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在鄂选秀的“台前幕后”
港校吸引千余楚才,33人已“中榜”
记者 陈俊旺 周洁 通讯员 耿伟俊
昨日,香港8所高校在鄂录取工作基本结束,我省有千余名考生递交了申请表,目前共有33人被录取。
港校来鄂选才,首挑高分考生,“状元”更是竞争焦点。去年,两所港校首次在鄂参加国家高考统招,加上其他学校自主招生,招生人数不过20人,一些考生的高考分仅踩重点线。今年录取的33名考生中,有近10人名列全省文理科前30名中。
高考成绩揭晓后第二天,全省文科状元赵君秋便接到香港理工大学的电话,许诺给予40万港元奖学金。
全省理科状元李龙也接到香港科技大学打来的电话,许诺给予40万港元奖学金,并可挑专业。李龙表示将报考清华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学院,但香港科大并不甘心,后又打来一次电话,直至李龙填报了清华大学才作罢。
武大招生就业处处长钱建国说,去年该校有近10名高分考生,到开学前夕被港校自主招生给挖跑了。
奖学金、教学模式和就业前景吸引人
我省考生为何青睐港校?
华师一附中考生李舒去年高考进入香港城市大学。她以“过来人”的经历说“我的一些在内地高校读书的高中同学说,大学的感觉和高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只是教室变大了而已,不少课程与专业知识关系不是很大。在香港就没有这样的情况。”
李舒说,香港高校的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探究式教学,学以致用。平时的作业需要几个人一起协作完成。通过团队训练,她学到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使工作更有效率等。这些技能是无法在课堂上学到的,而这往往是以后工作成败的关键。
“与此同时,课余生活也是多彩的,利用空余时间我参加了义工活动。”李舒说,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生活,还锻炼了个人能力,使她发挥特长、挖掘潜力。
香港高校把这些往届生请出来现身说法,无疑更加吸引了今年的高考生。选择港校的我省文科“探花” 张玲说,她父亲已退休,母亲没有工作,家庭经济条件很困难,香港中文大学提供50万全额奖学金,让她很高兴。不过,她目前担心万一大学成绩跟不上,逐年发放的奖学金会打折扣。
张玲说,她选择港校,也是看中了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机遇与发展潜力,向往那里的全英语教学。
毕业后具有更好的就业预期,也是内地优秀学生青睐香港高校的重要原因。香港大学最近发布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
张玲的同班同学沈浩考入香港城大,他说,香港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遥遥领先于上海和北京,在那里读书,留学深造或留港工作机遇更多。
“中榜”考生亲历的港校“选秀”
争抢状元,但香港高校招生并非分数至上。在自主组织面试后,部分港校甚至舍高分录低分。
武汉市高考理科第12名考生的分数为666分,该考生曾参加香港大学的自主招生的面试和笔试,但未被录取。相反,荆州一名631分的考生李夏璐、武汉外校一名650多分的考生却被港大录取。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表示:我校招收的是适合港大特色的学生。分数不等于能力,综合素质更为重要,包括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等。港大按照这一挑选原则,组织笔试和面试。
不少考生回味起参加港校自主招生经历,仍啧啧称赞。武汉市文科第6名、水果湖高中考生赵罗希,被香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他认为,港大自主招生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笔试试卷难度高过高考卷,整张试卷只有两篇阅读和一道英语写作题。阅读谈及的是‘亚洲及世界范围的人口问题’,有上千个单词,设置16道小题。考题涉及范围广,考查点多,开放性更强。英语写作题是给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你是否同意‘大学并不仅是学习新知识,而且要培养提问的能力’这一观点,要求用词500个左右。”
“400多名学生经过笔试筛选后,只有220名学生参加面试。面试是6个学生一组,小组成员可提前交流。面试时,首先由每人轮流介绍‘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再由老师出一个话题,由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讨论的话题新鲜且具有争议,诸如‘安乐死’、‘克隆’、‘世界杯是否可以团结世界人民’、‘环境问题’等。”
赵罗希说:“面试给了我更多表现机会,它主要是在考查我们的英语口语、快速反应和合作交流意识!”
此前,赵罗希还顺利通过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内地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相比之下,他认为:“香港高校的选择考试,形式更活泼新颖,考题更贴近实际。”
港校招生其实另有标准
“北京90人,上海73人,江苏26人,浙江21人,广东20人,辽宁13人,山东9人,湖北7人……”香港大学录取名单揭晓后,不同地区录取比例差距悬殊,令湖北考生和家长深感意外。
湖北是全国有名的生源大省,申请港大等校的湖北考生分别有三四百人。不仅港大录取较少,香港浸会大学在湖北也仅录取了3人,香港科技大学甚至在鄂连一名都没有录取!这些高校都声称“择优录取”,为何录取又这么大的地区差异?
香港浸会大学教务处入学组一名老师说,北京、上海、江浙、广东等省市,可能因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能自行支付高额学费,所以报名者多一些,被录取的自然较多。
武汉某大学一位招生负责人认为,发达城市的考生经济条件更有保障,英语口语水平相对较高,学生思维意识更灵活,更受港校欢迎。
这位负责人认为,港校在抢招内地生源的同时,不可回避其招生的经济利益。他们采取类似“体彩”的方式,给极少数考生发放高额奖学金,更多的考生却需交纳高额学费。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教授认为,香港消费比内地高许多,考生如果不能获得全额奖学金,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量财力而行。
相关新闻:
33名荆楚才俊被香港高校录取 5人分获50万港元奖学金
终结北大清华包揽高分生历史 本报讯(记者 陈俊旺 实习生 刘慧 徐淑妮 周中华)截至昨日,我省已有33名考生分别被6所香港高校录取,其中包括文科第三名张玲、理科第五名江珊珊。
据介绍,今年共有8所香港高校在湖北招生,其中,香港中文大学录12人,香港城市大学录6人,香港大学7人,香港理工大学暂录3人,香港浸会大学录3人,香港教育学院录2人。香港科技大学没有录取我省考生,岭南大学暂未统计在各省市的录取人数,估计在鄂招录不超过2人。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是第二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完全依据高考分数择优录取。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其他6所自主招生高校,录取时既参考了考生的高考成绩,也综合各校加试的笔试、面试成绩。
据了解,被录考生多在今年高考中考出了高分,分别获得了7.2万港元、12万港元、50万港元等不同等次的奖学金。其中,香港中文大学给钟祥一中考生张玲、武汉六中考生江珊珊等5人分别提供50万港元奖学金。
据悉,2004年,北大、清华囊括我省文理前30名;2005年,文科前32名中有28人进入北大,理科前30名也几乎全部选择了北大、清华。但今年,文理科前30名中,港校共揽走近10人,改变了北大清华“包揽前30名”的历史。 (责任编辑:赵志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