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彭辉林19年来一直为此奔波,打工、窝居、一贫如洗,但面对至少15万元的医疗费,他们走投无路。可是,当媒体报道他们求助的声音时,却无一市民表示愿意捐款。直至27日,《南方都市报》采访得知彭辉林原是深圳清水河大爆炸中救人的一等功臣,读者反映才渐渐热烈起来。 (12月28日《南方都市报》)
19年的艰辛生活让彭辉林懂得,要获得救助需要噱头、需要创意。为此,媒体为报道精心设计了“不能卖身救儿”的标题,这可以说也是个噱头,但还是未能引起任何爱心关注。彭辉林说,“我何尝不想卖身?我何尝不想找个噱头来吸引好心人的捐助?”可惜在12年前的深圳清水河大爆炸中,他已失去了劳动能力,已无身可卖。
从没有噱头到制造噱头,再到有了一等功臣的“噱头”,读者的反映才渐渐热烈起来。或许这一次,彭辉林也能像其他有噱头的求助人一样,也能幸运地引来好心人的爱心救助。从以前只需媒体报道就能获得救助,到现在要获得救助需要噱头、需要创意,很明显,求助越来越需要“技术含量”,而获得救助的“门槛”则越来越高。笔者真不知道,在将来,还有多少噱头或创意可以赢得救助。
是人们对现在的求助失去信任了么?当然不是!南方都市报新浪网联合做了个《求助一定要靠噱头吗?》的调查。调查中,有55.63%的人认为“身边求助无门”的事例很多,有63.74%的人认为现今的求助事件属于“真心求助”,有72.52%的人认为“彭辉林朴实求助反响平平”的原因是“人们见多了导致麻木”。在这几个看似矛盾的数据中,笔者并未看到公众对求助失去信任,只看到了公众的有心无力。
在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中,为进入太师府当仆人,唐伯虎想出了卖身葬父的噱头,别人却有卖身葬全家的噱头。在与唐伯虎的比拼中落于下风后,此人挥棒自杀以证明自己更惨。如果我们的政府公共救济体系不能尽快建立起来,而仅仅指望社会爱心或民间道德资源,那么,求助要比拼噱头的状况将不会改变,而“谁能比我惨”的电影剧情则可能会上演现实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