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日电
一年一次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据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报道,有专家指出,一些原来是“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现在越来越多地转向了理性的冷静思考。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谢志强举例说,腐败问题一直是中国两会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事实上,2004年以来中国反腐败斗争在“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反腐的制度体系也正逐渐形成。也正因为如此,去年的“两会”对反腐败话题从“热议论”转向了“冷思考”。
谢志强指出,这种冷思考的背后,从社会心理层面看是一个民主和责任意识的增强;从制度层面看,则是一个解决这些热点问题的制度机制正在逐渐形成。
谢志强亦指出,细细解读两会“热点”嬗变的情况,可以看到越来越明显的民主政治气息:一是民主民意问题越来越成为两会关注的重点:“农民工待遇”、“看病贵、看病难”、“上学贵、上学难”、“食品安全”、“征地与拆迁过程中的侵权问题”、“就业问题”等等无一不在其中。二是关注的程度越来越深,两会开得越来越实。两会的提案、议案不再是一提一议了事,而是事前有调研,会后要有答复和落实;三是关注点由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等领域扩展。四是会议开得越来越民主,代表、委员们发言日趋踊跃,底气越来越足,建议也越来越被重视。
他说,这些特点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深化,民主政治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从2002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从2004年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到2005年响亮地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志着中国前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改革开放的信念越来越坚定;表明中国的民主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关注和可以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多。
谢志强说,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种种迹象已经把今年“两会”的主题提前预热,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既是中国今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走向,是生机勃勃的中国正在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可以预料,今年的两会还将对医疗、教育、安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公平等问题予以重点关注,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