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提起奥运会,人们脑海里可能呈现如下的画面:雄伟壮阔的体育场、蓄势待发的运动员、熠熠生辉的奖牌……奥运会难道仅仅是竞赛选手的博弈、运动项目的盛宴以及体育文化的表演吗?早在公元前8世纪的奥林匹亚,古奥运会的一幕场景便给出了答案:夜晚降临,奥林匹亚山的草坡上,祭奠宙斯的宗教仪式已经结束,政治家们忙着缔结盟约,哲学家们相互诘难、发表演说,艺术家们滔滔不绝地夸赞自己的雕塑与绘画,而商人们则亮开嗓门、推销着甘醇的葡萄酒……奥运会俨然成为了希腊多元文化的交流胜地与希腊全民族的节日盛典。
现代奥运会在创立初期,也始终秉承多元文化的历史传统。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奥运会多元文化的价值诉求才真正深入人心,为各个举办城市与国家(地区)所重视,正如萨马兰奇所说:“多年来国际奥委会给人们的印象是只关心组织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现在它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国际奥委会在传承奥林匹克艺术节的基础上,利用奥林匹克博物馆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设立供各国青少年学习交流的奥林匹克青年营,支持残疾人奥运会,开展以大众体育为内容的“奥林匹克日”活动,举办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等科技活动。同时,各奥运会举办城市和国家(地区)开始赋予会徽、吉祥物、口号、会歌等奥运会标志更多的文化内涵,注意发掘开闭幕式、火炬接力、运动员颁奖等奥运会仪式更深的文化底蕴,努力展现奥运雕塑、邮票、建筑、摄影等艺术形式更浓的文化气息。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等文化意蕴极浓的标志已经陆续发布,这些标志不仅体现着体育文化的基本元素,而且富含中国传统文化成分;北京市与北京奥组委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为实现北京奥运会多元文化的融合正进行不懈的努力,这使得我们有理由期盼北京2008年奥运会能够成为“体育、文化、教育”三者和谐统一的典范。RJ18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