门楼题写的“天枢”、“紫气”石匾仍镶嵌于高高的门楼之上,字字清晰,气势不凡。

  龙泉喷珠如今犹在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们选择居所,首选的就是水源。龙泉井就是卿罡古村的水源。人们把水井摆放在村子的中心,也是北斗星座的“斗”中央。龙泉井水流很大,很远就能听到汩汩的流水声。龙泉井从井底到井面全部用青石板块砌成。三米见方的井口呈八角形状,井水深约二米,清澈晶莹,井底石隙间的水草、青苔、游鱼历历可见。水井的中央矗立着一根方形石柱,石柱露出井水面约80公分。石柱四周精雕细刻着龙鱼戏水和鲤鱼跳龙门的图案。柱顶是一条张口奋尾的龙鱼。据说,从前井水大时,泉水从柱顶的龙鱼嘴中喷出,有如飞珠溅玉,很是壮观。这也就是古代卿罡八景之一的“龙泉喷珠”了。在龙泉井旁还矗立着两块高约2米,宽0.8米的石碑,碑上记载着清代乾隆、同治年间两次修缮龙泉井的内容。在清代乾隆年间修井的那块碑记上,刻有一首题为《龙泉喷珠》的古诗,诗曰:“凿成方丈号龙泉,水喷如珠戏佛莲,不事探骁浮瀚海,何须剖蚌觅长川。层渊垒垒宜绳贯,叠浪重重倩蚁罕。幸遇明主怜井渫,从兹受福乐艺天。”诗中描写的大概就是当年龙泉井水喷如珠的情景了。

  金马世第铸就辉煌

  龙泉井的西南面,有一条青石板镶嵌成的“康庄”巷道。巷道口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砖瓦牌坊,牌坊的门额上镶嵌着一块青石匾。匾上用古体字刻着“仁寿坊”三个字,仁寿坊里居住的是唐姓家族。唐姓是卿罡的大家族,唐氏宗祠建得颇为宏伟壮观。祠堂的大门前有一对大青石狮子镇门。整个祠堂有二井三厅,天井两厢有回廊相通。前厅包括前檐、大门和中门。中门平时是不打开的,只有祭祀大典或来了高官、贵宾才能大开中门相迎。中厅是议事厅,厅的正面板上悬挂着一块“金马世第”的金匾。宗族里的所有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后厅为享殿、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享殿的神翕上供奉着唐元、唐静、唐炎以及后世诸世祖的牌位。祠堂的三大殿都采用抬梁式结构,加上两个大天井的采光,三座大厅宽敞而明亮。连接三个厅的走廊用木隔扇隔开。外面是走廊,里间就是厢房。木隔扇上雕刻着非常精致的花鸟图案,雕花全部镂空。使整个走廊与厢房既美丽又光线充足。

  “金马世第”是宋仁宗赐给唐氏先祖的金匾,以表彰唐氏“公孙三进士”的辉煌。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唐氏的先祖唐元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历任渝、韶、陕等四州知府,后累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唐元的儿子唐静,在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也高中进士,后来官至大理寺评事。过了20年,唐元的儿子唐炎又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一举进士及第,后来还官至大子赞善。唐氏家族公孙蝉联三进士,一时传为美谈。宋仁宗因此特赐唐氏家族的祖居地为“金马世第”。

  “硕德遐龄”流芳千古

  从龙泉井向东北方面,也就是北斗星座的天旋、天枢星方向,居住着黄氏家族。黄氏家族既是卿罡村的一大望族,也是卿罡村最早的居民,他们大约于南宋初年便来到卿罡开荒拓土建立家园了。黄氏族人居住的青石板古巷子里,也有一座称为“中桂坊”的牌坊。中桂坊的古建筑保存得比仁寿坊更完整。如果说仁寿坊给我们感觉的是宏伟辉煌,那中桂坊留给我们的印象则是耕读自娱,悠然自得。中桂坊所有的古民居基本上都是一种风格:青砖山墙飞檐,青瓦高瓴,雕梁画栋。还有一特点就是所有房屋都座北朝南,厅堂不从南面开门直入,而是把大门开侧面,厅堂前面是一个小天井,天井两旁是厢房。厢房用木隔扇隔开,隔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的顶板是精美的缕空雕花图案,裙板则是线刻的实板,板面的内容都是些诗礼传家、勤劳节俭之类的文字。中间为腰板,腰板上雕刻的是如石榴、葡萄等吉祥果。黄氏先人们那种耕读自娱、盼望多子多福、平安吉祥的居住理念和文化氛围,全部表现在这屋子里的每一个构件上。厅堂的为抬梁式,前檐是两根粗大的木柱,柱下有石做的柱础,后檐的梁则全架在山墙上。厅堂的主要装饰全在那架神龛上。神龛全部由木雕图案组成。神龛分为五层,呈八字型向厅堂凸出,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图案。大多数第一层为龙凤呈祥,或双龙戏珠,第二层为瑞兽献寿,第三层为花鸟虫鱼等等。神衾由外向内层递收小,最后形成一个高80宽40厘米的神龛。神龛里面置放着历代祖先的牌位。神龛以下分别摆设的是香几桌、高桌、八仙桌。卿罡的民居建筑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代建村先建庙,建房先建龛的传统文化理念。

  在一间被烟火薰得黝黑的厅堂上,还有悬挂一块巨大的匾额。匾上“硕德遐龄”几个大字在黝黑中熠熠发亮。这块匾额也和唐氏的“金马世第”金匾一样为黄氏家族争得了一份荣耀。那是清朝乾隆年间,连州大旱,米价腾贵,民不聊生。卿罡黄氏族人黄圣铨,将自己年收入的三百六十余石粮食全部献赈济灾。黄圣铨这一义举大受人们感动,当时连州知州肖榕年特赐了这块匾额,以旌表黄圣铨的善举。

