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气候影响文明进程减缓变暖刻不容缓(专访)(组图)

宋连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研究员

  新闻背景

  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近日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预测中国未来气候变暖,将有可能加快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

  1月4日,德国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指出,罕见的季风期异常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大旱灾,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也导致了同一时期美洲玛雅文明的灭亡。


  这些推论是否符合气候实况?气候变化是否可能影响古文明进程?当前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前景如何,怎样应对?记者为此专访三位中国气候学者。

  从冬季风强推论出唐朝后期夏季少雨、长期干旱,与历史气候实况不符

  记者:怎么看待《自然》杂志的研究结果?

  张德二:我很关注这项研究,它细致分析了从广东湛江钻取的湖泊沉积岩心的变化,推断出公元700—900年时的冬季风很强,印证了中国学者早已指出的唐朝后期气候转寒、寒冷事件频频发生的结论。

  但由冬季风很强推论出唐朝后期夏季少雨、长期干旱,我认为依据不充分,与我们对中国历史气候的认识、与中国历史气候的实况不符。至于强冬季风造成连年干旱以致饥荒,导致唐朝灭亡的议论,有些想当然。第一,据1470年—1979年500余年的气候分析,寒冬往往对应于夏季多雨,并不是干旱。目前也没有研究指出唐朝时期是和这一规律完全相反的。第二,这一研究得出唐朝后期长期干旱和夏季极其少雨的结论,不符合历史气候实况。就大范围的状况来看,唐朝时的气候也仍然呈现干旱期和多雨期交替出现的特点。

  王绍武:有资料表明,在距今1400年前后,北大西洋有一次冷事件,或者说气候突变。这时,亚非季风区也发生了干旱事件。但是,时间上与德国科学家的研究并不完全吻合。为了证实气候突变对唐朝灭亡的影响,还需要做更多研究。

  气候变化或突变可能影响古文明发展,但不是惟一原因

  记者:气候变化或突变与文明发展有关系吗?

  王绍武:气候变化或突变影响古文明的发展,这是有可能的。综合分析历史学、考古学及古气候学证据,已证明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2000年,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先后发生了气候突变,并可能对文明的衰落或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我认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突变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说气候突变是制约文明发展的惟一原因。从洪水到干旱的气候突变可能造成了中原以外地区许多考古文化的衰落,但是也促进了中原地区中华文明的诞生。

  王绍武:我想强调,气候变化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气候变化会打击农牧业生产,甚至摧毁古文明。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可能使农民破产,进入城市成为劳动力;气候变得严峻,也促进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还可能促使游牧民族向富饶地区移动。世界上古文明最早在大河两岸发展就可能与此有关。

  张德二:气候灾害频繁发生,社会不安定,是导致明朝等朝代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朝代更替原因是复杂的,气候条件只是因素之一。例如,清朝康熙年间的气候条件就不太好,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康熙朝出现盛世。

  如果人类不采取合适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今后会经历更多“暖年”

  记者: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将会在21世纪持续变暖。这将带来哪些影响?

  宋连春: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21世纪我国气候将继续明显变暖,面临众多的气候与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和洪涝频发、土地沙漠化难以有效抑制、水土流失面积广阔、山地灾害加剧等,必须从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气候变化。

  张德二: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很复杂。不过,到底会发生什么改变,我国的气候伴随东亚季风会出现什么变异?这些都还没有定论。另外,气候变暖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变冷等气候突变,这也要防备。

  记者:2006年是我国自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而且四季气温全都偏高。在一个个“暖冬”之后,今后情况会怎样?

  宋连春:年平均温度偏高,可以通俗地称为“暖年”。如果人类不采取合适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今后会经历更多更强的“暖年”;如果人类采取合适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虽然可能仍会经历更多“暖年”,但随着时间推移,情况会有好转。

  记者:我们个人在生活中可以为减缓气候变暖做些什么?

