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2006年房地产企业资本市场共吸纳200亿元资金

  我们先从这样一条新闻开始2006年的公司回顾:

  路透社香港12月22电:据南华早报周五报道称,中国地产发展商恒大地产,计划通过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以及发债,筹资13亿美元买地。

  南华早报援引市场消息人士的话称,恒大地产计划在明年下半年透过IPO融资最多7.5亿美元,并将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或纯债券(straightbond)筹资约5亿美元。

  该报纸并称,恒大还将寻求在IPO前向私募股权投资者融资最多3亿美元,但报道并未提供其上市细节。

  南华早报称,明年将进行IPO的还有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旗下的远洋地产,后者计划筹资最多4亿美元。而广东地产公司碧桂园的目标则是透过售股筹资最多6亿美元。

  对于那些密切注视着中国地产公司的人们而言,这则财经新闻提供了一个会心一笑的时刻:在刚刚过去的整个2006年,超过20个地产大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这些地产公司总共从市场上吸收了超过200亿元的资金。在过去的一年中,无论是通过IPO,定向增发,还是PE(私募基金),这些地产公司完成了其创建以来的造血工程,与资本市场的顺利对接,并善加利用,首先意味着,在传言已久的地产大洗牌潮流中,它们将不是第一个受到影响。

  与此对应,还有一批地产公司徘徊在资本市场的大门外,它们是上述地产公司的仰慕者,它们渴望扩张,渴望做大,为此,它们小心翼翼地买壳,或者按照现代公司的标准进行自我改造,或者穿上笔挺的西装,坐在谈判桌前,面对基金经理苛刻的要求,耐心地解释和反驳。在国内资本通道对地产公司重新启动后,它们将构成第二批地产概念股。这样做并非赶时髦,它们是国内地产公司金融生态的最灵敏的感知者。

  站在最后的是那些目前还衣食无忧的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并没有过于远大的地产抱负,它们将在时机适当的时候选择退出,因此,它们满足于预售收入和银行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援渠道,虽然这两个渠道正逐渐变得日益局促。

  在2006年刚刚结束的时候,我们用对资本市场的渴望程度来划分以下三类地产公司。正是因为距离资本市场的远近不同,它们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企业行为。虽然这些企业行为形成的因素有很多,资本能力仅仅是其中之一,但是,这个能力在2006年的角逐中最为显著和引入注目,这构成了我们以此分类的理由。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地产 | 资本市场 | 美元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