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法制日报

环保总局“区域限批”:环境违法催生的执法新政

  区域限批:环境违法催生的执法新政

  法制网记者 郄建荣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开始实施一项环保新政———区域限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次环保新政也因伤及的不再是“芝麻”,所以备受关注与肯定。

  环保新政冻结新项目审批

  在唐山市的“十一五”供热计划中,小发电机组赫然其中。

  “就是这些小发电机组,给环保执法造成了巨大被动”。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今日告诉记者,这些小发电机组本应依法关停,但是,唐山市相关部门不仅未按国家环保总局要求配合监督企业实施关停,反而把小机组列入当地“十一五”供热计划,造成目前无法关停的后果。

  不仅如此,这位人士指出,唐山市在没有环境容量的情况下,依然建设了70家钢铁企业,其中80%没有经过环评。近几年,唐山市的钢产量已达到全国十分之一,但钢铁企业的平均产量仅在65万吨以下,规模小且布局分散,造成大气和水的严重污染。据此,环保总局在一定期限内(违法项目纠正以前)冻结了唐山市的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权。

  被环保新政冻结新项目审批权的还有山西省吕梁市、贵州省六盘水市、山东省莱芜市;以及大唐国际、华能、华电、国电这四大企业巨头。

  四个地区、四大企业被施以环保新政的一个共同原因是,都存在个别环境违法项目。

  区域限批与环评前置审批不矛盾

  但是,“相对‘环评前置审批’,区域限批能有多少实际意义”?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专家今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了这样的担忧。

  据这位专家介绍,按照我国环评法的规定,环评审批实际上应该排在土地、工商等审批之前。也就是说,一个建设项目只有过了环评关才能去办理土地、工商等审批手续。他说,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环评前置审批”。

  这位专家认为,如果按照“环评前置审批”的做法,区域限批的实际意义就不大。他认为,如果环评实行的是前置审批,那么,区域限批又能限制住什么呢?

  对此,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区域限批与环评前置审批并不矛盾。他说,区域限批的最大作用在于它在一段时间内,终结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可能。

  以此次被施以环保新政的四个地区和四个企业为例,这位负责人说,在这四个地区、四大企业违法行为纠正前,无论是这四个地区还是这四个企业都不可能再招新项目,即使招来了新项目,也不可能通过审批。

  这位负责人说,正是由于环评前置审批在地方执行得不好,国家环保总局这次才不得不启动区域限批这项环保新政。

  按照这位负责人的说法,区域限批环保新政完全是被逼出来的。据他介绍,目前,全国大部分省级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只有70%左右,地市级只有40%左右,部分地区县以下企业和乡镇企业仅为20%左右。在去年1至4月对新开工项目的清查中,环保部门发现在9097个项目中,有1074个项目未办理任何环评审批手续就开工建设。

  2006年10月,国务院八部委对部分地区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结果显示,各地清理的9097个项目中,有1194个在环评审批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投资额占全部清理项目投资额的11.4%。有的县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只有30%至40%,即使履行了环评手续的企业,也有一半没有做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

  环评执法四大软肋呼唤环保新政

  环评法是被各界普遍看好的一部法律。然而,就是这部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却始终无法跨越四道难关。国家环保总局这位负责人将它看成是环评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四大软肋。

  软肋之一,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评执法现象普遍;软肋之二,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缺乏具有约束性的规定和综合性手段;软肋之三,缺乏推进规划环评的强制手段;软肋之四,对环评违法行为的法定处罚力度弱,造成企业“违法成本低”。

  这位负责人说,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已经提出了许多年,但是怎么考核、考核不合格又怎么处理,却始终没有说法。他认为,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缺少法律依据,是造成目标责任落空的关键。再者,规划环评本来是用来约束政府行政行为的重要手段,但是,它没有起到约束作用,因为地方政府根本就没把它当回事。至于环评法最高20万元的处罚限额,这位负责人认为,更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企业违法行为的滋生。

  这位负责人认为,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再加上缺乏强有力的制衡手段,致使环境执法处于以小搏大、以弱抗强的境地。同时,法制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也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而环评法在推进规划环评方面仍缺乏强制性规定也是一个关键原因。

  近几年来,环保总局一直把钢铁、水泥、电解铝、氧化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等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行业作为环保执法重点,查处了一大批违反环评制度擅自开工建设甚至投产的项目。尽管如此,局面并未根本改变。

  对此,有专家指出,大量违规建设项目的上马和被叫停,表面上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更深的层次是局部与全局的博弈、政绩与民生的博弈、大资本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

  一旦大资本与政府权力结合时,国家的产业政策、法规的落实就会障碍重重。这位专家表示,“而我们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因此,区域限批这项环保新政能取得多少实效,能走多远,仍面临未知答案。”

  法制网北京1月11日讯(责任编辑:万学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环保 | 新政 | 区域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