  解读卿罡有如解读一部中华文化历史,那每一座门楼,每一处民居甚至每一个神龛都可以让人感觉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觉到传统文化的厚重无比。

  一幢家庙,二条古街,三间祠堂,四座门楼……这些古老的建筑包容了丰阳古村的全部内涵。“庐水绕前溪 , 南唐元戎隐居地;凤山枕后尘,北宋御史旧故里。”读懂了吴氏宗祠里的这副对联,也就读懂了丰阳古村的人文和自然。据说丰阳本来叫凤阳,为避明太祖朱元彰故里的讳才改称为丰阳……走进丰阳,也就走近了历史,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和文化理念在建筑中的体现。能了解中国历史上氏族、宗室族居社会的风貌,能知道孔丘、关羽两个“老二”是如何坐在一个神坛上,还能知道千年以前的牛肉干是怎样烘干……

  丰阳—南唐元帅隐居地、北宋御史中兴乡、明清湘桂古商道

  这里流传着一个哀婉凄迷的故事: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步步进逼之下,派遣一支劲旅向南进发,企想开拓一块净土为根据地,以为退路。然而不到一年光景,南唐小王朝即被宋军灭亡了。失去了国家的征南统帅只好望天长叹,弃甲隐居于此。

  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隐居于此的南唐征南元戎的孙子吴世范却高中了北宋朝廷的进士,官至太子中丞,河南御史,朝散大夫。明清时期这里又变成了通往湘南、桂东的繁华商道……这就是丰阳,一个处处散发着古代出将入相、文治武功的华夏古文化的村庄。走近丰阳,就等于走近了历史,走近丰阳,就是走近了华夏千年文化。

  四座门楼南唐元戎遗韵

  走近丰阳,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气势恢宏的四座门楼。丰阳的四座门楼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南门楼是全村的大门,重檐飞翘,气势恢宏,门楣石匾上“南极生辉”四个大字流畅潇洒。门楼前用青石砖条砌成的高约1.5朱的半圆形的台阶。台阶上是一块10多平方米的地坪。地坪用光滑的鹅卵石铺成精致的花纹图案。花纹以门楼的大门为圆心,成半圆形一圈圈向外铺开。半圆形的地坪中央又有一个也是用鹅卵石排列成的“钱字符”图案。

  从门楼侧面沿着石砌的台阶可以登上二楼。二楼内悬挂一口锈迹斑斑的大铁钟,钟上镌铸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古钟虽然年代己久,但敲起来依然声音洪亮。二楼的神坛上供奉着关羽和孔丘的神像,以这种方式供奉神圣,大概是丰阳人的独创。丰阳村始祖是征南元帅,靠的是武功,三世祖吴世范进士及第官至御史大夫,凭的是文治。崇文尚武、文武双修是丰阳吴氏的座右铭。丰阳人将至圣先师孔老二和神武圣君关二爷这“二圣”的神位摆在一起,以明心志,以励后人,这是理所当然了。

  东北两座门楼的建筑与南门楼相似,只是供奉的神像不同,南门楼上供奉的是南海观世音,北门楼供奉的是北帝圣君。

  规模最大、最有气势的是西门楼。西门楼始建于康熙57年,重修于嘉庆25年,虽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威势丝毫不减当年。高翘的飞檐,宽阔的门洞,厚重的门扇,全是原装正品。西门楼在建筑上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在门楼里面还连着一座凉亭。凉亭为抬梁式砖木结构,大开四门,周围的石条被磨得光滑锃亮。这座凉亭见证了丰阳村在明清时代是广东通往湖南、广西的通衢要冲之地。门楼连着凉亭,为的是方便行旅商贾在途中歇憩。

  丰阳村有门楼而无围墙,通衢大道穿村而过,宽阔的巷道连着四座门楼,纵横通达。驻足西门楼凉亭,你会想到在那兵荒马乱之际,丰阳人就能门不设户、笑迎天下行旅,那该有多大的勇气和气魄。这,可能也就是征南元帅遗传给后辈子孙的胆气吧

  三间祠堂尽显丰阳文化底蕴

  丰阳是一个三千多人口的大村子。村民绝大多数姓吴。丰阳村里共有三座祠堂。称为:吴氏宗祠、学忠公祠、胜求公祠。吴氏宗祠是丰阳吴氏的众祠,称为“大祠堂” 。吴氏宗祠座落在南门楼的左上方,座北朝南。祠堂面阔十多米,井深为一进两厅。两厅之间有一个大天井。天井两旁有迥廊相联。大门前两根粗大的木柱支撑起向外飞出近两米的飞檐。木柱的石基是两只石头小象。大门两旁摆放着两座巨大的镇门石狮鼓。最让人们新奇的是:敲击镇门石狮子的任何部位,都能根据声音来辨别狮子的雌雄。可见这对石狮子的制造者是多么的匠心独具。大门的门顶上挂着一块“吴氏宗祠” 的大匾额。大门两旁还挂着一副木刻的对联。上联是:敬祖崇宗传万代,下联是:元兴枝盛接千秋。这是一副坎字联。对联之首坎着丰阳吴氏的始祖吴“敬元” 的名字。

