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访人:
翟卫华 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苏青 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
哈达 中共包头市委副书记
董汉忠 中共包头市委宣传部部长
蔡淑弟 包头市民
肖静 包头市民
李金龙 包头农民
李豆罗 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
史纪国 南昌市交警
李小根 南昌市民
赵惠云 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员
刘晓宁 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员
谢晓清 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员
演播室:
邻近年终,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先进的评选活动。 去年十月,全国有12个城市被授予了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文明城市?听起来好像是一种有些虚的称号。但是当获得荣誉称号的城市公布之后,当选城市的老百姓欢欣鼓舞,表达他们为自己所在的城市能够入选文明城市的骄傲。而落选城的市民也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亲身经历的自己的城市在参加这次评选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言谈之中,让我们感受到这次评选活动的深入人心。那么,首批文明城市到底是如何被选出来的呢?在评选活动降下帷幕的时候,我们在几个参选城市开始了调查。
解说:在12个公布的文明城市之中,有厦门、青岛、大连、宁波、深圳这样的海滨城市,也有天津和平区、上海浦东新区、北京西城区等特大型城市的繁华城区,还有像中山、烟台、张家港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但是,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边疆城市包头也入选了这一名单。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当我们知道,我们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个入选城市,我们的心情是非常的不平静的,所以我们那一天大家喝酒了,说实话我这个人还是一个比较坚强的人,但是我的眼泪已经在我眼眶里头湿润了,我已经几年不喝酒,但是那一天我喝酒了。
记者:有一种说法您可能听了不太高兴,针对包头这次评选上文明城市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它是一个西北城市气候也不太好,为什么包头这次能评上文明城市?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包头市在整个发展中市民的素质水平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包头市虽然在许多方面跟沿海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包头市老百姓的参与程度是比较高的,对政府的认可程度也是比较高的,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们包头市240万人民对我们的信任。
解说:而在最后参评的38个城市中,有26个城市落选,这其中就包括杭州、南京、长沙、南昌等多个省会城市。
记者:说实话我是有点惊讶,因为作为一个落选城市的一个市长愿意坐在这里接受我们的采访,你心里没有一点儿负担?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当然大家希望榜上有名,这种情分是大大有的,是存在的,但南昌能做到这一点南昌市民感到很高兴,认为自己争了气,为这座城市争了气,这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压力,问心无愧。
记者:为什么?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我觉得创建它是一种形式,目的还是要把这座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而不在乎那个牌子得了就怎么样。
解说:这些年来,授予一个城市的荣誉称号有许许多多,但为什么不管是入选的城市,还是落选的城市都如此看重文明城市这块牌匾呢?
翟卫华(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大家都知道现在在城市里面荣誉很多了。
记者:对。
翟卫华(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在中央文明委关于文明城市、文明村、文明单位的管理办法里面,他讲了文明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荣誉称号,各地都觉得这个称号含金量很高,是一面金牌,所以都很志在必得。
解说: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开始了文明创建活动,人们至今对文明行业、文明窗口等评比活动还记忆犹新。1996年,14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并在随后几年里分两批表彰了121个创建文明先进城市。然而,在创建文明20多年的历程中,到底哪些城市才是真正的文明城市?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最终的答案。
