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新民周刊》 > 最新文章

社会:网络世界永远“千钧一发”?

  网络世界永远“千钧一发”?

  “人类担心今天的科技也许过于复杂而渐渐不受我们控制,一些小问题也许会引发大危机。”

  撰稿/金 姬(记者) 梅璎迪(记者)

  东南亚在经历台湾地区12·26地震引发的“数字海啸”后日趋平静,但互联网的不堪一击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这一地区所有人的头上。

短短一周,人们清楚地看到,紧跟全球化的亚洲对欧美网络的依赖程度,远远大于这些发达国家对我们的需要。

  网络依赖症

  郏慧卿是上海理捷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的销售人员,与美国公司的业务往来平时都依靠邮件联系,在断网的日子里,他的邮件一直被“弹”回来,只能通过国际长途电话和美国方面进行确认,成本一下子高了许多。

  “幸好断网发生时正好是美国的圣诞休假,损失还不大。”郏慧卿说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清关,就有发生滞箱费问题,“一个集装箱一天40美元,如果客户提不到货物,那损失就无法计算!”

  大批申请去美国和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更是急火攻心。23岁的赵沙是上海一名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正准备申请去美国深造,可是网络的突然瘫痪让他根本无法在最后限期内成功递交网上申请。“美国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期一般都在1月1日到1月15日之间,如果修复光纤需要两周的话,大部分学校的申请就泡汤了。”赵沙说,自己同时申请了美国6所大学,如果快递申请表格的话,就需要近千元费用。

  刘明倩是一家美资软件公司的工程师。老板在圣诞前回美国休假了,按照惯例,只要他通过电子邮件确认,就能按时发放工资奖金。但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事情的进程。眼看信用卡和房贷还款日期邻近,为了以防万一,小刘不得不开始向周围人借钱。

  “依赖症”更多属于心理层面。一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助理章惠莉说,没有MSN帮忙,她已经不知道怎么和那些代理商保持联系了,“在MSN上,我可以无所顾忌地和他们开玩笑,甩酷酷的表情,又不必承担面对面时的近距离紧张和尴尬。MSN不仅是聊天工具,更是我的工作方式”。在没有MSN的日子里,她说自己“浑身不得劲”。

  千钧一发

  “据我所知,北美地区从未发生过类似亚洲这样的大规模网络危机。”美国《大西洋月刊》的资深记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詹姆斯·法洛斯(James Fallows)告诉《新民周刊》,这次“史无前例”的断网事件会得到全世界网络专家的研究。

  近几年,通讯中断的事件时有发生。2005年夏天,巴基斯坦境内的互联网服务曾中断12天,原因是之前有一艘渔船刮断了巴基斯坦唯一一条海底光缆。2006年12月初,加勒比海一条海底光缆的损坏导致哥伦比亚部分城市断网一天。有时,深海鲨鱼也会咬坏保护不周的海底光缆。但像亚洲这样的断网事件还是头一回,所幸发生在相对清闲的节日期间,否则可能对这一地区商业尤其是金融市场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理论上来说,互联网任何一处受损失效,数据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输。但事实是,互联网全球用户需要的大部分信息在美国;亚洲通过区区几根脆弱的光缆获得信息,而光缆又受制于变化无常的海底情况。

  网络专家说,互联网自带的协议将自动选择其他路径传递数据,要么通过中国陆路向西取道中东传至欧洲,要么向南传至澳大利亚。大部分信息流量仍然来自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亚洲一些互联网专家一直在哀叹,亚洲提供的信息太少了。虽然电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帮助亚洲实力不断壮大,但亚洲对美国服务器的依赖程度并未因此而降低多少。

  那么,类似此次亚洲断网的事件在今后是否可以避免?答案也许有些令人沮丧:至少短期之内没有万全可行之策。

  首先,海底光缆仍是主要传输介质。

  正如悉尼的分析人士保罗·布德所说:“我们确实需要这些海底光缆。人造卫星不能切实作为备用设备,承载高通信量。”去年12月中美韩的六大运营商在北京签署协定,共同出资5亿美元修建首条海底高速直达光纤电缆——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美国Verizon通信公司表示:“太平洋光缆在未来将逐步从环状过渡到类似大西洋的网状,从而大大提高光缆系统的可靠性。”但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何时最终完成还是一个未知数。

  其次,美国的“互联网霸权”难以撼动。人们每次登录网站和使用电子邮件时都要用到域名俗称网址,而解析域名的服务器中处于最核心位置的是“根服务器”。

  目前全球共有13个域名根服务器。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由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人们在登录大部分“.com”、“.net”等结尾的网站或发电子邮件时,数据都要到这些国家绕一圈才能找到目的地。这意味着一旦直接和美国相连的光缆断裂,网络就会出现无法登录或是网速变慢的情况。

  美国政府曾在2005年宣布,将无限期保留对负责控制互联网流量的主要计算机的监控权。对此,人们担心如果ICANN事实上只向美国“一个政府”负责,那么一旦美国与其他国家发生激烈冲突,便可以从技术上停止对该国国际域名的解析,造成该国注册.com的政府企业网站都将无法访问;另外,如果美国要拦截通用顶级域名解析报文TCP/IP协议传输时电子文头指令时,就可以统计通信行为。这样就意味着对方国家的网络有可能失去安全的保障。

  “人类担心今天的科技也许过于复杂而渐渐不受我们控制,一些小问题也许会引发大危机。”德国驻上海总领馆的副领事海宁(Henning Hansen)对《新民周刊》说,欧洲从未发生过类似的断网事件,但2006年11月的大规模停电已经让人们感到了科技这把“双刃剑”的作用。

  网络放大器

  2006年是中国“入网”20年。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对互联网信息的依赖,远远大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海鹰教授认为,科技发达的今天借力网络之于生活已经深入到了细节。缩小到一个校园网发生问题,网络化管理的食堂就可能让学生连饭都会吃不上。放而大之,飞机起降、银行业务等等,一切依赖于网络的方方面面都可能会出现问题。

  但与此同时,张海鹰认为网络的影响力实际上是有边界的。“其实这次网络事件对大部分中国人影响并不大,除了少部分企业需要依靠网络联系业务之外,一些学校的申请和平时的聊天无法正常进行之外,对日常生活的打击不如我们想象中那样大。”他说,此次事件透露的信息充分说明了网络的放大功能,网民的抱怨在网上发表后,在网络平台这个放大器中激荡“升级”。7万多网民参与的网络媒体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网民认为这次事故影响或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张海鹰说,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我们一样能够正常生活下去”。

  “对于不少中国人而言,网络的意义还在于表达,这可能是他们为数不多的表达渠道。”媒体工作者小吉说,“但12·26地震引发的断网事件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点:需要工具的自由是虚弱的,一旦工具失效,它支起的枷,又会紧紧地锁在我们身上。”

(责任编辑:李培苗)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海鹰 | 赵沙 | 网络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