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生(资料图片)
韩寒与白烨的博客之争发展到现在,已经陷入一场“网络群殴”。虽然话题一转再转,但韩寒却始终死咬住白烨“学术腐败”不放。上周末,著名作家古清生就“韩白之争”在网上发表了致全国作家和编辑的一封公开信《撕裂,还是正本清源?》。 他在信中披露了白烨的“四宗罪”,并指出不该将“韩白之争”简单地概括归纳为“代际之争”,更应该看到这场争论背后的学术腐败问题。
9·11百万美元骗局
古清生在公开信中披露,“白烨曾在出版人安波舜策划出版海外作者贝拉的《9·11生死婚礼》一书的过程中,编造了好莱坞百万美元购买《9·11生死婚礼》电影版权的故事向新闻媒体发布”,并发表评论文章欺骗公共舆论和消费者,此事后来被海外媒体揭穿。古清生表示,《9·11生死婚礼》只是一部写作水平极其普通的自传体小说。
古清生援引了《中国青年报》2003年11月20日刊出的文章《学者们也被“策划”了》,说明《9·11生死婚礼》还曾得到北大、清华的一批知名学者的推介,斥责白烨“在推广与合伙人出版的图书时,将学术界的教授、学者也拉了进来,使学术腐败进一步扩大范围以及恶化”。
春天文学奖只推伙伴
古清生在公开信中写道:“《9·11生死婚礼》事件后,在他(白烨)任主评的春天文学奖评比中,又力推自己的合作伙伴获奖,这也令人联想到近年来,有白烨参与的中国几大文学奖项的评比的公正性。”他还言及,“过去每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白烨都牵头组织一个专家团进行宣讲和推介活动,贬损他人的图书,推高自己的图书,利用自己的身份打击对手”。热炒美女作家
古清生表示,他经过考察后发现,白烨的学术活动很大程度是围绕个人利益进行的,“2000年左右,他借势推动了‘美女作家写作’。从《上海宝贝》开始的系列作品的出版潮,就与白烨组织的推广活动相关”。
牵涉“蔡小飞自杀”
古清生还在公开信中揭出了“韩白之争”的幕后因素:“美女作家大势已去,白烨主要精力投入到‘80后’作家。但他在学术研究中,又经常将自己的合作伙伴排位前列。比如郭敬明与白烨策划的‘布老虎’有过合作关系,而韩寒没有与其合作,因此白烨将郭敬明排在韩寒之先,而社会一般的公认排位应是韩寒在郭敬明之前。类似的不公正现象,导致“80后”小作家对白烨不满。此次韩寒与白烨之争,不无此中因素。”
而2005年发生的所谓“蔡小飞自杀”事件也被古清生认为与白烨有关。当年,一则“80后”作家蔡小飞跳楼自杀的消息在各网站传播,但经媒体多方调查,证明其实并没有蔡小飞这个人。但是,“白烨居然对媒体说他见过蔡小飞,蔡小飞出过两本书、获过奖,是位不错的作者,并将他列入‘80后’第二阵列”。
“票友”说法压低“80后”
古清生还在公开信中指出,“韩白之争”深层次的矛盾是一个学术腐败威胁作家正常生存可能的问题。“如白烨以没有走进文坛的‘文学票友’来形容‘80后’小作家,对于他们的代表人物,有整体压低之嫌。这不是正常的学术话语。”
“80后”需要的是严肃批评
有关文学、文坛与“80后”文学价值的讨论,在“韩白之争”中却逐渐被遗忘了,韩寒对白烨职业道德的质疑和他对中国文学批评界现状的叩问,在论战中湮没于无聊的意气之争,但还是引起了不少文化界人士的关注。记者近日采访了几位作家、评论家,他们多数都认为文学不存在门槛,对“80后”文学的价值如何评判这一问题表示了高度的关注。他们同时也提出,文学圈内“红包批评”和“人情批评”的现象确实存在,应当引起警惕。(据《新闻午报》)
链接
古清生,北京职业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和报告文学集15部,曾参与国际影响巨大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写作。现主要从事全国地域文化考察与写作,并在各地报刊开辟随笔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