翟卫华(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批城市应该说走在前列,已经达到了或者是接近于文明城市的水平了,这次通过评选表彰把这批城市推选出来,给全国人民来看看,看我们这批城市建设得很好,达到文明的标准,增强大家创建工作的信心,同时也是给各个城市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学习的样板,把他们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记者串场:前不久,首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明如何来衡量呢?文明城市又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呢?这次评选会给这些城市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带来了些什么呢?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解说:2005年3月,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工作全面展开,共有116个城市自愿报名参选,经过初评,包括南昌、包头在内的38个城市进入了最后的测评范围。
记者:在整个的创建过程中,评选过程中,你作为市长,压力到底有多大?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这个话我对外没讲过,我们提出评选这个文明城市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说我们这次没有被评选上,肯定也会遭到一些议论,比如说争创文明城市,因为它有很多指标,这些指标要完善要达到,是有一定投入的,会不会有人给我们说,你花了很多钱没办事,再一个就是说你不自量力,全国只评十个,我们的自然条件,我们的经济发展的情况,这些问题跟人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解说:2005年3月,经过近三年的研制修订,中央文明委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这份涵盖了七大项目、119个指标的测评体系成为了评选文明城市的基本标准,体系中规定只有人均GDP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方可申报参评,而包头市刚刚达到这个标准。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但是我们当时为什么要树立这些信心评呢?我相信我们包头的老百姓,相信我们包头人通过努力,通过自己的拼搏,即使评不上,我们也拼搏过了,也就不后悔了,但是如果我们错过这个历史的机遇,将来我也很难向包头240万老百姓交代。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很多人都劝南昌不要申报,很多人都说南昌会落榜,但不管在那一刻,在那一段,我们是矢志不渝,愈挫愈奋,往上攀登,抱着一个必胜的信心,上榜的信心,当时我就说了三句话,就是说硬件不行软件补,软件不行感情补,我们要把这件事作为一种推动力,作为一座城市向上发展的一个动力。
解说:南昌是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城市,由于人口多,街道窄,城市管理存在着很多困难,尤其是城市交通管理让作为市长的李豆罗非常着急。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原来我说了三句话,人要文明礼貌,车要各行其道,执法要公平公道,标明路牌车道。跟香港比我们的路比人家宽,我们的车比人家小,我们碰到人家是让,我们是抢,人家是畅,我们是堵,这为什么,就是人的素质问题。
解说:和全国其他大城市一样,南昌市的街道上曾经也有一支由残疾人代步车营运的队伍,这种被南昌市民戏称为“拐的”的交通工具很是让交通管理者感到头疼。
史纪国(南昌市交警):我亲眼看过一个“拐的”跑营运遇到了一个颠簸路把车里后面的乘客甩出来了,当时那个乘客浑身是血,头上、手上都在流血,但是说人家如果说问这个拐子赔偿的话,他的经济没有什么收入,这也赔偿不了了。
记者:而且对这些驾驶员可能管理难度也比较大,他本身就是残疾人。
史纪国(南昌市交警):对。本身他就是一个残疾人,他本身在社会上就要得到一个照顾的
在这个情况下,对于我们的管理是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困难。
解说:这是南昌交管部门为我们提供的资料,画面中的一位残疾人司机因为不服从交通警察的执法,躺在马路中间长达一个多小时。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残疾人我认为他是个弱势群体,但是作为城市,这种营运确实是带来诸多不便。
解说:当时南昌市的残疾人司机当中,有一个带头抗拒执法的人名叫李小根,我们在一处出租屋里找到了他,他和同样残疾的妻子都曾经从事这种“拐的”运营。
记者:夫妻俩都干这个?
李小根(南昌市民):对。
记者:那很辛苦,我刚才听老李跟我说干这行很辛苦。
李小根(南昌市民):没办法,没有一技之长,天天都要担惊受怕出去要抓,天气不好也要担心。
记者:你要担心她,她要担心你。
李小根(南昌市民):对。也怕她抓住,她又怕我抓住,心情肯定是很沉重的。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作为他的生计,他是一定要搞营运,他没有别的出路,也不能做别的事,家里一大堆矛盾还要养家糊口,所以这几年我们提了两句话,里面真情帮扶,外面强力整治,只有里面的真情帮扶才能达到外面的强力整治,光靠治,叫人家到街上去捉车是不够的,应该到他家里去问他生活怎么样。
解说:2003年,南昌市政府以创建文明城市办公室的名义给残疾人发出了一封信,在信中承诺解决残疾人夫妻双方户口、政府提供廉租屋,以及给与他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李小根(南昌市民):保障,保障就是,保障你吃得饱,有房子住,子女有书读,我们还有一项优惠政策,就是子女全部免费读书,免学杂费。
解说:对于残疾人代步车,政府也不再采取强行没收的方式,2004年,南昌市购买了一千多部新车将原有的代步车全部替换了下来。新车除了没有了载客的位置外,为了方便残疾人驾驶,还把原来的手动档换成了自动档。
记者:像这样的摩托车是谁花钱?