  祠堂内前厅的柱子上也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周代东封苏西无锡创业吴鼎;下联是:唐宋南垂粤北直棣始立丰阳。这副对联的内容概括了丰阳吴世祖先由无锡到连州迁徙的经历。在清代,连州曾经是广东的直棣州,“直棣”即连州。祠堂后厅的前檐木柱上还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辅佐南征唐代元戎宋朝御史。下联是:慎终追远窦家桂子谢氏兰孙。这副对联向世人显示了丰阳的祖先南唐元帅宋代御史的辉煌。后厅的神坛上层层叠叠地摆放着吴氏历代祖先牌位。整座祠堂既体现了丰阳的历史文化,也是祭祖祀宗、缅怀先人的地方,还是族人聚会处理族里事务的场所。

  二条古街繁华明清商道

  丰阳古村的整个建筑格局是这样布置的:前临泸溪,后枕凤山。东、西、南、北四座大门楼框定了整个村子的格局。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巷道上连着三条分巷,有如长藤结瓜一般把村子里所有的住宅串在了一起,。主干道和分巷道都用鹅卵石铺垫,排列整齐的鹅卵石街道既实用又美观。主干道连着东西两座门楼,在这条一公多长的鹅卵石街道上,距离均匀地建有三座小门楼。小门楼就建在主干道与分巷道的接口处。由南到北分别是“仁义门”、“中兴门”和“广济门”。每一座小门楼前都安放一座青石凿成的像石匣子一样的土地神位。中心门楼的土地神位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小门楼里进去,是一条幽深的村巷,巷子的两旁是一户户民居。一个小门楼里居住的为一坊人,一坊人的房子中间又簇拥着一间高大宏伟的建筑,那就是这坊人的祖先祠堂。丰阳村这种集族群、分宗室的建筑居住方式,有利于维系氏族关系、团结协调发展,是中国古代氏族社会居住习俗遗留的体现。

  南门楼前还有一座叫做“朝阳门” 的小门楼,朝阳门里是丰阳村的另一条大街称为“铺头街”。这条大街由东向西,穿过南门楼,然后再从村前绕村而过,成为了丰阳村外的“半环路”。“铺头街”用鹅卵石铺成精致的路面,街道两旁是林立的店铺,一间间店铺都是同一样的建筑格式:宽阔的木板铺面,长长的铺身,这种建筑主要是为了方便做生意和客人的居。明清时代,丰阳己经成为了广东通往湖南的蓝山、宁远和广西贺州一带的交通要道。铺头街就是明清时期丰阳村的商业大街。

  一间家庙北宋御史风采

  在铺头街的中段有一座古庙,这是丰阳吴氏的家庙,称为“丰溪古庙”。丰溪古庙始建于宋,重修于明、清。古庙整体保存完好。丰溪古庙面阔约20米,进深约50米,为二进四合院式布局。前檐伸出约2米,硬山顶山墙与前方砖柱连为一体,支撑起翅起的飞檐。前檐正中由两条方形麻石柱支撑。石柱的柱座不是莲花座,也不是鼓镜座,而是由两个青石雕凿的“狻猊”即小狮子驼着。两只憨态可鞠,维妙维肖的石狻猊让人看后妙趣横生。这种狮子柱座,在其它古建筑中是少见的。方石柱的正面有阴刻正楷的一幅对联:“庐水绕前溪万古神思同浩荡;凤山枕后尘千年庙貌竞崔巍”。石柱的左、右两侧还各刻有一条龙形浮雕。龙头昂首向外突出,雕工精美,只是少了些“蟠龙”的大气。这可能是为古代“家庙”的规格所限制。

  庙门是由三块长方形石条组成。庙门两侧的石方条上也嵌有一副阴刻对联“英灵远播镇三连;庙宇宏开垂万古。”门楣上方有块长约1米,宽约50公分的石额匾,上刻“丰溪古庙”几个阴刻正楷大字。

  大门里有一道中门,中门平时极少打开,就象一面照壁。中门两旁的方石柱上前后都刻有对联。正面的一联是:庙貌维新泸水从新沾厚泽,神威依旧丰阳依旧沐鸿恩。背面的一联是:厥德厥灵福介三连绥虎距,俾昌俾炽恩流六水注龙蟠。中门和天井之后,便是整个庙宇的主体:寝殿。寝殿也是抬梁式结构,由六根方形石柱抬着斗拱,由斗拱抬着大梁,然后由大梁支撑着整个大殿。大殿的六根柱子是丰阳吴氏子孙在不同时代捐献的,所以六根石柱的形状、垫柱子石柱础座各不相同,风格迥异,有麒麟座、莲花座、鼓形座等等,每一对柱子上都在正、背两面刻着对联。对联的内容和大门、中门上柱子上的一样,是为丰阳吴氏两位祖先的文治武功歌功颂德的。整座庙宇的确是研究连州传统文化和建筑发展的不可多得的实物。

  丰溪古庙寝殿的神龛上供奉着吴氏祖宗牌位和神象。始祖吴敬元、中兴之祖是吴世范都正襟危坐在神坛上。虽然已时过千年,但从这座宗庙的建筑规模上,仍然能领略到当年作为御史大夫的风采。

  丰溪古庙的主轴线对面还建有一座古戏台。这种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民间庙宇建筑的双重作用:拜祭祖先和娱乐集会溶于一体。

  丰溪古庙前还有一株千年巨榕。枝繁叶茂可荫庇数百人看戏娱乐。一间丰溪古庙不但让我们看到连州古代祭祀建筑的特点,而且可以让人追思连州承传中原文化的渊源。

  牛肉烘干千年美味佳肴

  丰阳牛肉干是连州独具特色的美味佳淆。丰阳牛肉干首先在于选料精,所选的一定是牛的脊梁肉和肘子肉,其次是燃料的选择十分的苛刻。用来烘干牛肉的木柴,一定要用丰阳后面凤山上干透的杂木。燃起杂木,微火慢熏细烤,烘出来的牛肉干黄而不焦,清香四溢。再将牛肉干拌以辣椒豆豉,吃时轻嚼慢咽,真是余味不穷,口齿留香。

