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4年12月3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猴场会议”,后被党史学家称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前夜”。
这又是一片美好的土地。2006年10月16日,总装备部捐资一百万元援建的“八一爱民学校”在这里举行竣工典礼,揭开了长征路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美篇章。
上午10时30分,竣工典礼开始,曾于6月初来这里参加学校奠基典礼的总装备部政治部副主任侯贺华少将,在宣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陈炳德、总装备部政委迟万春的贺信后,深情地说:“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克服千难万险,进行了伟大的长征。当年红军长征三过瓮安,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了著名的”猴场会议“,瓮安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追忆这段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70年前的红军是刻在记忆里的不朽传说,那么对于在场的群众和学生来说,眼前与他们面对面讲话的亲人解放军,则是一种真实的传承与升华———悠悠70年远去,可印在瓮安山间的足迹仍在,长征精神仍在。
在现场,59岁的向时坤老师对记者说:“我在这所学校教学已经41年了,眼前的校舍和现代化教学设施,只在梦里见过,没想到亲人解放军一下子把这一切都送到了眼前。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教课,来回报这份关心和厚爱……”
三年级学生张正春的妈妈和奶奶都赶来看新校园竣工庆典了。张妈妈激动地对记者说:“昨天校服发下来后,我娃抱着摸了又摸,还一个劲地问我,妈妈,是真的吗?”张奶奶则说:“娃在睡觉时也把校服抱在怀里,生怕一睁眼不见了……”
随着参观的人群,记者在洒着明媚阳光的教室里看到了已连上网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鼠标一点,即闪出“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辅导和为农服务”等9个可供浏览的专题。四年级学生杨秋霞羞涩地对记者说:“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见过电脑呢。我们老师说,学会了电脑,我们与城里学生的距离就拉近了。”
看着小秋霞红扑扑的笑脸,记者很感慨: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拉近的肯定不仅仅是与城市的距离,更拉近了与美好未来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