李小根(南昌市民):市政府花钱,用我们的老式“拐的”,原来旧的,免费更换这个新的,原来你的车到哪里都不欢迎,到哪里都受欺负,现在不同了,有些优惠政策比如步行街了,不能进去的,原先我们的车边都不敢沾了,现在可以进去逛一逛了,看一看了,这个心态就不同了。
记者:对于你,对于你们这个群体,你们最希望从人们的目光中看到什么?
李小根(南昌市民):我原先从小这个就有这个愿望,既然是身为残疾,市民的目光,不要用那种歧视的目光看着我也像正常人一样,让我们享受正常人的生活,不需要歧视,也不需要更多的怜悯,只要尊重跟理解就行了。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我们还搞了一支队伍,就在残疾人中间选了一批队伍来专门管理我们这座城市,交警上路,他到街上当交警,就是真交警,他感到我(在)这个城里
也能管理这座城市,他就感到(在)这个城里,在社会上是公平的是公正的。
李小根(南昌市民):要做好一个管理者,首先就要做好一个带头者,你自己带好了头,说服教育别人就好办了,就有榜样了,就有例子了,才有说服力,所谓正人先正己吧,我们在争创文明城市当中我们全体队员都加班了,专门管理机非分道,机动车跟非机动车分道。
解说:按照中央文明委公布的测评体系,一个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测评的主要指标之一,而对于国家在“一五”期间兴建的重工业城市包头来说,污染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顽症。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这是老工业基地而且包头市重工业比重占到80%,1992年的时候,国家环保局曾经把包头市作为全国最污染的城市第二名公布出去了,就是说我们现在这种产业结构的改变还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肯定跟他们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解说:污染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甚至一度影响到了城郊菜农的收成。
李金龙(包头农民):蔬菜它需要光度(进行)光合作用,如果说污染企业上去以后它的灰尘在塑料大棚上就要落上去,直接影响了它的温度,那么我们的蔬菜出来的质量要下去,产量也要减少。
记者:这种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
李金龙(包头农民):这种情况持续了从2000年到2003年持续了这么三年的时间。
记者:一直没有改善?
李金龙(包头农民):一直没有改善。
解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年来李金龙曾多次到区政府上访。
记者:还记得吗那几年,三四年的时间去上面上访反映情况,找领导去过多少次了?
李金龙(包头农民):每年反正也得去个十来次,一年就得十来次,区里也忙,后来也就是不愿意接待你,反正一直都是这样,去一次不解决,去一次不解决,反正就是这样。
记者:给你句空话。
解说:2004年的春天,李金龙忽然无意间发现,他家附近的污染企业关门了。
记者:当时你心里觉得奇怪吗,我反映了这么多年的事,怎么这么快就解决了。
李金龙(包头农民):奇怪啊,过去我三年多的愿望没有实现,就在可以说短短的不到半年时间,2004年开始什么事情都得到解决了,现在他们做到山水环保,加大力度治理,该取缔的也取缔,小型钢厂炼铁炉,这些该取缔的取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多数都取缔了。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些环保工作大大地提高了一步,2001年的时候包头市II级以上的优良天气只有45天,今年我们已经可以突破到250天以上了,提高是非常快的,老百姓对于包头的空气环境质量也是比较认可的,另外我们包头市是黄河上游唯一一个吃黄河水的城市,但是由于黄河水的污染对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影响,所以我们从2002年开始又实施了分支供水的工程,就是让老百姓喝上健康水、放心水。
解说:不仅如此,李金龙还发现,区政府干部们的态度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李金龙(包头农民):去年我们正在种蔬菜瓜果的时候突然停电了,在过去来说可以说是停电要等上几小时,温室里的蔬菜两小时不浇水就死掉了,但是这个时候相当来的及时,一给政府打电话,政府马上派出抢险的这个事,把这个电在一小时就送到了。
记者:这个对你们很重要,你打什么电话呀能这么快?