  据说丰阳牛肉干还大有来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菜谱中就有“汤棹牛百叶”、“蒸牛肉干”等菜谱的记载。

  丰阳始祖吴敬元是南唐国的“征南大元帅”。长沙一带当时属南唐的势力范围,“征南元帅”吴敬元长居楚地,对牛肉干当然也是喜爱有加。南唐亡后,吴敬元虽然解甲归隐,但色香味俱佳的牛肉干却是难以忘怀的,于是用凤山上的杂木来烤制牛肉干,就是理所当了。

  这独具特色的丰阳牛肉干香味一飘溢千年,成为了连州人现在仍然喜爱的加肴。品丰阳牛肉干不但能品出连州饮食的特色,更能品出丰阳千年的文化韵味来。

  古街很古了,街道路面的青石板都被踩磨得铮亮铮亮。古街在古代一定很繁华,沿街的店铺一间连着一间。古街古时一定很富庶,要不“康庄”街道的石板和两旁卵石雕花的路肩如何能铺得出来。古街有着厚重的文化,那古屋上的雕花、那进士第的旗杆石座,那薰得黝黑的古匾那一样不浸透着文化的韵味……

  东陂--明清商埠 石板古街

  这是一条古老的街道。青石板铺成路面,鹅卵石砌成路肩。一公里多长的街道两旁是林立的店铺。路面的青石板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光滑的。这条石板古街的地名叫东陂。最早在这条古街上居住的是谢、单、关三姓人的祖先。

  近二公里长的老石板街可分为三段,现代的名称是:东风街、跃进街、胜利街。

  谢屋祠堂就座落在古街的中段---跃进街。谢氏祠堂是东陂街保存得最好的一间古建筑。祠堂门前有一道砖砌雕花的影壁。正是这道雕花照壁隔绝了街面的繁嚣,使祠堂显既肃静又美观。雕花影壁有两道拱门,拱门内是一个不大的地坪。地坪两旁矗立着二对青石凿成的旗杆座。旗杆座是古代固定旗杆的基座。在古代只有高官显爵或者有人中了进士的家族才有资格竖旗。谢氏宗祠门前的两对旗杆座高约1..5米,左边的旗杆座上刻着:“岁进士候铨儒学训导谢玉楷、谢草芳、谢岩阿立” 。右边的旗杆座上刻着竖立的时间:分别是道光二十一年、光绪十五年、光绪二十年。

  支撑整栋祠堂前檐的是两根方形花岗岩石柱。正是这两条石柱使谢屋祠堂更显出了明清时期南海一带的建筑风格。

  祠堂正厅的神龛旁摆着两块石碑。碑文记载了谢氏族人居住东陂的缘由:东陂谢氏祖籍山东会稽,一世祖谢尚仁是宋朝进士,曾为广州太守,由山东到南粤,世居东莞。传至十二世谢子达已是明朝末年。谢子达年幼父母双亡,由祖母哺养。崇祯丙子年(公元1636年)祖母带着子达逃难来到东陂,就在这里居住下来。谢子达后来便成了东陂谢氏的始祖。

  谢氏居住的地方是东陂街最中心的地段,说谢氏是东陂街最早的居民应是有道理的。如此说来,东陂古街应是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

  东陂古街能够迅速地发展,主要在于东陂所处的地理位置。东陂最早也称为西溪。因为有一条发源于湖南、广西的小河流经这里,西入湟水而得名。古时候湖南蓝山、道州、广西贺县一带的商货都是从陆路到达东陂,再由东陂下船入湟水然后直达广州。东陂是这一带的水陆交通抠纽。从现在东陂古街上林立的店铺和被踩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就可看出当时的繁华。东陂古街左边的店铺依溪砌建,半临溪水。每一个店铺都可以当作停泊舟楫的码头。每隔几十米就有一条石阶通往街心,以方便商旅登岸上街。东陂街的建筑不以“一河两岸”,而是半边临水,半边陆地,让一条青石古道从街心穿过,既作街道又是通衢。这种格局的建筑主要是为商旅的安全着想,临水一面是天然的屏障,靠陆一面店铺相连形成了一道围墙,两头街口闸门一关,街内就是一片安宁的世界。街头南门现已改成了东陂市场。街尾的西门尚且完好。西门其实就是一道闸门,用巨大的青石条砌成,门楣的石匾上刻着“兴隆门”几个大字。石匾旁边还用阴线刻有“招财进宝”的篆体字。这在连州其它古建筑门楼的门楣石刻上是少见的,可见当初作为商埠之地的东陂人就己经有了强烈的商品意识。

  漫步在东陂青石板古街道上,一份安闲、一份超脱,一份遐想,一份凭古吊今之意便会油然而生。现在,东陂古镇又成了连州市建设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支撑点。东陂历史的、地域的优势将再度得所发挥。古老的石板街上定会让今人的足迹踩踏出更加动人的乐章。

  顺头岭——岭南第一古道上的驿站

  楚越雄关秦汉古道

  骑田岭是五岭山脉之一,秦代的时候也叫过“阳山”, 汉晋以来又曾称为:腊岭、折岭、黄岑岭,桂阳岭等名。在明嘉靖四十年的《广东通志》上是这样记载骑田岭的“骑田……即黄岑山……是为楚越之关,与诸岭相连,横绝南北,气候寒燠顷殊,……”骑田岭不但是中原进入南越的关隘,而且还是中原与岭南的分水岭。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高峰将岭南岭北截然分开,一过了骑田岭连气候冷暖立刻都不同了,可见骑田岭在中国地理位置的显要和险峻。顺头岭就是位于骑田岭南麓的一座大山。

