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图为一位老人也当起“爱心银行”志愿者。 记者 李汉仁 摄
海口晚报网11月1日讯(记者杜颖)海口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在探索中前进,10月31日上午,大同街道成立社区理事会,同时正式挂牌成立了我市首家“爱心银行”,居民们纷纷踊跃争当社区服务志愿者,其中有一位年过7旬还争当志愿者的老人姚周兴。
“爱心银行”酝酿已久
大同街道的“爱心银行”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据街道办副主任马中驹说,过去,街道辖区内有20多位生活较为困难的老人,有的因为生病无人照料,有的因为住房困难而找到街道居委会,街道都是采取发动社区居民,大伙凑钱的办法为老人们解决难题的,时间一长,大家想到了不妨将人们的捐款作为一笔爱心资金,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居民和单位纷纷加入到捐赠的行列中来,大同街道于是就出现了第一个特殊银行——“爱心银行”,“爱心银行”的根就这样扎进了社区。
推广后受益群众将达5万
“爱心银行”如何运转?大同街道工委书记蔡亚胜告诉记者,居民志愿者可以自愿捐出物资,或将家中的旧电器、旧家具,“存”进“银行”,由专门的监督理事会公开管理,并转赠给其他困难户。作为回报,志愿者也可以得到一张“爱心储蓄卡”,定期可以享受到一次社区提供的免费服务,比如家庭保洁、读报聊天、陪同就医、家电维修等。“爱心银行”先在两个社区进行试点,一个月后将在大同街道8个社区推广,届时街道辖区范围内将有5万居民受益。(来源:海口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