李金龙(包头农民):我们政府都有热线,我们包头市政府都有热线。
记者:但是我知道好多地方城市也都有这样的市长电话,政府热线,但是打了以后一般打不通,打通了以后也不管用。
李金龙(包头农民):我们这儿从2004年开始,只要你打过去,事情马上就解决了,在过去简直是对比度相当大现在是层层都有负责主管的。
解说:市长热线是否开通、并且能否有效解决百姓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本次文明评选测评体系中一项着重考察的指标。这是我们在南昌市恰好赶上的一次市长热线电话会议。
实况录音:
喂
市长你好。
你好。
我想反映一点事情。
你说。
上海路现在正在修路,原来上海路的老路都有自行车道,现在新修的路把自行车道拐进绿化带了,把马路搞得很挤,自行车道没有了。
上海路没有了人行道。
没有自行车道,没有自行车道,自行车道拐进绿化带去了。
没有自行车道,明天我叫设计院的人再去看一下,它在设计的时候是讨论过的,上海路没有车行道。
上海路比较集中一点,没有自行车道,最好这个路,要把自行车道搞出来。
好的。是哪个在记,你在记?是吧。好的,谢谢。
记者:你不怕南昌市民说你在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通过这个事情?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不会,因为我们整个所有的工作我们都是注重实施,贴近市民注重实干来干的,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市民给我们依靠干的,曾经有过,前几年创建卫生城市有过这个事,检查团还没有进南昌市,举报电话就打到北京去了,领导要顾面子,老百姓捅娄子,这种现象很多以前,后面我们为了让市民跟我们一道,我们就经常跟市民做一个沟通,为什么要做,这样做对谁有好处,如果你感到不满意,你可以举报,可以打电话。
记者:在我看来文明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东西,而且也不太好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又怎么体现?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文明我认为是通过每一个人的举动,每一个的规范,哪怕是细小的东西都能体现,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就说抓文明城市,人要规范各自的行为。
翟卫华(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比如说你的社会风气好不好,思想道德好不好它是一个虚的,但是我们的测评体系把这些过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把它量化了,可以考评出来。
解说:和以往的评比不同,这次文明城市评选的各项指标中,关于思想道德、社会风气、人的文明素质等方面的分数占到了总分数的69.5%。也就是说,这些软指标的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建设、经济总量等硬指标所占的比重。同时,对这些项目还进行了分解细化,尽可能地避免了主观因素。
翟卫华(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最后就是我们坚持群众标准,我们这个城市文不文明谁说了算,我们领导部门说了不算,群众说了算,所以在这次测评工作中,有一项就是要求入户调查到群众中,到老百姓家里面去,一般的来说大概是600户左右,每个城市要600户人,大的城市有到800户,小的城市是400户,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有一些城市的分数之所以降低,就是老百姓的满意度不高。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我担心的就是怕啥呢,你这么做了半天,老百姓不关心这个事,评上不评上跟我没关系。
解说:这是2005年11月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街头拍下的一幕,画面中的这个老人名叫蔡淑弟,今年69岁,家住包头市昆都仑区,每天她都是这样利用早晨和下午的时间出来清理社区内和大街上的废弃塑料袋,这一干就是七年。
蔡淑弟(包头市民):我知道文明城市,城市文明必须都得把这个城市环境卫生搞好,生产也得抓起来,各方面都得齐出动才是一个文明的,你光一样也不行。
记者:在您心目中包头符合这个文明城市的标准吗?
