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铮)十一五期间,宣武区将结合自身国家新闻媒体聚集地之一、宣南文化发祥地和传统商业区的功能定位,全面启动以一园六区为核心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这是宣武区有关领导在刚刚闭幕的区党代会上透露的消息。
近年来,伴随着北京加快南城发展政策的实施,宣武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厂甸庙会、天桥中幡、抖空竹、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白纸坊太狮老会等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北京琴书、鹤年堂中药养生文化、内联升千层底布鞋手工制作工艺等213个项目则被收录在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名录之中。
据宣武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宣武区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一园六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园六区中的一园是指在宣武区全区的范围内整体启动宣南文化园的建设,明确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配套安排,实现文化强区在科学规划和有效物质载体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六区包括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栅栏商业文化区、宣外传媒产业园区(国际传媒大道)、天桥演艺产业园区、牛街民族文化区和大观园红楼文化区。在十一五期间,六个园区将凭借各自的文化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强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目前,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字分色及水色、墨色合成复制中国历代古书画项目达到同业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现代技术创意在文化层次上的应用。RJ178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