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历史沧桑变迁 用镜头讲述“村”里故事 中关村大型图片展即将举办———
本报讯“以前中关村是个毫无名气的地方,从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到现在逐步成为世界知名的科技研发之地,这历史的沧桑值得记录啊。 ”在中关村居住了51年的老科学家胡亚东说。
从今天起,由海淀区委主办的“中关村大型图片展”向市民有奖征集中关村的新老照片。
老中关村人讲“村”里故事
今年79岁的胡亚东老人是我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他在中关村地区居住已有51年。这期间他搬过9次家,但一直没离开这块他眼中的宝地。
昨天,记者在中科院黄庄小区见到了这位老科学家。“现在我家周围有家乐福、超市发和物美三个大超市,50年前,只能到日杂商品店买东西;那时这里只有两条公交线路,现在有20多条,密得像蜘蛛网喽……”老人说起了这几十年他身边沧海桑田的变化感慨万千。
老人爱好摄影,有8部数码相机,现在的他,随身都携带着相机记录身边每一点变化。6年前,当现在的中关村广场还在挖地基的时候,老人开始用相机记录他家窗前的变化,现在,中关村广场已高楼林立,规模宏大的空中城市花园已经建成,当初施工地的模样成了珍贵的历史照片。
听到中关村办影展的消息,老人很高兴也很期待,“我会参加,展出的时候也一定去看!”他笑着说。
向全市征集中关村新老照片
此次影展主办方的负责人介绍,说起中关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电子卖场,其实中关村是一个最有人文情怀的地方,包括它独有的校园文化,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根基,这次影展就是为中关村寻“根”。每一位交照片的市民都会得到一份纪念品。
影展初定6月中下旬举办,同时发起市民投票,进行大奖评比并颁发奖品。
征稿要求:
彩色、黑白,胶片、数码不限;注明作品标题、作者、联系方式、拍摄地点、拍摄时间及文字说明。参加方法:
市民可以将照片交到中关村广场步行街及购物中心总服务台,由专人负责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