  顺头岭上有一条顺着山势蜿蜒逶迤的古道,古道宽约三米,在山岩上一级级开凿出来,从山下到山上共有八千八百多级,这就是秦汉时期沟通五岭南北的第一条古道。据史料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5年)派任嚣、赵陀二尉分三路入岭南。其中有一路就是“过骑岭,下连江”直下番禺(广州)。任嚣的秦军是顺头岭古道的开山祖。后来赵陀遵照任嚣的遗言,扼守“横浦”、“阳山”、“湟溪”三关,自立为南越王。当年的“岭南三关”除“横浦关”外其余两关都在连州境内,“阳山关”就在顺头岭。

  东汉章帝时期(约公元76—82年),大司农郑宏奉命将骑田岭古道铺设成了由岭南通往京城的“康庄大道”。据史料载:“此路一开,中原之声近矣,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遐陬之民俗变矣。”顺头岭古道正式成为了秦汉时期岭南通往京城的第一要道。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反叛。汉武帝命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十万楼船水师,沿顺头岭古道南下“出桂阳,下湟水”一举平定了岭南。

  顺头岭秦汉古道陡峭险峻,上山下岭非常艰难。唐朝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使时,走的也是这条古道。他带着一家老小翻过骑田岭后,不禁感叹而歌:“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寄言千金子,知余歌者劳。”

  明清凉亭驿站客栈

  当地人把骑田岭上的这座大山叫作“顺头岭”,是希望取个好兆头,过往行人都能顺顺利利地登上山头的意思。顺头岭上有一个古老的村子就叫顺头岭村,顺头岭自古就是这条古道上的驿站。顺头岭村前有座凉亭,凉亭始建于何时,难以考证,重修时间是清代乾隆年间。凉亭用厚厚的青石条砌约1.5米的基地。基地以上是加厚的砖墙。凉亭的两个大门是用青石条架成的拱门,拱门上各有一块题写亭名的石匾额。北门的石匾上刻着“广荫亭”三个楷体大字。“广荫亭”亭名有二层含意:一是过了凉亭就是广东,广东会给商旅带来“福荫”;另一层意思是这座凉亭能“荫庇”过往大众。凉亭南门的石匾额上写着“南天门”三个大字,意思是登上了这座凉亭就如登上了天界之门,也告诉行人,到了凉亭就已经登上了山顶。

  顺头岭的半山腰还有一座凉亭,叫“怀清亭”,怀清亭内的碑文记载着建亭的历史。这座凉亭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重修于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凉亭为木石结构,四面墙和门楣全部都是用青石条砌成,瓦瓴上也压着青石条,石头上雕刻着宝葫芦装饰,整座凉亭既美观又坚固,历经数百年,至今还非常完好。凉亭内四周摆放着大块的青石方条,石方条已被行人坐得光滑如镜,石亭内的南北大门旁还摆两个蓄水槽。古时候凉亭有专司桃水的水工,水工每天将石槽注满清水,供行人和骡马饮用。

  顺头岭村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村民大都是来自湖南一带,他们在顺头岭村的职业都是开客栈。顺头岭村的房子全建在古道两旁,依着石板古道弯弯曲曲的,光滑的石板路既是巷道也是通衢。村里的老房子都是铺面格式的建筑,每间房子的门面不宽,进深却很深,当地人称为“竹筒屋”,建这种房子主要是便于做生意。房子的大门全是木板做的,卸下门板就成了铺面,门板还可以做柜台用,铺面后面的房子才是客人吃饭住宿的地方。据说,三十年代初,顺头岭客栈还确实“火”了一阵子。那时街道两旁的青石条上坐满歇脚的客商,道中间走着络绎不绝的挑夫,村里几十家伙铺全部“爆棚”,连主人家的床位也要让出来给客商住。

  随着时代的变迁,顺头岭这段石板古已淹没在萋萋芳草之中。顺头岭村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只有雄踞于山巅的“南天门”凉亭,仍然静静地向世人显示当年的辉煌。

  也许是秉承了魏晋名士的遗风,也许酒真的能使人超脱,冲口的陈氏兄弟在双双进士之后,竟悄然退回家乡,每日诗酒自娱,醉悟人生。他们虽然没有做过一官半职,但他们“双双折桂”的殊荣和那高超的酿酒技术却至今仍在留传……

  “不为名相,即为名医,名相名医都是济世救人之才”是中国古代读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陈廷佐自知难为名相,却成就了他一代名医的理想,以济世救人的功绩,名留史册。

  冲口——宋代隐逸士进,清代济世名医的居所

  “ 双桂坊”里两隐士

  连州市的冲口村是一个有五千多人口的大村。冲口村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韵。双桂坊、进士亭、崇德坊、陈氏宗祠等古老的房屋,就是冲口进千年文化底韵的载体和承传。冲口村里有一座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悬挂着一块写着“双桂坊”的匾额,这块匾额记载了冲口双桂坊陈铨、陈铸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的荣耀。

  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0年)冲口村里陈氏家族一对亲兄弟,陈铨、陈铸二人上京殿试,兄弟俩竟双双同登进士第,一时名震朝野,传为佳话。为显示荣耀,村里将陈氏兄弟的住地誉为“双桂坊”。双桂坊喻有“双双折桂”的意思。“折桂”一词源于《晋书· 诜传》“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