蔡淑弟(包头市民):你问我这个文明城市符合不符合,我说咱们包头真符合,因为我住在包头,我喜欢包头,包头是我家。
解说:包头是个移民城市,70年代初蔡淑弟老人随着支援包钢建设的老伴儿由内地迁到这座边疆城市,虽然他一直没有工作,全家至今仅依靠老伴儿一点儿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但和这个城市里的大多数人一样,他们对这座自己亲手建设起来的城市充满了感情。
记者:这个塑料袋满街都是,你捡它有这个必要吗,捡完了人家又扔了,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蔡淑弟(包头市民):我就觉得这塑料袋不好看,满天飞,对这个环境卫生不好,有的时候刮着刮着风,咱们这个地方风沙大,有时候刮到脑袋上来,这是我亲自体会来的,没人叫我捡,这是我自己自愿的。
记者:您看,也没有上头让你这么做的?
蔡淑弟(包头市民):没有。
记者:还有人不理解,而且岁数也挺大的了,你这么做是图什么呀?
蔡淑弟(包头市民):为了咱们大家伙健康,空气好呗。
记者:可是你捡完了,第二天又有人扔了。
蔡淑弟(包头市民):我转一圈回来我看见有,我就用铁钎子扎起它来,我是看见就捡,我要是在家里不出来就不捡了,凡是在我眼前的我都捡。
记者:您自己和这个小区,和这个城市是个什么关系?
蔡淑弟(包头市民):我住在包头,我喜欢包头,我爱包头。
董汉忠(中共包头市委宣传部部长):我们是一个移民城市,包头人的素质,整体的综合的市民素质在我们国家西部地区乃至在我们全国我们认为都是比较高的。
哈达(中共包头市委副书记):我给你讲这个原因就是这样的,包头人的前辈几代人,三四代人了,他来的时候他的使命不是谋生,是建设包头,所以他把自己的命运跟包头是摆在一起了,捆绑在一起,所以包头真发展了,真有人激动,真有人动感情。
解说:在三十八个参评城市之中,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由于对自己城市的感情而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普通百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文明城市的评选才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文明城市才不仅仅意味着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高楼和成茵的绿地。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我们需要这种形式去调动群众
鼓励群众,号召群众,号召市民,但是根本的要紧的还是把这座城市要规划好,要建设好,要管理好,这才是真正的百姓市民的利益所在。
记者:有没有想到如果没评上对自己也好,对自己这套班子也好,政治前途,包括名声可能都会有风险?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包头市都不存在,因为我们这几年的工作
基本上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做,而且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包头市是尽了极大的力量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已经达到了11508元,农民的水平去我们已经达到了4365元,这两个水平远远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我们不断地研究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我们包头的退休的进入社保人员的平均的水平在771块,在全国也是比较高的。
解说:2005年7月,对于38个参评城市的测评工作正式展开,全国第一批12个文明城市即将揭晓。为了使测评更加科学、权威,中央文明委委托了国家统计局进行调查。
翟卫华(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不是由我们自己来评价我们的工作好不好,我们提出的工作任务,要由我们来说它好不好,这是体内循环,难免就产生些主观的偏差,让人家说你不透明,不公正,所以这次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社会反响还是很好的。
记者:有没有哪些城市到您这儿来走关系,让您说句好话?
翟卫华(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这个应该说这次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很少,我们这次为了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我们发了两个通知下去,第一个就是测评组要下去之前向各地发出通知,请各地一律不要到文明办来跑关系,另外也不要干扰测评组的工作,我们定了“五不准”。
解说:这“五不准”包括:不准泄露有关测评工作的情况和信息;不准参加当地安排的任何形式的招待、宴请和娱乐活动;不准收受任何形式的礼金、礼品和土特产品;不准借测评之机办个人私事;不准做任何影响测评公正的事情。
在调查组出发之前,每位调查员都签署了这样的一份承诺书。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这一次国家文明体系的测评,我感觉到和以往的各种评选不一样,就是说谁来操作这件事情我们都不太清楚,包括测评组已经进入包头暗访,我们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来了以后去看了点什么,这些我们全不清楚。
记者:当城调队员来到南昌的时候作为市长你心里紧张吗?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说一点都不紧张也是假的,要说紧张的原因,还是想自己的城市更好一点,表现得更好一点,体现得更好一点,名次更高点,分值更多一点。
记者:是否知道那些城调队员具体是哪一天到的南昌?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不知道,也没有必要去打听,因为毫无疑问,不管他哪天来,反正他要来,来了也是这样做,不来还是这样做,走了更是这样做。
解说:2005年8月初,一支由12人组成的城市调查组在一天深夜随旅行团悄悄来到了南昌,开始对南昌进行城市测评。
记者:当你们最初到来的时候南昌人南昌政府知道你们到了吗?
