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
《城里城外》是去年岁末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最后一部长篇电视剧。电视剧用情节剧方式,讲述了从解放初期到1990年的北京城郊之间,以铁匠郑汉民和赶骡子拉车的冯大奎为核心的两个家庭、三代人之间恩怨情义的故事,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跨度中,见证了中国农民在中国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和所承担的责任,也表现了中国农民在这个曲折历史过程中的挣扎和重生,从而在一个大背景下塑造了一群中国农村的“小人物”形象,同时也通过这些形象映射了中国的大历史。
| |
故事找到了一个巧妙的视角来展开叙事。解放初期,解放北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城郊太阳村修了一条临时道路,谁也没有想到,这条路竟然成为日后划分北京城乡的分界线。一边是城里,居住者成了城里人,吃商品粮;另一边是城外,居住者是农民,种地种粮。一条路,就像一个界碑,也像那个非此即彼的二元时代的一种文化象征,不仅影响到郑汉民和冯大奎的关系和命运,而且也影响到几代人的命运。于是,这条路,就成为了一个舞台,郑汉民和冯大奎相依相存、明争暗斗的一生,就成为中国历史变迁的一种活的见证。
中国农民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同时,巨大的生存欲望往往又使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生活热情和改革欲望。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经产生了一系列表现中国农民自我意识觉醒的影视剧,如电影《野山》、《老井》、《人生》、《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以及后来的电视剧《好男好女》(《桑树坪记事》)、《篱笆·女人·狗》等。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方面中国农民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付出巨大代价,但另一方面我们的艺术却往往将这样一群无现实消费能力的人群排斥出主流的文化视野中,即便偶然涉及农村题材,也大多对农民形象和意义进行了简单化、概念化的田园牧歌、莺歌燕舞式的美化或者戏谑性、喜剧性的漫画化,中国农民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受的巨大的生活苦难、心灵转折和所爆发的对生活的巨大热情、创造性智慧却没有得到充分表现。应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城里城外》具有一种“史诗”式的叙事背景,提供了与当年描写中国农民“革命化”过程的《红旗谱》、《创业史》所不同的对于中国农民命运的描述。
尽管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的成就和演员扮演的水平并不整齐,制作和场面调度还略显粗糙,其历史深度和反思深度都不可能超越“讲述故事的年代”的现实制约,但是,任程伟所扮演的郑汉民和林永健所扮演的冯大奎两个核心人物,却丰富饱满、栩栩如生。铁匠出身的郑汉民似乎是农村中的“工人阶级”的“先进形象”,而赶骡子拉车的冯大奎则更像是所谓小农加小贩的农村所谓的“落后形象”,两个人不仅体现了不同的“政治觉悟”,同样也体现了不同的道德境界。一个光明磊落,一个患得患失,从而引起了两个人一辈子的恩怨故事。丰满的细节、浓郁的北京风味、具有历史感的时代环境,使我们仿佛重新经历了一遭逐渐被我们遗忘的共和国历史进程,而电视剧最后的几代人的恩怨化解似乎是对眼下正被人们广泛关注的“新农村”未来的一种想象。
对于这些农民来说,修那条路虽然不是他们的选择,但那条路却改变了、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守着这条路,演绎了中国农民半个世纪的命运,并成为所谓“沉默”的“中国的脊梁”。这也许正是电视剧演绎这个故事所传达的历史和美学意义。J068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