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7月8日电(记者张颖、李华)吉林省吉林市第四十九中学一段时间以来热闹非凡,师生热议学校开展的校园“十大孝子”评选活动。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恪守的传统美德之一。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这一传统价值观却在年轻人中遭到冷遇。教育界人士在思考,如何“让中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和感悟孝之心、孝之行和孝之道?”
吉林市第四十九中学共有学生1500名,其中90%以上是农民子弟。校长王琳介绍,学校大多数学生住校,很多学生在花钱时大手大脚,有些学生不仅对老师没有礼貌,对家长也不孝敬。
为培养学生的孝敬意识,今年1月,王校长在学生中开展以“尽孝心,见行动”为主题的评选“孝子”活动。“校园孝子”的总体要求是“要尊敬长辈、珍惜父母的血汗钱、要尊敬师长、要乐于助人。”
通过半年的推荐、海选、公示,6月28日,校园“十大孝子”出炉。入选“十大孝子”的学生全部来自贫困家庭,父母或丧失劳动能力,或重病在身。初一女生黄鹤娟,因母亲长期照顾因肝病住院的父亲,她从11岁开始就自己做饭、洗衣。听说蒲公英可以治疗父亲的病,她不顾路途遥远,走十几里路去采挖,如此坚持了3年,直到父亲痊愈。
“孝子”事迹虽然感人,但也有一些家长表示,这种评选结果不具有社会普遍性,这些孩子所处的条件比较特殊,不利于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习。今年40岁的姜女士觉得自己上初二的儿子很孝顺,他不仅努力学习,而且爱父母、爱家庭,爱周边的同学和朋友,符合“校园孝子”的条件。但儿子因为“事迹不够感人”而落选,觉得很委屈。
长春市宽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周红认为,在各个年代,“孝”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对于现在大多数中学生来讲,尽孝的具体要求应为生活上勤俭节约,不和别人攀比,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完成作业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父母做家务;在校听老师的教导,关心长辈等。因此评选“孝子”应以普遍性为前提,让学习者有学习的可能,并对大多数人产生示范作用。
王琳校长则表示,尽管社会对在学生中评选“十大孝子”活动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学校的绝大多数师生和家长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项活动的积极意义:学生们知道省钱了;离家前会主动与父母告别;当与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时不再顶撞父母;不再将脏衣服留给父母洗……吉林建工学院文法学院教授胡小岩认为,尽孝是一个人做人的起码准则,孝心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尽孝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更应作为社会构成元素,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