  令人惋惜的是,陈铨、陈铸兄弟高中之时,北宋朝廷正是朝政腐败,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危机四伏,朝廷内忧外患。在北方强敌契丹和西夏,又不断地进行军事进犯,在南方武力割据势力,农民武装也纷纷起事暴动。当时在广源州(今广西南宁的西南一带)就有一支声势浩大的少数民族武装,他们在首领侬智高的率领下一连攻下了广东、广西地区数十个州县。陈铨、陈铸出身民间,深知民间的疾苦和朝政的腐败。然而作为区区一进士,上无回天之力,下不能解百姓困苦,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在中进士之后全身而退,在家乡冲口渡过了隐逸的一生。

  双桂坊的陈氏兄弟同登进士,向社会展示了连州才子的才华。进士后却又双双退隐泉林,充分体现了古代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虽有旷世奇才,却又无力施展的愤懑与无奈。陈铨、陈铸兄弟回到家乡后,再也不问政事,每日诗酒自娱。冲口人为纪念陈铨、陈铸兄弟同登进士这段佳话,于清乾隆年间在村中建起了一座风景亭,也称“进士亭”,供后人景仰。

  “进士亭”是冲口村的一大景观,“进士亭”是一座木瓦结构的建筑,重檐歇山顶,16柱穿斗式梁架结构。亭高5.2米,占地面积63平方米,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亭内栋梁上还写有“大清乾隆四十八岁次癸卯季秋十八日建”的题款。

  进士亭后面是陈氏宗祠。陈氏宗祠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代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硬山顶屋脊上塑有通花连环图案,显得古朴而典雅。整座祠堂为三进院落,后殿是陈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陈铨、陈铸兄弟俩的牌位摆放在神坛的显著位置,足见陈氏族人对两位进士的敬仰。

  “ 崇德坊”里一良医

  在离“双桂坊”不远处还有一座门楼,称为“崇德坊”。崇德坊建于清代,保存得十分完整。这是人们为居住在这里的一位有着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医生而建的。

  清代同治年间,崇德坊里有个读书人叫陈廷佐,陈廷佐的父亲陈沛然是位教书先生。陈廷佐自幼聪明,很有大志。他跟着父亲在私塾里苦读,希望以后能才为安邦济世之才。有一天,陈沛然的朋友来访,两位饱经苍桑的老秀才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其中“古人不为名相,即为名医,名相名医都是济世救人之才”的话,对陈廷佐感触很深。陈廷佐想到自小就崇拜的先祖陈铨、陈铸,虽然双双同中进士,但最终也只落了个大志难展,老死泉林的结局。陈廷佐番然大醒从此放弃了科举,努力研读医学,到处寻访名医指教。不久,陈廷佐果然成为了精通医术的名医。在旧《连州志》中称誉他为:“方脉精通,能断生死”。

  清代光绪戊戌年(公元1898年)秋天,连州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人们朝不保夕,非常恐慌。陈廷佐以他高明的医术,治好了许多患病者。来冲口投医求药的人络绎不绝。陈廷佐不分昼夜出诊救人。对于医药费用,陈廷佐毫不计较。遇到贫困的病人,他还送医送药。在这场瘟疫中,陈廷佐以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得到了人们的口碑,实现了他济世救人的远大抱负。

  八卦是儒家经典《周易》中,用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的八种基本图形。后来道教利用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作为神通广大的法器,用以镇慑一切邪恶。黄村的巷道按八卦图修建,其用意不言自喻。走进黄村不但能让你感受到神奇“八卦”的精妙,而且还可以探寻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隐居连州之谜……

  连州“太极八卦”古村——黄村

  黄村建村约在宋代末期,村子中的一条条麻石板巷道纵横交错。仔细走过了这些巷道,你就会知道这些巷道全部是按八卦图修建的。正北面的一条主横巷为乾卦中的“-”符号,顺着北巷还有三条横向的短巷组成了“三” 字符号为乾卦。正南面也有六条短巷组成了“三 三” 符号为坤卦。南、北方向的村巷是村里的主要巷道,这两条主巷定下了全村的乾坤之位之后,村中所有的大小巷道都按“八卦”的符号来排列。“八卦”图的正中央是一口大的水井,代表道教中的“阴阳鱼” 。整个黄村由巷道和水井组成了一幅完整的“太极八卦图” 。八卦是中国古代儒家演译万物变化的八种基本图形,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用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后来道教利用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据说太极八卦图神通广大,威力无比,可以镇慑邪恶。古人认为,在人的周围布满着邪恶和灾难。这些灾难有的来源于自然界,称为“天灾”,有的是人为,称为“人祸”。居室是人们躲避这些天灾人祸的“避难所”,因此,黄村的先人把村子按“太极八卦图”布局,还在每间屋子的门栋上都刻着乾坤符号,目的就是以此来镇慑邪恶,免除来自自然界的天灾。

  黄村还是一座古城堡式的建筑。这座古城堡有东、西、南、北四向都有城楼,城楼之间有高达8米多的城墙相连。城墙用加厚的青砖砌成,厚厚的城墙上布满了枪眼。这些枪眼内宽外窄,非常适合墙内的人向外了望和射击。东、南、西三座门楼也就是黄村城堡的雕楼和大门。城门有双层门洞,每层足有三米厚。深深的门洞中间是两扇厚厚的柏木板门扇,门扇上还包着铁皮,更显得坚固。门洞的顶上还有一个方形的洞孔。这是待敌人靠近大门时对敌人射击的一道防线。黄村的先人把城堡修建得如此坚固,目的是要依靠城堡来抵御“人祸” 。

