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常璐、岳瑞芳、周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这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来自非洲48个国家的代表,在北京共同翻开中非外交史上新的一页。聚光灯后面,有太多人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他们说,都是为了这一天。
深秋的北京已有丝丝凉意,但首都国际机场新专机楼前花团锦簇、灯火通明。每位非洲领导人一抵达北京就受到了东道主热情洋溢的欢迎。外交部负责贵宾接待的秦亦峰说:“这样的接待规模是建国以来史无前例的。”
从清晨到深夜,11位中非合作论坛“礼仪大使”都在机场热情地迎接着远道而来的非洲贵宾。年过花甲的“礼仪大使”崔永乾一周前就进驻首都国际机场了。他说:“能见到并接待这么多非洲朋友,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坚守岗位的还有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峰会新闻工作组的魏欣说:“我们都已经20多天没回家了。”这个4岁孩子的妈妈和她的同事们近一个月来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峰会开幕前一天,他们几乎整夜未眠。
峰会主会场人民大会堂所在的西城区,在不同地段展示了总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非洲风情画。从10月28日峰会进入倒计时开始,月坛街道工委书记李红兵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为悬挂和张贴巨幅条幅和画板,李红兵所在的月坛街道调配了近百人,花了整整一天才完成了这项工作。“我不懂外交,但我们都想让非洲兄弟们感受到北京的热情。”李红兵说。
峰会期间,人民大会堂门前的长安街两旁插满了与会非洲国家的国旗,五颜六色的国旗迎风招展,成为十里长街又一道亮丽风景。
负责国旗制作的北京市京工红旗厂厂长白志越说:“制作国旗看似容易,但是责任重大,不能出一点差错。”10月28日厂里接到赶制国旗的任务,全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人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有的职工孩子发烧,有的职工父母生病,可是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
家住角门的市民韩冰前几天拨通了公交服务热线,咨询从角门到二拨子的乘车路线。她平时一直开车上班,得知北京要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她主动改乘公交车。虽然途中要换乘4次,但她说自己可以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
在记者的采访中,这样的普通人还有很多。他们也许不从事外交工作,也许没有去过非洲,但并不妨碍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朴素的信念和付出的所有努力应该被历史铭记。
(责任编辑:黄成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