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2006年东风日产销售突破20万辆,“超越年”实至名归;第50万辆下线对2007年的“腾飞”不啻于一个好的开始。
东风日产再一次用数字证明了它在中国市场的实力。
| |
1月18日,东风日产第50万辆车——天籁从广州花都工厂的生产线缓缓驶下,从2005年3月1日第20万辆下线到如今的50万辆,东风日产仅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这个成立于2003年的中国最大汽车合资公司凭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发展,被誉为“车业黑马”。
如今,迎来第50万辆轿车下线的这匹“黑马”已奔腾到一个历史节点,业内人士认为,东风日产50万辆下线不仅显示出东风日产雄厚的企业实力和强有力的发展势头,还标志着东风日产在制造、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上全面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经历了2004年的黑色拐点之后,从2005年开始,东风日产稳扎稳打,一步一个台阶,产销量连创新高。2006年,东风日产实现了产销203537万辆,超过了20万辆的预期目标,使“超越年”实至名归。2007年,成功实现“超越”的东风日产又给自己提出“腾飞”的新目标:以48%的增长率实现全年销售30万辆。
逐一攻占细分市场
2007年是东风日产“2的3次方”计划的收官年,也是东风日产发展的关键年,为在2006年基础上再次实现跨越式增长,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东风日产制定了一揽子的计划,事实上,销量突破30万辆只是东风日产“腾飞年”中的目标之一。
“销售网点将由2006年年末的250家专营店拓展到2007年年末的310家;1.6L轩逸于2007年1月正式上市;2007年上半年,计划再推出一款价值10万元上下的新车。”对于即将推出的新车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告诉记者,高品质的小型车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对于这一细分市场,东风日产不会等闲视之。
事实上,从2004销量6万辆,到2005年的15.8万辆、2006年的20.3万辆,东风日产取得连年佳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新车型的不断上市,并相继成为各细分市场的主流车型。
东风日产在产品导入方面,始终坚持“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导入最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2004年10月份推出的天籁则填补了中级车和高级车之间的市场空白,2005年4月,在中级车市场推出了三厢颐达,同年8月东风日产又推出两厢骐达,2006年8月上市了定位于天籁与骐达之间的中高级车型轩逸,下半年又推出了以家用车为目标市场而开发的休旅车骏逸。
如今,东风日产旗下的多款车型畅销车市,产品线的日益完善保证了东风日产销量的实现,也扩大了其在消费者中的品牌知名度。
东风日产产品线的扩张离不开日产在中国战略的提速,作为日产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风日产的成败关乎日产在中国的“野心”,现在看来,日产对合资公司的支持力度仍在有增无减,2007年上半年计划推出的NOTE,将带领东风日产涉足从未进入的经济型轿车领域,继续为东风日产进军新的细分市场吹响号角。
从超越到腾飞
延续2005年快速发展的态势,2006年东风日产依旧保持了高于行业平均速度的增长。事实上,无论是销量的快速增长,还是新品的不断面世,东风日产都毫无疑问地成为国内最抢眼的汽车生产企业。
如今,东风日产正在朝着30万辆的目标迈进,“我们必须保持一个稳定但又比别人更快的发展速度。”任勇表示,2007年销售目标的制定原则就是要保证比别人发展得更快更稳健。
事实上,30万辆对于乘用车企业来说是一个“坎儿”,突破这个量不仅意味着企业会显现出良好的规模效益,也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显然,东风日产不仅想在2007年实现产品、营销的腾飞,也欲实现管理上的腾飞——这一信心来自于3年多来中日双方管理层的融合。
事实上,东风日产的管理提升成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东风日产的发展,尽管这一提升经历了合资双方最初的隔阂。如今东风日产已经成为合资企业管理双方融合的典范,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做出努力,并一同促成了2005年的大发展和2006年的“超越”,同时迎来2007年的“腾飞”。
产品线的日益完善使东风日产在市场上的销量不断扩大,除了要继续引进适销对路的车型补充产品线外,东风日产还肩负着品牌建设的重任。如何凸现自己产品的特性,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东风日产一直在品牌形象建设方面探索的主要课题。
2006年,东风日产成功超越了2005年的销售业绩,但“超越”并不只是销售数字的提升,它不断加速对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蓄积,着力进行品牌建设、不遗余力提升品牌整体形象也已经成为东风日产需要重点“超越”的一个方面。其一系列成绩表明这个企业已经具备了持续发展的实力:新的发动机工厂落成;新的技术中心启用;新的管理大楼建成;新天籁在博鳌上市并担任博鳌论坛贵宾用车;荣膺“2005年全球日产奖”,表明东风日产在日产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继2005年J.D.Power客户满意度调查(CSI)折桂之后,2006年东风日产又获得第二名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