刘晓宁(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员):不知道,我们是作为旅游者进入的。
记者:怎么能够确保他们不知道呢?
谢晓清(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员):这个因为我们来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我们到这儿,我们是上飞机,上飞机前发飞机票才知道我们要到南昌的,我们自己才知道我们是去南昌。
解说:8月7日,由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的赵惠云率领的另一支城市调查组也抵达了包头,他们将用七天的时间完成对包头的测评。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我们是这样的,我们是8月7号晚上12点多到达包头的,按照当时的操作程序我们要当场开封抽选我们的实际考察点,这个文明办要求,一定要到达下一个地点以后当天晚上当众开封,不能私自提前开封的,因为我们测评组一共15个人都是第一次来包头,到包头以后可以说对我们来说,包头确实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一点不太了解,我们只好把那个地图给我们提供的地图特别大,铺在地上,完了趴在地上,按照考察点的地点在地图上找。
记者串场:对于文明城市的评选,每一位城调队员手中都有这样一本测评体系,其中规定了很多具体详细的项目,比如说公共安全保障,比如说群众安全感等等,而测评的方式除了材料审核、问卷调查之外,实地考察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解说:调查员每到一个城市都在同一时间段选择一个市中心的繁华路口实地考察十五分钟,观测行人和机动车的违规情况,如果违规次数超过一定数量,该城市在这个项目上就不达标。
记者:选择这个地点他们的政府部门、交管部门知道不知道?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不知道,这个全部都是暗访的。
记者:到底来说这个路口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有没有一个人闯红灯或者是越过了停车线,还记得这个结果吗?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没有,我们调查测评的结果是没有。
记者: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这种算作你们的一个重要的考评的指标?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对。
记者:它真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状态来吗?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主要是反映一个城市交通管理状况和市民的法制意识,我觉得它是一个综合体现吧,所以这个指标对于在测评体系中也比较重要。
解说:除了实地考察以外,测评队员们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入户调查,根据《测评体系操作手册》的要求,每个城市都必须完成600份左右的入户调查问卷。
记者串场:每一位城调队员在进行入户调查时,手中都有这样一份入户调查表,其中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您家用水用电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否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帮助,您对当前本区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满意吗?这样的问卷和这样的问题的设计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
记者:像这种住户的选择是根据什么原则?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我们是根据调查方案这样抽选随机抽选出来的。
记者:也是有一套方法。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对。
记者:不是说别人指定或者是咱们选哪家哪家。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不是,我们要在所有居民户里随机抽选出600户。
记者:您还记得当时是哪一家吗?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是0104。
记者:还记得。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来,咱们来摁一下,喂,您好,您好,我是中央测评组的,我们来回访一下您。
肖静(包头市民):行,请进吧。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谢谢。
记者:您看,我今天来还特意来把这个入户调查表给带来了,还记得吗?
肖静(包头市民):记得呢,当时就是填的这张表。
记者:上面的这些问题你都记得?
肖静(包头市民):对,记得。
记者:当时这些调查队员来的时候你们觉得突然吗?
肖静(包头市民):也挺突然的。
记者:有没有问过他们为什么选中我们家了,有没有问过这个问题?
肖静(包头市民):问过,就是随机进来的,当时我们也在家。
记者:像有些问题还记得是怎么回答的,比如说用水用电用气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否得到及时的帮助?
肖静(包头市民):能啊,因为我们就是说小区都是各行业都是有一个卡给我们,如果你要是没煤气了可以打电话,有什么管道有什么问题他都很及时的给你修理,这个对我们作为居民来说使用这个很方便。
记者:赵处长,我再问问你,像有的问题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比如说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等行为,您是何态度,像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它列入到问卷中去?