  宋连春: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把控制温室气体取得成效作为“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从我做起可为减缓气候变暖做贡献。例如,选择节能家电;放慢开车速度,每小时开80公里比每小时开110公里节省燃料25%;充分利用太阳能等等。

  《人民日报》 ( 2007-01-08 第05版 )

  #####2-#####王绍武: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气候学家#####3-#####张德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宋连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研究员

  新闻背景

  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近日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预测中国未来气候变暖,将有可能加快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

  1月4日,德国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指出,罕见的季风期异常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大旱灾,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也导致了同一时期美洲玛雅文明的灭亡。

  这些推论是否符合气候实况?气候变化是否可能影响古文明进程?当前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前景如何,怎样应对?记者为此专访三位中国气候学者。

  从冬季风强推论出唐朝后期夏季少雨、长期干旱,与历史气候实况不符

  记者:怎么看待《自然》杂志的研究结果?

  张德二:我很关注这项研究,它细致分析了从广东湛江钻取的湖泊沉积岩心的变化,推断出公元700—900年时的冬季风很强,印证了中国学者早已指出的唐朝后期气候转寒、寒冷事件频频发生的结论。

  但由冬季风很强推论出唐朝后期夏季少雨、长期干旱,我认为依据不充分,与我们对中国历史气候的认识、与中国历史气候的实况不符。至于强冬季风造成连年干旱以致饥荒,导致唐朝灭亡的议论,有些想当然。第一,据1470年—1979年500余年的气候分析,寒冬往往对应于夏季多雨,并不是干旱。目前也没有研究指出唐朝时期是和这一规律完全相反的。第二,这一研究得出唐朝后期长期干旱和夏季极其少雨的结论,不符合历史气候实况。就大范围的状况来看,唐朝时的气候也仍然呈现干旱期和多雨期交替出现的特点。

  王绍武:有资料表明,在距今1400年前后,北大西洋有一次冷事件,或者说气候突变。这时,亚非季风区也发生了干旱事件。但是,时间上与德国科学家的研究并不完全吻合。为了证实气候突变对唐朝灭亡的影响,还需要做更多研究。

  气候变化或突变可能影响古文明发展,但不是惟一原因

  记者:气候变化或突变与文明发展有关系吗?

  王绍武:气候变化或突变影响古文明的发展,这是有可能的。综合分析历史学、考古学及古气候学证据,已证明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2000年,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先后发生了气候突变,并可能对文明的衰落或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我认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突变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说气候突变是制约文明发展的惟一原因。从洪水到干旱的气候突变可能造成了中原以外地区许多考古文化的衰落,但是也促进了中原地区中华文明的诞生。

  王绍武:我想强调,气候变化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气候变化会打击农牧业生产,甚至摧毁古文明。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可能使农民破产,进入城市成为劳动力;气候变得严峻,也促进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还可能促使游牧民族向富饶地区移动。世界上古文明最早在大河两岸发展就可能与此有关。

  张德二:气候灾害频繁发生,社会不安定,是导致明朝等朝代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朝代更替原因是复杂的,气候条件只是因素之一。例如,清朝康熙年间的气候条件就不太好,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康熙朝出现盛世。

  如果人类不采取合适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今后会经历更多“暖年”

  记者: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将会在21世纪持续变暖。这将带来哪些影响?

  宋连春: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21世纪我国气候将继续明显变暖,面临众多的气候与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和洪涝频发、土地沙漠化难以有效抑制、水土流失面积广阔、山地灾害加剧等,必须从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气候变化。

  张德二: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很复杂。不过,到底会发生什么改变,我国的气候伴随东亚季风会出现什么变异?这些都还没有定论。另外,气候变暖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变冷等气候突变,这也要防备。

  记者:2006年是我国自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而且四季气温全都偏高。在一个个“暖冬”之后,今后情况会怎样?

  宋连春:年平均温度偏高,可以通俗地称为“暖年”。如果人类不采取合适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今后会经历更多更强的“暖年”;如果人类采取合适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虽然可能仍会经历更多“暖年”,但随着时间推移,情况会有好转。

  记者:我们个人在生活中可以为减缓气候变暖做些什么?

  宋连春: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把控制温室气体取得成效作为“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从我做起可为减缓气候变暖做贡献。例如,选择节能家电;放慢开车速度,每小时开80公里比每小时开110公里节省燃料25%;充分利用太阳能等等。

  《人民日报》 ( 2007-01-08 第05版 )
王绍武: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气候学家

张德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责任编辑:赵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唐朝 | 宋连春 | 张德二 | 康熙朝 | 气候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