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中国已经有4.3手机用户;去年手机产量3.03亿部,占全球手机产量的半壁江山。然而,作为手机最基本的功能,我国90%以上的手机嵌入的汉字输入技术却使用的是国外技术和专利,并且每年为此支付数亿元的专利费。
20日,信息产业部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技术通用要求》意见征求会,征求移动运营、手机制造以及信息家电等相关企业意见。来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摩托罗拉、诺基亚、TCL等信息产业界的几十位企业领导和研究机构的企业家、专家急切呼吁,汉字输入技术关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国家产业政策应该积极支持民族企业形成并推广自主创新的专利和标准,共同挺起手机中文输入的脊梁。
手机汉字输入洋人造
在已颁布实施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标准的支撑保障下,我国在计算机领域不仅形成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产业,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更在国际上处于绝对领先,几乎占了100%的市场份额。但是在手机领域,我国的手机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很不理想,还没有形成真正独立的产业。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立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技术发展的历史原因,作为手机文字语言通讯必备工具的手机键盘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包括嵌入有汉字处理技术在内的手机“核心模块”的控制权和修改权,主要掌握在外国厂商手中。
技术和市场长期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国内的手机厂商只能购买使用嵌入外国厂商知识产权制作的汉字处理技术的“核心模块”芯片。手机厂商在手机上装何种手机中文输入法,手机用户也就只好使用其中的中文输入法。多年来,国内市场格局几乎为美国的T9、加拿大的“字源”(eZiText)两大公司分割,其中又以美国的“T9”和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些公司的嵌入式软件产品进入我国市场较早,形成了一批用户群。
目前,我国90%以上的手机上嵌入的汉字输入法都是进口国外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洋”输入法软件,这与在计算机领域普遍使用国产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标准的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中华中文信息研究院院长高精鍊说,国外公司往往召集在国外留学的华人开发汉字输入法,他们对汉字使用习惯多已洋化、异化、退化,随着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多元化,已满足不了中国本土化需求,国外的手机汉字输入法所采用的汉字标准多使用1980年发布的GB2312(6763个字)标准,早在2000年我国制定发布了强制性标准GB18030(27484个字),但由于在手机类产品上的汉字处理的核心技术不在中方企业手中,使汉字的信息技术标准在我国不能像PC软件一样,实现版本不断更新和执行。国内开发的国笔输入法简便、快捷,在汉字应用功能如文本编辑等更实用、高效。
每年支付数亿元外汇“买汉字”
手机被认为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4.3亿,2005年全国手机发短信超3000亿条,可以说,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已成为我国三分之一人口的日常基础工具。
然而,由于手机使用的汉字输入技术一直依赖进口,中国人使用的每台手机都必须给外国公司支付技术专利费,每年为此支付的外汇达好几亿元。
专家认为,尽管支付巨额专利费,但是外国公司生产的中文输入技术仍然难以像计算机中文输入技术那样令人满意。王立建说,汉字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只有中国人才不会将汉字输入混同于西文输入,才会深入研究中文自身的规律和智能处理技术手段。而现在的现象极不正常。
国家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说,手机文字短信更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遍性、社会性,所采用的汉字输入技术标准,其先进性不仅是实现无障碍信息交流的必须的条件之一,更对整个中华文化和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中国实力日增,汉字汉语在国际上越来越普及,规范汉字输入技术标准,推进普及国产自主创新的汉字输入技术,提高技术门槛,制定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标准,就是保护汉字汉语的话语权。
就产业发展层面而言,一些专家认为,汉字输入技术是中国信息化时代最主要的交流工具,伴随着中国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发展,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手机、PDA、小灵通等通信终端设备中,还可大量应用在税控机、机顶盒、信息家电、掌上电脑、电子辞典、PC机等其他小键盘或手持类电子信息产品中,市场潜力相当大。
国内业界力图结束“洋码奔腾”时代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国内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技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嵌入式技术研发逐步国产化的基础上,国内涌现出了以国笔嵌入式中文智能输入法为代表的国产优秀软件,在无缝切换、整句输入及智能预测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均率先申请了专利保护。设备厂商同时也具备了在嵌入式装置上自行开发和移植多种应用软件的技术能力。这使得国内自主研发的汉字输入技术有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但高精鍊介绍,现在的问题是,即使国内技术很优秀,手机厂商未必用你的,他们要考虑技术安全性问题,技术接口问题,工程师们多数怕担责任不乐意改变原已有的技术等,马拉松式的谈判司空见惯。国际品牌大厂商习惯和外国公司合作,不轻易更改合作对象,国内手机厂商跟风的多,好不容易签订合同,执行也要半年以上才有产品进入市场,所以作手机输入法的公司没有大资本介入,是寸步难行的。
国内的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难以进入市场,不仅使国内手机厂商每年不得不为此支付高昂的专利使用费用,大大影响国产手机产品功能的本地化进程,而且严重阻碍了国内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产业的发展,极不利于基于中华文化的先进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部分国外的手机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不符合中国百姓的使用习惯,不适应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据悉,我国政府将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用于规范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技术,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促进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技术进步,更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在软件研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等相关主体之间的联动,实现我国数字化建设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信息产业部标准化所信息中心主任吴志刚说,标准不是一张纸,需要手机制造商等终端及运营厂商去验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值得庆幸的,国产的国笔输入法已嵌入了康佳、金立、宇龙、TCL、天时达、多普达、德信、展讯等等,打开了市场突破口。
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峰说,多普达的很多手机都采用了国笔输入法,用户的反馈很好,使用高效、便捷,希望能够与国笔继续合作,因为共同夺回数字键盘汉字输入市场的主导权不仅是市场的需求,更是中国企业的责任所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罗雯说,中国移动开发最成功的业务之一就是短信业务,现在80%的手机用户都是用这一业务,但是要再有新的突破很难。剩下的很多用户因为普通话水平问题很难很好地使用短信功能,而且将来手机聊天工具移动QQ等都对手机输入效率有更高的要求,国笔汉字输入法的模糊输入等功能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应该说,用户很需要。
此次征求意见的国家标准《数字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由广东国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王立建说,国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技术先进,现在已经有一定的市场,有成型的产品,有很专业化的队伍,并且持之以恒的投入,国家应该通过标准来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新一轮“万码奔腾”、低水平重复的局面,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先进的企业制订标准、参与市场竞争。如此,未来两三年这个产业的境况应该会有很好的前景。
(责任编辑:梅智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