  村子的正北面有楼而无门,因此叫北楼。北楼是整个村庄的主楼,又是黄氏宗祠所在,因此建得十分宽敞和威势。屋瓴上一对高翘的鳌鱼头,正中对着一个精致的宝瓶,整个建筑显得非常的雄伟。北楼是一井两厅建筑,前厅由前檐、大门、中门组成。通过两旁的迥廊和天井就是北楼的正厅。正厅有三对高大的柱子支撑起抬梁,加上宽大的天井,使整个上厅显得格外的宽敞明亮。宗祠的神龛上供奉的黄村的祖先牌位和班辈流源。按神龛上的牌位看,在黄村居住的,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后代。

  黄庭坚字鲁直,号涪公,是北宋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原籍江西修水治平年间登进士,初授太和县知县,哲宗即位,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中书舍人。绍圣中知鄂州,后遭蔡京等奸臣的陷害,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徽宗即位,初知太平州,后谪居在宜州(今广西宜山县)至死。照史书的记载,黄庭坚与黄村无关。但按黄村族谱的记载却又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史:北宋崇宁年间,黄庭坚谪居宜州,由于奸相蔡京等欲置黄庭坚于死地,宜州太守俞著,州人蒋讳素来与黄庭坚十分友好,经商议,对外诈称黄庭坚已病死,归葬宁州。而黄庭坚却悄悄埋名隐姓来到连州夏湟隐居。黄村的村民就是从夏湟搬来的黄氏后裔。正史与族谱有相抵触,但族谱所记较有可信之处。黄庭坚最后谪居之地—宜州即现在的广西宜山县,距连州不过数百里,潜行来此,不足为奇;再就是象当时那样的背景,隐姓埋名避祸是黄庭坚最好的归宿。黄氏宗祠庭柱上的上联正是记载了黄庭坚由闽、赣、湘,最后隐居连州的过程。据村民说现在夏湟村还保留着黄庭坚的墓,黄庭坚是否真的葬在夏湟村,还有待史学家考证。

  古老的黄村还流传着一种久远古老的音乐。这种古乐称为“十样锦” 。 “十样锦” 的主调是吹奏打击乐,演奏的乐器,有鼓、锣、钹、顶子和唢呐,五种乐器都是成双的,共有十样,因此称为“十样锦”; “十样锦” 的主要曲牌是赣南采茶戏和湘南的祁剧中的一些曲调组成,全套乐谱共为十曲,第一曲即赣南茶腔名曲“十样锦”,之后还有湘南祁剧中的“拜五方”、“闹严府”、“行山调”、“五方仔”、“坐车”等。这些曲牌都是从赣、湘南的山歌、灯调、茶曲、民间音乐衍变而来。富有浓郁的田园山野风味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曲调高亢、爽朗、甜美、抒情。善于表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劳动与爱情故事。这些曲子还分为长短调,是旧时婚嫁、丧葬红白喜事和祭祀游神时演奏的曲调。十样锦是星子地区颇有特色的音乐,是古代荆楚文化与岭南文化在连州的结晶。“十样锦” 古乐在黄村流传至今,还是黄村居民是来自江西的黄庭坚的后裔的又一佐证。

  石兰寨有四座门楼,每一座门楼的门额上都镶嵌着青石匾额,悬挂着木制牌匾。这些匾额既记载着石兰寨居民的来源,也向后人眩耀他们先祖的荣耀。石兰寨的灵气来自村后的岳荣岭,当年岳家军就是凭借这里险要的地势,修筑堡垒,一举剿灭了为害多年的盗匪曹成。时光飞逝,换了几多朝代,只有岳荣岭上岳家军修筑的故垒,和那岳飞的英名,至今仍在这里亘古流传……

  岳家军故垒——石兰寨

  石兰古寨

  连州有一座古老的村子叫石兰寨,村后有一石山叫岳荣岭,相传这就是当年民族英雄岳飞到连州剿灭盗匪曹成安营扎寨的地方,因此才把这座山称为了岳荣岭,或叫做岳王岭。

  岳荣岭下有一个村子叫石兰寨。石兰寨的房屋依靠着岳荣岭建筑,村子呈弯月形,由东向西长约1.5公里,最宽处约五百米。石兰寨居住着黄、杜、骆三个氏族,每一个氏族都有自已荣耀。全村共有四座门楼,每一座门楼全都是以宽厚的青石砖条砌成一米多高的基础,基础以上是水磨对缝的青砖,大门的顶上用砖逼成半圆的拱形门洞。飞翘的屋檐下描绘着斑阑的彩画。每一座门楼的门额上都镶嵌着青石匾额,悬挂着木制牌匾。这些匾额既记载着石兰寨居民的来源,也向后人眩耀他们先祖的荣耀。

  石兰寨四座门楼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边居住的是黄姓氏族,他们的先祖是两宋时期为避乱由江西迁来连州龙坪,明朝中叶再由连州龙坪的洗马池搬来石兰寨定居。石兰寨黄氏的开山祖叫黄积元,因此东边的第一个门楼上的石匾额上刻着“积元首著”四个大字。“积元首著” 的石匾额上还悬挂着一块清代古匾,木匾四周以双龙戏珠的图案装饰,匾上写着“咸丰九年、旨赏顶戴蓝翎、六品即补把总黄国俊恭承”。

  据史载咸丰九年至十二年太平军曾占据连州,后来曾国藩麾下的湘军将领张运兰率军来连,不少连州的勇武之人都跟着参加了湘军。石兰寨黄氏的第九代孙黄国俊就是在那时,跟随在湘军张运兰麾下,以军功荣获了“旨赏顶戴蓝翎”而且还被提升为“六品即补把总”。

