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评·综述

银行海外扩张:收购和整合并行不悖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

  银行海外扩张:收购和整合并行不悖

  虽然充满了否定和谣传,但成功上市后的3大中国国有银行掀动的海外收购浪潮依然滚烫逼人。近日,南华早报报道中国银行正在斥资20亿美元收购美国一家消费金融机构,但此消息迅速遭到中行发言人的否认。

另外,工行也被传正在洽购韩国第五大银行韩国外换银行的股权。

  实际上,这股海外收购浪潮始于去年。其时,建行宣称竞购亚洲商业银行却未果,不过却以97.1亿港币的代价“捞得”其股东美洲银行在亚洲子公司的股权(即美银亚洲)。而工商银行则随后收购了印尼哈利姆银行90%的股权。

  驱动国有银行海外扩张的背景力是中国外汇储备不堪其多,需要加速外投(并购)。从最近几桩收购中可以窥见,扩张的路径学大致是“华商路线”:即依托有众多海外华侨华商的地理和贸易投资资源,来设计收购的路线图和路径学。例如,在收购的地理学分布上,香港成为一个关键性版图。可以预见,中行建行工行都会继续在香港寻觅其兴趣点(据传创兴银行或永隆银行已被国有银行看中)。而印尼哈利姆银行也具有很强的华人经济背景。

  国有三大银行都具有独立的国际结算功能,在海外都有一些分支机构,中行的国际结算功能最强海外机构最为广大。如果用历史演进的方式看,1978年-2004年之间的银行海外战略是“收缩式”的:不是机构的大规模撤离,而是机构业务上的萎缩以及放贷能力的减弱。比如,中行的海外业务(包括港澳)曾经在1990年代占据中行的半壁江山。随着中银集团的重组,成为独立法人并在香港上市之后,中行的海外资产和利润的比例就呈现一路下降之势。中银香港在香港存款市场的占有率和税前利润都没有达到上市前的高度。而中行(以及工行和建行)在国外(港澳以外)网点的存款增长率下降得更是厉害。原因是:海外华人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对华人银行的信赖感和亲近感在降低。而且,海外华人企业规模偏小,融资需求很小(客户资信和授信上就有很大的问题),再加上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本土化”程度低(如员工普遍为华裔),由于语言障碍而在当地揽储和拓展客户能力不足。那么,这些海外的机构网点,应采取什么战略来配合此轮扩张?

  中行几乎在世界上各大金融中心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如卢森堡,伦敦,法兰克福,纽约,巴黎,东京和悉尼),其控制方式大多采用的是“总-分行”制。因为设立分行不需要母行提供资本金,母行只需要提供营运资金,在资产规模上不受到资本充足率8%的限制。公允地说,分行模式同较小的业务量是对称的。不过,分行的监管权是“排斥性”的,接受母国监管而不纳入当地国监管。近十年来,该模式遭到了发达国家的抵制,现在美欧等国家都拒绝中资银行开设分行,表达对中方金融机构透明度和监管可信度的怀疑,他们只同意开设子公司,因为子公司的监管权将落入东道国手中,并且子公司需要完成资本充足,给这些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资金。

  国有银行或许应该考虑接纳“子公司化”这一潮流,并接驳到海外整合计划之中。例如中行在卢森堡就设立了欧洲唯一一家子公司,并且,卢森堡中行是欧洲最出色的分支机构,它参与了多宗欧洲大型银团贷款,比如它在2002年参与了法国电信150亿欧元银团贷款,这些行动证明了它同欧美大型银行的关系密切并积累了相当的信任资源。那么,我们可以试想,能否以中行的卢森堡子公司来整合中行在欧洲的机构资源?将欧洲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都放在卢森堡,并追加其资本金以达到巴塞尔协议水平。根据欧盟法律,只要在欧盟任一国设立子公司,该子公司就可以在欧盟任何地域进行扩张。也就是说,卢森堡子公司将成为欧洲业务敛聚和发散的“奇点”,它可以成为自行扩张的起点。同时,卢森堡子公司也可以成为收购欧洲小型银行股权的一个战略棋子,它具有存量整合性和增量延展性。

  也许,依托华人资源的“收购论”和依托地理业务聚敛的“整合论”应该是平行不悖的两种手段类型。错误的路径和单一的手段容易让我们进入小径分叉的花园,激动赞赏的后面是迷失和寒冷。

(责任编辑:rongzhou)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方式 | 哈利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