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芬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1月29日晚上揭晓。芬兰第二大执政党社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塔里娅·哈洛宁(女)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以51.8%的得票率击败最大的在野党联合党总统候选人、前财长萨乌里·尼尼斯托,再次当选为芬兰总统。
根据当晚统计结果,哈洛宁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得163万张选票,得票率达51.8%,从而连任芬兰总统。哈洛宁的竞争对手,芬兰最大在野党联合党总统候选人尼尼斯托获得48.2%的选票,落后于哈洛宁。据统计,芬兰全国这次参加投票的选民达到314万人,投票率为77.2%。
在本月15日进行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哈洛宁和尼尼斯托均未能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因此,他们不得不在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中决一胜负。
哈洛宁现年62岁,是芬兰政界经验最丰富的政治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哈洛宁步入政界,曾任芬兰社会卫生部长和司法部长。1995年至2000年,哈洛宁出任外交部长,是芬兰政府中第一任女外长。2000年,哈洛宁当选为总统,成为芬兰共和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根据芬兰宪法,芬兰总统由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6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哈洛宁在这次总统选举中再度获胜,使她成为芬兰自1994年通过直接投票选举总统后连任总统的第一人。哈洛宁将于3月1日宣誓就职。三原因蝉联总统
哈洛宁缘何再度当选为总统,芬兰政界和媒体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哈洛宁在这次总统竞选中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我是全体芬兰人民的总统。”她强调,在她首任总统的6年期间,一直以全体芬兰人民的总统的名义行事。大多数芬兰人认为,哈洛宁是一个正统的芬兰人,最符合芬兰公民的意愿———可信、宽容和公正。在她担任总统的6年中,芬兰更为注重平等和社会公正。
其次,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哈洛宁具有丰富的阅历、经验及能力。现年62岁的哈洛宁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步入政界。根据2000年3月实施的芬兰新宪法,总统的权力有所削弱,内阁和议会的权力明显得到加强。尽管如此,总统最主要的职责仍然是掌管外交。在哈洛宁担任总统期间,芬兰进一步加强了同其邻国,特别是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哈洛宁个人也一直与芬兰邻国、欧盟其他成员国以及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芬兰舆论认为,哈洛宁连任总统后,芬兰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将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她主张芬兰继续奉行现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即在军事上不结盟和进行可靠的独立防务。她强调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在欧盟内的合作。她表示芬兰将继续同其所有邻国,特别是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她希望继续同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并进一步加强同中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
在目前芬兰大多数公民反对芬兰加入北约的情况下,哈洛宁认为,加入北约是今后芬兰在安全政策方面的一个选择,芬兰有可能在将来加入北约,但目前还没有这个必要。
再次,在此次总统竞选中,芬兰左派联手支持哈洛宁。作为社民党的总统候选人,哈洛宁获得社民党及其支持者的大力支持。另一个主要左派政党———左翼联盟也把哈洛宁作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支持哈洛宁。此外,哈洛宁还得到了芬兰绿色联盟大多数支持者以及中间党和联合党等党派部分选民的支持。所有这些,都对哈洛宁再次当选起到了重要作用。赵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