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袖手旁观黎以冲突
美国国务院17日宣布,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有意前往中东,协助平息以色列与黎巴嫩冲突,但却没有表明美国的具体态度。在不少有分量的政治家一个接一个加入黎以冲突外交斡旋之际,美国却保持了罕见的“放手”态度。
赖斯在等什么
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科马克说,赖斯有意“很快”前往中东地区,但她的行程与目的还没有确定,她打算至少等到联合国派出的评估小组本星期返回纽约之后再做打算。
在黎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数位有足够分量的政治家前往贝鲁特,其中包括法国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哈维尔·索拉纳等人。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英国、俄罗斯、伊朗、叙利亚、意大利和埃及等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外交努力,但对以色列最有影响的美国却既不参与斡旋,也不明确表态。
当然美国也有顾虑。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俄罗斯参加八国首脑集团峰会时,和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午餐会上闲聊被记录峰会的官方电视台录下,布莱尔说,他可以先于赖斯前往中东,因为赖斯去“只能成功”,而他相对来说,“筹码”没这么高。
布莱尔说:“很明显,如果她去了,就只能成功;相比之下,我去了,可以只是跟人聊天。”
美以意见相近
尽管美国没有明确说出希望黎以冲突向什么方向发展,但麦科马克的一番话起码说出了美国不希望冲突向哪个方向发展。他17日说:“你不想要的是……回到3星期前、3个月前或者6个月前的状况,恐怖分子和他们的支持者可以把整个地区拖进危机。”美国将黎巴嫩真主党列为恐怖组织。
麦科马克的话暗示美国对单纯的停火兴趣不大。美联社评论说,美国担心立刻停火只能临时解决问题,让以色列和国际维和部队处于危险之中。
这种态度同以色列十分相近,以色列《国土报》援引耶路撒冷“政治界人物”的话说,以色列不会同意回到冲突爆发前的安全局势,也不会同意单纯的停火,因为这相当于真主党的胜利。
《国土报》说,以色列的最大顾虑是,一旦停火,真主党将利用这一空当,补充他们的军事力量,购买火箭等武器弹药和重整部队。
维和兵出何方
以色列在17日首次提出了停火的条件,以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在议会说,要停火,真主党要释放抓走的两名以色列士兵、停止向以色列发动火箭弹袭击,真主党武装也要撤离黎南部地区,由黎巴嫩军队进驻部署。
与以色列的意见不同,不少国家都支持由联合国派遣部队进驻黎南部地区,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在贝鲁特建议,派遣国际观察员进驻黎巴嫩,而安南也在17日建议向黎巴嫩南部增派维和部队,布莱尔和意大利总理普罗迪都表示支持,俄罗斯总统普京则表示“不排除俄罗斯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不过向黎巴嫩南部派遣维和部队,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都曾有过不少惨痛或者尴尬的经历,美联社评价说,以色列经常“无视”联合国自1978年起就部署在黎巴嫩南部的维和部队,比如在1982年入侵黎巴嫩,1996年甚至袭击联合国维和部队在黎巴嫩境内的加纳基地,打死超过100名平民。
美、英、法和意大利曾在1982年派遣维和部队进驻贝鲁特,但在1984年遭到自杀炸弹袭击,总共造成240名美国人和58名法国人死亡。
有了这种教训,布莱尔17日说,如果要增派维和部队,数目必须比在黎巴嫩的2000人“多很多”,任务也必须“清晰明确许多,拥有的武力也必须强悍许多”。
不过美国仍然不肯表态,白宫发言人托尼·斯诺17日说,现在谈部署美国部队“实在太不成熟”,不过他没有彻底排除这种可能。
面对黎以冲突,美国不说、不做,似乎是“放手”不管,但按照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说法,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赖斯去中东斡旋“无济于事”,“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和联合国及其他各方共同打下不会再度引发持续危机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