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4所高校春节不回家贫困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说明:
2007年1月4日至1月12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进行了这项以“春节不回家贫困大学生状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甄选主要由负责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受访高校学生处或负责老师推荐。
用来形成本调查报告的样本总数为523个,分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14所高校。
贫困生占不回家学生比例超过60%(本数据由高校负责贫困生工作老师填写)
在14所高校负责老师反馈的《07春节关爱活动高校回执表》中,根据11份信息完整的数据统计,不回家过年的本科学生总数为4217名,占这11所在校本科生总数3.61%;其中贫困学生总数2790名,占不回家过年学生总数的66.16%;在不回家的贫困学生中:一年级占21.75%,二年级占29.54%,三年级占30.02%,四年级占18.69%。
|
11所高校春节不回家人数统计表
|
84.6%每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相关非政府组织,在认定(或定义)贫困生时,都将其生活费的多少作为一个基本指标。
调查显示:84.6%的贫困大学生月生活费在300元以内。分区间来看,月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比例为3.5%,月生活费在100-200元之间的比例为29.1%,月生活费在200-300之间为贫困生中最为普遍的情况,有约五成(52.0%)贫困生月生活消费在这个区间。只有15.4%的人月生活费超过300元。
|
73.0%每年回家一次
调查表明:超过七成(73.0%)贫困生每年只回家一次,回家两次的比例为22.4%,只有4.6%的受调查同学一年回去三次。每年两大假期是我国教育界的传统,而寒假因恰逢春节又叫“年假”。某种意义上来说,寒假对社会大众每个人而言,就意味着合家团员,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但这组数据所反映的贫困生假期回家情况却让人很难乐观。
|
63.8%超过六成贫困生有过年不回家经历
问起“有几年没回家过年时”,超过五成(50.1%)受访学生表示有一次没回去,两年没回去的比例为8.6%,更有5.1%的学生表示已经有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外36.2%的学生暂时还没有这种经历(这其中绝大多数为大学一年级新生)。
|
69.8%不回家是因为想打工挣钱
贫困生不回家过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路费是一大原因(35.0%),但更多的贫困生还是表示不回家是为了趁着假期打工挣钱(69.8%)赚取下个学期的生活费,尽可能为父母减轻经济压力。
以往调查中发现,贫困生在计算机、外语等学科成绩和技能上相对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存在着不小差距,因此,在短暂的大学生活中通过努力学习迎头赶上是大多数贫困生的目标。本次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中38.9%的人表示放弃回家是为了学习。
此外,16.5%的贫困生表示不回家是因为交通不便,还有9.9%的人有其它原因。
|
77.1%打算打工过新年
向决定不回家的学生问起将如何度过这个春节时,他们中77.1%的人表示将打工,66.2%的人选择了学习,18.9%的人将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还有8.1%的人有其它安排。
|
69.5%感到很思念家人、希望团聚却无法回家
问起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感受时,近七成(69.5%)贫困生的感受是相同的、是苦涩的。他们都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和与家人团聚的渴望。23.2%的人也表达了另外一种类似的观点,虽然想念亲人,但是为了责任要暂时“委屈”亲情,要留下来赚钱,毕竟经济的压力是十分现实的。29.4%的贫困生认为过年不能回家会感到很孤单、凄清,持有其它想法的比例为9.1%。
|
41.6%过年最大的愿望与家人团圆
调查中41.6%的贫困生表示,他们过年最大的愿望是回家与家人团圆,19.5%的人希望家人都平安,9.9%的人希望能赚钱为下学期攒生活费,6.8%的人希望能赚钱为父母买一份礼物或补贴家用,另外22.2%的人还有其它愿望。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贫困生对过年回家有着热切的期望。无奈,现实是残酷的,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着一些距离。
|
68.3%有假期打工经历
调查显示:68.3%的贫困生有假期打工的经历。
|
38.2%找工作主要靠自己
贫困生为找到兼职采用了多种途径。问起寻找兼职工作的方式时,38.2%的学生有自己寻找兼职的经历,35.9%的人通过老师介绍,30.4%找过职业介绍的中介公司,23.0%的人通过同学或亲朋好友推荐,还有4.8%的人有其它方式寻找兼职。
|
68.3%有寻找兼职困难或失败经历
调查显示:近七成(68.3%)贫困生在寻找兼职过程中有遇到困难或失败的经历,可见他们寻求兼职的路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
37.9%有上当受骗经历
调查显示:37.9%的贫困生在寻找兼职过程中有过上当受骗或类似经历,而这多为在寻求职业中介帮助时交了费而得不到工作机会的情况,希望引起关注,加强贫困生的提醒。但作为各高校资助管理办公室,应该尽可能为贫困生寻求或创造兼职就业岗位。避免贫苦生因社会经验不足导致上当受骗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有上当受骗经历的贫困生中,96.4%的人遭受成经济损失,如中介收取了介绍费而没有得到工作机会,甚至上了岗被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等。
|
30.1%工作很不好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问起以往的工作体会时,30.1%的贫困生表示“工作很不好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这反映了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在不得不面对社会时显得心理准备不足。
22.2%的人认为找工作实在太难,14.4%的学生认为做好工作需要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12.1%的人表示希望能找到更锻炼能力的机会。还有21.3%贫困生表达了其他体会。
|
60.4%六成贫困生希望当家教
调查显示:希望得到以下工作机会的比例依次为:家教服务(60.4%)、文秘/助理(38.3%)、销售/促销(37.3%)、翻译/录入/校对/文案(32.4%)、其它(28.8%)。
他们希望获得的薪酬为90.1元/日。
|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