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天前,渝北区加州花园的唐先生收到一封家具公司刮奖活动广告信,刮开一看,中得18万元“银奖”。
这封刮奖广告信为“南宁亿豪家私制造有限公司”所寄,信中介绍了公司的“盛名”后,表明此次刮奖是回馈全国消费者的“感恩活动”。信中夹着一张即开型刮刮奖,注明了奖项设置:钻奖———价值48万元的家私(1名)、金奖———价值36万元的家私(3名)、银奖———价值18万元的家私或转账支票16.8万元、铜奖———价值8万元的家私或转账6.8万元。
望着飞来横财,唐先生起先十分激动,因为该奖券“看上去很正规”:不仅有“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的防伪条码、公司印章,以及“郑重申明”———“伪造或变造本广告彩票骗取奖品属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有“公证处”及“律师事务所”的照片。
唐先生上网查证该公司资质。然而,无论查询广告信上的公司网址或律师事务所网址,电脑上均显示:“抱歉,没有此网页”;搜索公司地址“玉洞沿海经济开发区”,也查不到该单位。
就在唐先生一头雾水时,一个消息让他傻了眼———加州花园邻居张先生等3家也收到该公司的刮奖活动广告信。他们3家也“幸运中奖”:2个银奖和1个铜奖。
“银奖全国共才8个,我们一个小区就出了3人?不可能!”唐先生等人顿觉不对,再仔细核实,另一银奖奖券的序列号竟和他的一样!
昨日,记者拨通广告信上的兑奖电话。在查询了中奖序列号后,一自称姓杨的女子首先恭喜记者中奖,然后提出两条领奖方式供中奖人选择:其一,中奖人持相关证件到南宁公司处领取价值18万元的家具;其二,中奖人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提供给她,公司马上转账。
记者提出担心对方诈骗,不愿透露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一阵磨蹭后,她表示尽力向领导争取一下其他方式,让记者10分钟后再拨过去。
10分钟后,再度通话。她表示,如果不愿转账,中奖者可寄去1500元的托运费和保护费,公司收款后把家私寄回重庆。记者仍佯装怀疑,对方不耐烦地称,不领奖就拉倒,挂断电话。
警方提醒:类似邮寄刮奖活动都是骗局。诈骗团伙料定中奖者不会上门领奖,而一旦告知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对方即会采取非法手段盗取;寄现金更是有去无回。市民需牢记一点:莫贪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
记者 朱昕勤/文 周舸/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