  石兰寨杜氏居住的门楼称为“兰桂里”。在“兰桂里”石匾额的上方也悬挂着一块长方形的木制古匾,匾上书着“进士”两个大字。这块“进士匾”是石兰寨杜氏族人杜坤在清代嘉庆丁丑(1817年)科会试中,中了第二百二十名进士而立的。杜坤的“进士”匾,的确为兰桂里杜氏古老的门楼上增添了不少光彩,兰桂里也因有了这块进士匾,而更显出了典雅的韵味来。

  石兰寨的另一氏族姓骆,骆氏门楼虽然没有悬挂什么牌匾,但他们却是出自名门之后。按石兰寨骆氏族谱及鼎建石兰寨骆氏宗祠序记载,石兰寨骆氏的先祖就是当初初誉为唐代“初唐四杰”的骆宾王。骆宾王后来因代写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而遭到追杀,骆家氏族由陕西到徽州然后再越过五岭到连州避难。骆氏到连州,早先居住在沙坊堡的阁桥村,后来屡屡遭到瑶人的骚扰,才在明代万历年间举族迁来石兰寨居住的。

  岳家军故垒

  石兰寨的背后就是岳荣岭。穿过石兰古寨来到岳荣岭前,迎面而来的是一道巨大的石壁突兀地矗在你的面前。石壁光滑如镜,据说以前还有“大宋绍兴二年夏四月岳飞大元帅由桂岭移扎岳荣岭”的摩崖石刻。

  远看岳荣岭并不觉得险峻,但当你拨开丛丛荆棘和芳草,一步步登上岳荣岭时,那险峻、陡峭就渐渐显露出来了。当年岳家军用石块垒成的寨墙虽历数百年的风雨,但仍然坚如磐石。三道石垒的寨墙依山起势,逶迤蜿蜒。寨墙上还砌有箭垛和掩体,残垣断壁的石墙上虽然己是灌木丛生,但仍不失当年的雄姿。窄窄的寨门坎上还有圆圆的栅栏洞,如果将栅栏一关,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山顶有一片巨大的山石,据说这就是当年岳家军的点将台。点将台的山石上还留有固定旗杆用的三个圆洞。遥想当年,岳飞矗立在点将台上的帅字旗下,挥舞令旗调兵谴将,是何等的威武!站在点将台上,俯视山下,湘桂走廊的古道蜿蜒于前,岳荣岭就像一座天然的堡垒扼住了这条古道的咽喉。扎营于此,真是飞鸟也难于逃逸。

  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连州剿曹成是在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曹成是当时活动在湘、粤、桂一带的反朝廷武装集团。这个集团已拥有十几万之众,由江西历湖、广,占据了贺州、道县,守关隘、筑麓砦,以抗官军。为了稳定南宋的半壁江山,肃清匪患,朝廷派大将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付金字牌,黄旗招降曹成。曹成不从,凭借贺州、桂岭险要的山势拒抗岳家军。由于地势险要,岳家军几次攻击都未能奏效。岳飞于是用计派人入贺州抓来曹军的探子,绑在营帐内。岳飞假装出帐调粮草,粮草官向岳飞汇报说:粮草已尽,怎么办?岳飞故意说:那就暂时返回茶陵吧。说完一看曹成的探子梆在营帐里,故意顿足后悔不迭,入后帐去了。之后,岳飞暗中下令让探子逃走。探子逃回贺州向曹成报告了岳家军缺粮的情报。曹成大喜,率军倾巢而出追击岳家军。

  谁知这是岳家军并没有返回茶陵,而是翻过桂岭来到石兰寨筑垒以待曹成。曹成中了岳飞的“引蛇出洞之计”,等曹军刚到石兰寨前,以逸待劳的岳家军奋勇掩杀。曹成大败,率十万之众越岭而逃至连州与宜章交界的"蓬头岭"(即今连州大路边镇的风头岭),还想南下占领连州为据点。岳飞亲自率领八千精骑,长途奔袭,一鼓作气攻破蓬头岭曹营。曹成败走连州。岳飞即命守候在岳荣岭寨中的部将张宪出击夹攻曹成。曹成大败,岳飞与张宪会师连州城,招降曹成二万余众。曹成则逃至江西,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向当时的另一位名将韩世忠投降了。曹成这股为地方多年的武装团伙自此便灭亡了。(来源: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官方网站)

  

转自搜狐




共找到133,649 个相关网页.




■ 精彩图片新闻 ■ 热门国内 新闻推荐

·辽宁发射21枚火箭催雪 沈阳降今冬第1场雪(图)
·北京将高效利用土地 地铁沿线拟建新经济适用房
·多项新规今实施带来深刻影响 禁止性骚扰首入法
·中韩拒绝与日双边峰会 三国领导人会议可能取消
·南国都市报-搜狐年度策划:梦想2006大型征集活动
·实话实说征集创新梦 怎么看刘翔家获评五好家庭
·上海天价手机号码炒到16万元 号虫操纵市场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连州人文历史(11/10 11:51)
  • 连州旅游资源(11/10 11:47)
  • 连州地理环境(11/10 11:45)
  • 当代连州(11/10 11:43)
  •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学术主题 双重视野从连州出发(11/16 09:41)
  •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学术主题 双重视野从连州出发(11/16 09:41)
  •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学术主题 双重视野从连州出发(11/16 09:41)
  • 连州历史(11/05 10:22)
  • 专家媒体先行赴连州勘察 连州市长笑谈年展性质(11/07 09:34)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