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3月3日电(记者张兴军、林嵬)记者来信:新农村建设:少花锦上添花钱 多干雪中送炭事
前不久,记者下乡调研听到一位乡党委书记谈到,今年该乡新农村建设主要就是选择几个条件较好的“先进村”,帮助村里安装路灯,动员群众种植风景树,让村庄亮起来、美起来。 可是据记者了解,由于地处山区,该乡不少农户至今仍住在山里,出行不便。
从有关报道和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基层干部都和这位乡党委书记一样,存在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的思想。据了解,在南方某地,当地领导准备投资逾亿元资金,把靠近中心城市的一个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中部某省的一些乡镇干部则表示,新农村建设不能越过乡镇这一级,因此首先要把乡镇政府所在的集镇建设好;还有的县市动员各家机关单位和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结“对子”,不但扶持村庄发展经济,还捐赠健身器材。
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造福亿万农民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意义在于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共享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项系统工程非常艰巨,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扎扎实实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着手,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
对于那些只愿意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的干部来说,究其思想根源,他们要么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急于出“形象”、造“政绩”;要么就是缺乏科学的发展观,不能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而无法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开展工作。
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工作,长此以往将产生很多危害:或者是一些领导干部急于显示“立竿见影”的工作效果,把个别“先进村”稍加改头换面,贴上新农村的标签,“新瓶装旧酒”,助长形式主义;或者是把有限的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地区,在农村内部人为制造出一种“二元分化”,使得“好村”越来越好,“赖村”越来越赖。
也许有人会认为,建设新农村起步阶段需要打造一两个试点,进而通过典型进行示范带动。其实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典型应该是那些因地制宜用创新精神实现后进变先进的农村,只有这样的典型才具有代表性,才能真正成为多数落后农村学习的榜样。
中央领导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最容易见效”说的不是锦上添花打造那些只能看、不能学的“花瓶”和“盆景”,而是雪中送炭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各地各级政府务必要立足现实,稳扎稳打。尤其要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没水喝帮助他们喝上水,没路走帮助他们修好路。一言以蔽之,新农村建设应少花锦上添花的钱,多干雪中送炭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