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评·综述

专家称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 民生为重协调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上海如何率先 专家解读《贯彻意见》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

  昨天见报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勾勒出上海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图。

  细读这1.5万字,煦煦春风拂面来———“七大体系”,把中央《决定》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具体化为上海构建和谐社会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创新体系全面建成,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完善”;“七个着力”,提出了上海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着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着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夯实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探索特大型城市社会管理新路子;着力加强社会团结和睦,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细读这1.5万字,上海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坚定。昨天,本报记者连线几位专家,请他们就《贯彻意见》进行解读。

  和谐之基:发展保障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摘自《贯彻意见》

  记者:《贯彻意见》非常强调发展。如何理解发展与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石磊(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贯彻意见》里提到的发展,是一个“大发展”理念。它包括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让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条件得以改善;也包括政治发展:让居民更多享受民主权利、享受社会公平正义;还包括文化发展:让健康的文化消费成为每一个人消费的组成部分,也是上海这样一座特大型城市必要的城市功能;以及社会发展:社会各基层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各阶层之间收入水平相对平衡等,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好处。

  鲍宗豪(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纵观改革开放后中国走过的历程,党的发展理念始终一脉相承。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在党中央又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实质上是回答了发展的终极目的:为了社会和谐。当前,上海正处在一个由经济发展,向社会经济同步发展转型的时期。《贯彻意见》对发展的阐述,是结合上海实际,认真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记者:上海经济已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全市年生产总量(GDP)预计首度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在这一基础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如何找到协调的平衡点?

  鲍宗豪: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扭转过去“单打一”发展带来的不和谐;以发展获得的收益投向公共事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保障;以经济发展成果为社会发展奠基,而社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林尚立(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经济发展,是上海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上海必须在全球的范围来定位自己,找到发展的新空间。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该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等。缺乏内在的创新动力,发展就只有数量的意义,没有质量的意义。创新不仅要体现在经济方面,更要贯穿在整个城市的发展中。如果上海能够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内涵,从数量走到质量,拓展自己的社会发展空间,形成自己的质量文化,城市的未来就会有新的面貌出现。

  和谐感受:民生为重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和谐社会建设为了人民,和谐社会建设依靠人民。要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滚动推进实事项目为重要抓手,扎扎实实地把每件实事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使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体现到实现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

  ———摘自《贯彻意见》

  记者:《贯彻意见》中,您认为最突出的重点环节是什么?

  林拓(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上海构建和谐社会之路怎样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社会管理,是《贯彻意见》强调的重中之重。这些既突现了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也体现了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记者:《贯彻意见》对此进行了哪些具体阐述?

  鲍宗豪:关注民生,强调保障人的价值、尊严、生存空间和基本权利,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同时期,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不一样的。我们当前的发展水平,首先是要保障百姓的基本利益,如出行是否方便,物价是否便宜,就医就学是否有保障,百姓对和谐的认识往往也来自身边这些最直观的感受。

  记者:当前,上海面对的主要民生问题有哪些?又如何去解决?

  林尚立:这些年来,上海的发展极大改善了广大百姓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与其他城市一样,也面临转型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今天的上海,老百姓还仍然面临种种问题,包括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单一、孤立地逐一突破,必须依靠有效综合的发展模式,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纳入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框架下进行综合解决。

  记者:有关问题的逐步解决,对广大百姓而言,最直接的意义是什么?

  石磊: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安居乐业。《贯彻意见》把具体任务目标落实到了具体指标中去。比如力争到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控制失业率,这是一个在快速市场化条件下必须认真解决才能实现的目标。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一定的失业很正常,它包括结构性以及摩擦性失业。要落实将失业率控制在4%这个目标,很有压力,但必须努力达到。因为只有相对的充分就业,才能实现百姓的安居乐业,百姓心态才能稳定、社会才能稳定。

  和谐韵律:协调社会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是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努力把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建设好、管理好。

  ———摘自《贯彻意见》

  记者:《贯彻意见》中的另一大重点环节是加强社会管理,怎样理解它与和谐的关系?

  林尚立:城市中一对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与城市的关系。它要求政府有效提供给每个在这座城市中生活的市民各种公共服务,同时它也有赖于每个市民承担起城市发展的任务。因此,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发展社会事业,对城市发展与和谐至关重要。

  鲍宗豪: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随着经济转型向着政治转型、社会整体转型过渡,政府职能面临转折: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认识经济规律向认识社会规律转变,从单一的调控经济向调控经济和社会转变。总的来说,就是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记者:对于百姓而言,社会管理在生活中又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石磊:例如上海的人口流动。由于城市产业升级比较快,所造成的社会结构调整幅度是比较大的。原来的城市居民由于基础设施的改造、街区的变化,到其他地方居住,居住区的变化带来新的问题;还有大量流动人口跨地区转移,他们流动到了上海,并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对此,我们又怎么去处理,这些就是最实际的公共管理问题,这次也都在文件里体现了。

  记者: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贯彻意见》对政府提出了哪些要求?

  鲍宗豪:我认为,在于一个“新”字。通过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来促进政府对社会管理能力的创新,做好“强化、弱化、转化”三篇文章。强化,就是强化区域调控职能,将工作重点从直接抓项目、办企业转到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上来。弱化,就是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削减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职能,把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交由市场去解决。转化,就是将政府过去承担的社会职能向社会组织转化,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服务政府。

  记者:我们还看到,《贯彻意见》在社会管理中提到了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新方法,这说明了什么?

  林拓:和而不同,应当是社会管理遵循的一个原则。《贯彻意见》的有关内容,正说明我们越来越正视社会矛盾,越来越重视在多元中寻求共识。事实上,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化解矛盾的过程。如果考证“和谐”这个名词,我们会发现,它最早是用来形容音乐的。韵律要和谐,就是调整高高低低不同的音符,使其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所有的乐器都奏出同一个音,或者所有的音符嘈杂无序,乐曲都称不上和谐。社会发展同样如此,高明的管理者就要像高明的指挥家,使每个阶层有道有法、各有所施,从而达到一种多元的和谐。

  作者:孟知行 谈燕

(责任编辑:车东哲)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鲍宗豪 | 林尚立 | 高明 | 林拓 | 和谐社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