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大学,要“工具”还是博雅

  不少人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痛斥“应试教育”,这当然反映了人们对当前中国教育状况的不满,并且,这种不满是正当的。不过,人们也许还没有充分注意到,“素质教育”的对立面首先还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工具教育”。

因为,正确理解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作为目的主体的人的素质,而不应该是把人当作工具的所谓“有用”的素质。这样才符合教育理念的“素质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博雅教育”,而这种教育,一般是在大学阶段进行的,与我们常说的“应试教育”不在一个时间段。

  博雅教育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科学和人文,这里所说的科学和人文,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自由和理性的精神以及对非人性力量的抵挡力,是独立的知识和理念领域,而不是为技术或经济活动服务的预备学科。现实的情况是,这种原本意义上的博雅教育正在遭受来自两个方面的夹攻,一个是从上到下的国家意志、另一个是从下至上的市场和风俗的力量。

  不仅仅我们国家,整个世界的大学教育都有背离大学教育原本意义的倾向。如果工程技术学科确实还是要问其是否有用的话,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的价值却明显不是以“有用”为准绳的。有人问:“哲学有用没有,如果没用的话,那么你搞哲学不是浪费时间吗?”回答是这样的:去做所有那些不浪费时间的事,去做有用的事,它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你最后有更多的时间不去考虑有用与没用,去享受生活本身的内容,而生活本身的内容是没有进一步的用处的。这就是做有用的事情的目的,“有用的”是相对其它目的而言的,单单作为工具,任何东西都不会对自己“有用”的!爱情有用吗?爱情是拿来用的吗?你问爱情有没有用,不是亵渎爱情吗?这都是生活本身的内容,其它东西是为了这些目的来提供服务的。

  有些人说人文的东西要继承传统、读经典,我觉得基本是对的,但每个人要自己判断,而阅读经典就是培养他们理解力和判断力的途径。这样,就是最终判断错误,也不会沦为他人意志的工具,失去基本的尊严。

  关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的关系,有人认为是对立的。但在博雅教育这个概念之下,人文与科学恰好是统一的。人文精神是什么?就是在理性加上情感的基础上对生活内在价值的确认,就是内在潜力的自我认同、自我认识,这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认,这当然包括科学理性的教育。作为人文的科学,与作为应用的科学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习惯把科学技术联在一起讲,其实科学精神和技术精神是对立的而不是统一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统一的,因为它判断的最终根据不是有没有工具价值,而是对人本身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充实的内在要求有何直接的关系。

  要把道理说到底的话,社会本身是没有需要的。人才有需要,社会需要是一个简化的说法,说到底是没有的,是为了说话方便或其它临时的目的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如果它变成一个实质性概念就会出危险了,大学生教育出来为社会需要服务,就有可能被理解成为雇用者、为老板的需要服务,这样就本末倒置了,和我们人文教育想要达到的东西是相反的。难道老板是目的,毕业生是工具?

  还有一个观念上的错误,我们看到主要的人才都是有学位的人,就觉得我们的专业教育很有成果。想一想,这些人是我们教出来的,还是我们筛选出来的?我们把他们筛选出来,就让他们干别人没有机会干的事情。教育制度很多时候起的是这种作用,筛选出来的人就可以干重要的事,别人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干。特别是在中国,学非所用是很普遍的情况,所以很可能在我们现在的状况下,职业上的技能主要不是大学教出来的,而是大学把他们筛选出来,然后他们就获得了自我造就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为目标的博雅教育就更显得重要了。

  人文精神、人文内容、通才、素质教育这些词不要混在一起。素质教育现在被理解成人力资源的挖掘,这是反人文的。我们常说人文教育和科学理性教育缺失了以后会有社会危机,这也没错,但这是第二层的事情。在第一层面我们不应该考虑这些事情,就是博雅教育多了造成危机,能过得去的话,我们还是要搞博雅教育。