赵惠云(全国文明城市调查组组长):
现在干细胞的问题主要是助人为乐,体现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思想理念,这也是反映当地居民的一种思想文明程度,素质的一种体现。
解说:经过近一个月的明察暗访,各测评组最终将调查数据导入装有汇总分数程序的电脑,由电脑自动打分并生成报告。
哈达(中共包头市委副书记):这次我们感觉到所有的测评项目里面,如果其他事情还能搞搞形式的话,最不能改变的就是群众的满意度,你着急了,临时了群众就对你满意了吗,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测评体系的基础和主要的东西就是群众满意程度。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另外为了要避免这种在操作过程上的不科学,文明委没有直接(介入),只是指挥让谁来操作,让那些我们的统计城调队,他是专门搞城调的,与谁都无关,为了国家养的这支队伍,他来实施这个东西更科学了,那就是说制定标准是科学的,整个操作的过程也是科学的。
解说:2005年9月5日,中央文明委终于公布了拟表彰的全国首批12个文明城市候选名单,其中包括:厦门、青岛、大连、宁波、深圳、包头、中山、烟台、张家港、天津和平区、上海浦东新区和北京西城区。
蔡淑弟(包头市民):在电视上看到包头评上文明城市,我都高兴地不行了,我都激动地掉眼泪了当时。
肖静(包头市民):作为包头人我们很自豪,可以特别热情地也邀请外地的朋友来我们包头看一看吧,我们的路也很宽,我们的建设也很漂亮,绿化带也特别漂亮。
苏青(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放鞭炮各种庆祝,包括街头巷尾全部是议论这件事情,大家都说终于进入了,确实我觉得我们的工作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确实是我工作一生中,这种事情也是首次激动,非常感谢我们包头市240万人民对我们的信任。
解说:然而,尽管全市上下都投入了巨大的努力,南昌市这次还是未能入选文明城市。
李小根(南昌市民):遗憾当中也无悔,因为我们做出了努力,每一个人都做出了努力。
记者:你们有没有想过南昌丢分到底丢在什么地方?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我相信我的丢分还是原来我说的硬件上丢的,硬件我肯定是丢分了,那个硬件是要拿钱买来的,甚至几千万都难得买到一份硬件,毫无疑问,但我们要要求它少丢分,管理争高分,我们跳起来伸只手可能会高一点,主要就是管理求满分,我们能做的一定要做满分,虽然我们没有争到,但最后认为这座城市是尽了力的,市民素质是好的,我们也感到是满意的。
记者:所以这就是我的奇怪之处,一个落选的城市市长觉得自己很骄傲,市民也觉得挺高兴。
李豆罗(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对,我刚才说了,因为我们深知自己的城市有它的长处有它的弱点,市民就感到不管你怎么落榜也好,还是争上去也好,争上了他感到很高兴,落榜了也感到他也很实在,这座城市没有搞虚假的东西,没有搞过分的东西,都是他们能接受的东西,争上了感到无限光荣,落榜了光荣无限。
解说:尽管这次未能入选文明城市,但是李豆罗表示,南昌还将继续参评下一届的文明城市。按照中央文明委的规定,全国文明城市将每三年评选一次。因此,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讲,创建文明都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
演播词:
说实话,在走访包头和南昌的过程中,两个城市里生活的普通老百姓对这次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深切的感受和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采访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文明城市的评选在这里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一个普通的桂冠。当参选城市的执政者把参选的力量真正花在了老百姓身上,那么居住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位公民都会被唤发起内心深深的荣誉感,自觉地参与到评选活动中,齐心协力让自己生活的家园、城市成为先进的代表、美的代表。
总制片人:梁建增 孙克文
制片人:张洁
编导:张龙
摄像:孙海南 王忠新
录音:呼和
解说:姚宇军
责编:郑刚 董方永
合成:张东升
策划主管:赵华
执行制片人:王猛
播出主管:孙金岭
监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