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政

文化视点:中国“私塾热”的冷思考

  新华网沈阳1月9日电(记者王莹)私塾这种古代社会标志性的教育模式,近年来在中国各大城市重新盛行起来:上海有“孟母堂”;苏州有“菊斋私塾”;在辽宁,仅2006年一年,沈阳、大连、锦州等城市就相继开办了三家私塾……

  这些不同于古代社会的“现代新私塾”,代表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渴求,对“国学育人”的期望,同时也开始让人们对现行的义务教育模式进行反思。

  距沈阳市著名的商业街中街不足百米的一幢灰色小楼的五楼,是沈阳市第一家私塾——“九雯学堂”所在地。“九雯学堂”2006年12月正式开课,授课时间是周末和寒暑假。

  记者近日来到“九雯学堂”一探究竟。在30余平方米的教室里,讲台正上方挂着孔子画像,画像两旁是写有“精学树人”“鉴古兴邦”字样的卷轴,字下方备有宣纸、毛笔、古筝等教具。授课时,“先生”身着一袭暗红色长袍,学生们则身着绿色长袍,伴随着“之乎者也”的诵读声,整个教室一派古意盎然。

  尽管天冷路滑,仍有近20名学生来到学堂听课,一些家长也坐在教室后面旁听。“九雯学堂”创办人于靖民介绍说,尽管学堂开办仅一个月时间,但目前报名的学生已超过50名,年龄5至12岁不等。

  “孩子们13岁以前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是最好的,先背诵,长大后他们自然慢慢会理解其中的意境和道理。从小学习这些文言文,对学习白话文、写作乃至做人都有帮助。”于靖民说。

  “九雯学堂”定位为九年义务教育的补充。“虽然学校里的语文课也讲唐诗、讲文言文,但这种比重实在太小了。孩子们看《哈利波特》,却不曾完整地读过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先生”蒋光复说,“九雯学堂”里讲的国学是中国“自己的宝贝”。

  自私塾“复兴”开始,相关争论也一直未曾停息。在沈阳一家媒体工作的王女士说,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在学堂听了两节课,感觉效果不错。但王女士也有无奈:“孩子有时候光学校作业就要写到很晚,根本没有时间学别的。能不能找到一条私塾与义务教育的结合之路呢?”

  对此,有教育界人士呼吁,在传统的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传继的今天,如何找到私塾和义务教育的结合之路,需要相关人员更多的努力。

(责任编辑:黄芳)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于靖民 | 私塾 | 学堂 | 沈阳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