  最后,我们还是寻求一下榜样的力量吧。很多人都认为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因此对大学精神的体现比较充分。那么,它的校训是什么呢?是这样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短短的一句话里面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这里也许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大学精神和哲学精神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哲学是什么呢?不管你对哲学有什么样的定义,你都不会否认,它最集中地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合。由此看来,虽然美国是一个遵奉实用精神的国家,在它的最好的大学里,博雅教育的火炬还是被高高举起的。

  如果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意义上来理解“素质教育”,那么素质教育就基本等同于博雅教育。这样,素质教育的目的就不是“有用之材”,而是“卓越的人”了。这样,就是在中小学教育的阶段,如果我们一时还没法扭转“应试教育”的大势,在学生所学的内容上,我们也可以将其先调整得与“素质教育”更为相容一些吧。

  2007-1-2 第1楼 gxgs903

  好文要顶。看完后想问问楼主是否认为道德也有其内在价值了呢(我个人认为是)。还是在道德以外,有东西有更高的价值呢,我们应该将遵守道德作为做人做事的最高原则吗?

  2007-1-2 第2楼 求源

  在德国求学,一开始的时候目的很明确,就是毕业。

  可是现在临近毕业却越来越困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什么一点读书的动力都没有。

  以前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德国人会问,有没有兴趣?能不能从中得到乐趣?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道路。选择专业,选择课题都是利益的驱使。

  有人问:将来干什么,我可以按程式回答,但是内心很迷茫。

  知识是工具,人也是工具,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至于精神上的,谁又来关心呢?

  所以有留学生会疯,会自杀甚至杀人。大多数人或许只是颓废,逃避而已。追求物质享受可能也是一种逃避吧。

  人不能脱离社会生存,但是完全依赖社会的价值观来衡量个体生命价值的时候,这又是多么可悲。

  2007-1-5 第3楼 lbaby

  帖一段引用:

  王小波杂文集:跳出手掌心

  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我的数学教授在课堂上讲到: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这位老师的胸襟之高远,使我终生佩服。

  2007-1-5 第4楼 czf723

  以前是考试,高分。

  现在是就业,技能。

  胡同的一头,一下掉转到另外一头。

  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去认识,怎么去发现,研究世界。

  2007-1-6 第5楼 wdylzl

  楼主说的也许都对而且这种道理实际上也是人人皆知但是总感到过去学究气,为什么要说“工具教育”这种模糊的、淡化内容又不会带来危险的概念为什么不干脆用″奴化教育″这种简单明了的概念教育仅仅是整个社会机体的一个很小的方面有各种因素在支配着教育假如一个人回避真正的问题恐怕本身也是违背所谓的人文精神的

  2007-1-6 第6楼 xiemao2000

  我现在是考教育的研究生,我就觉得自己很没文化,但找一份实际的工作比人文精神重要多了,没办法的事情,现实比理想残酷多了。

  2007-1-6 第7楼 科学思维

  典型的没进过社会的读书人的想法。

  拿哈佛大学的校训来证明更是愚蠢。你以为人们尊敬哈佛是因为它的校训还是它每年出来的N个科技人文成果,每年出来N个诺贝尔奖呢?

  人文是人类艺术创造力的象征,理工是人类科技洞察力的象征。

  文学的定义(英语国家):

  1. The body of written works of a language period or culture.

  2. Imaginative or creative writing especially ofrecognizedartistic value.

  从第一条来看没有太多可强调的中外都一样。

  区别在第二条,

  媒体的哪个广告创意是学文学的人创造的?

  哪个电影剧本获得过国际认可?(连印度都有<流浪者>等这样受到认可的作品)

  哪个文学作品受到过国际青睐?

  哪个文人有过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这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指的是逻辑严密的思维胡乱想象谁也不会认可)

  那么我们的文人们在做什么呢?逻辑严密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怎么都没了呢?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工具 | 教育 | 科学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