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7年北京两会专题报道 > 2007北京两会访谈

1月26日两会访谈:政协委员谈交通拥堵以及教育

  1月26日政协现场访谈

  主持人:各位我亲爱的首都之窗的网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北京市政协网站、首都之窗、千龙网联合举办的“政协委员谈提案”系列访谈活动的现场。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将共同探讨交通的话题。

同时,您还可以通过北京广播网、搜狐网现场参与并与委员展开讨论。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委、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国经销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强磊,欢迎您!

  强磊:大家好!

  主持人:对于您今天第一次在网络上进行访谈,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强磊:我是第一次在网络上和网友们共商国家大事,我感到很激动。另外我也没有什么把握,网友们比我要高明,很多人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我这次来首先是抱着学习的态度。

  主持人:非常谦虚的一位嘉宾。首先,我们还是从您关于交通的提案谈起。我知道您今年提交了大概有两个交通方面的提案。一个是关于缓解交通的再建议,另外是关于公交车降价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强磊:交通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年也是就一年来在交通上自己的一些调查研究得到的体会,想谈谈自己的想法。但是正好赶上了去年年末北京市有一个新的举措,就是要废除月票,改成统一刷卡,要打折的举措。应该说,这个动机是好的,也表明政府要解决交通问题的一个决心,特别是北京市拿出13个亿,也看出这种努力。但是,这个措施实施以后,我自己也是去坐车,去体会。我就觉得单靠这个办法确实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起的作用不是很大。首先,我们想交通为什么要拥堵?就是单位时间内机动车占有路面的面积来决定的,面积过大,就堵了。那么就要减少这些机动车占有公路的面积。那么是不是这个举措的出台就是想把我们的一些坐私家车的人,一些乘出租车的人吸引到公交车上去,如果这样做了交通就会好一点。但是事实不是,我们官方有一个数字是增加了75万人,我又调查了这些人。调查的结果使我大吃一惊,多数是过去骑自行车的人。现在票降价了,他不骑车了,当然那几天的天也很冷,所以好多人去乘车。因为大家知道,自行车不是机动车,过去没有占用公路面积。

  主持人:也就是说,并没有把开车的人吸引到公交上来。

  强磊:所以现在看来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成本是20块钱,有些老百姓就算帐,官方报1100万,20块钱×1100万,这就是很多的钱了。另外现在的乘车方式是两边上,中间下,两边打卡,中间下车。所以出现很多问题,当然还有逃票。其实国外很多城市都是车下刷卡,这件事并不难做。最近听说就出了几起公交车的事了,这可就是大事了。另外在下面可以减少时间,减少上车和下车的时间。

  主持人:这里有在线网友说,现在公交车便宜了,但是现在坐空调车挤的很厉害,很怀念公交票价没降价的时候。那个时候坐车非常轻松,但是现在每天非常挤,没办法,都想去买车了。

  强磊:我想这还是一少部分市民有这种思想。恐怕多数还不会这样。

  主持人:我看到在您的提案中,希望增加公交网点密度,特别是地铁条件的改善,将地铁出口设在闹市区,提这个建议您是怎么想的?

  强磊:我觉得这个建议是解决将来北京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都有这个阶段,实际真正解决交通问题是立体的交通,而不是地面的交通。这种立体的交通北京轻轨是一方面,像广州、上海的高架桥。再一个是我们的地铁,这次北京市交通委在开会的时候讲过,大概在2012年北京市地铁将发展到500公里。我觉得这里有一个理念问题,我们发展地铁并不是一定要隶属很多很多,关键是地铁怎么样能够形成网络。

  我们现在的地铁很简单,1号线是长安街,2号线是原来北京旧城墙的下面,也就是二环。那么现在在北京的人都有一个体会,找地铁站是很不方便的。我自己有过体会,我过去是骑自行车到地铁站,现在不能骑车了,地铁站旁边没有停车的地方。我们可以设想,西单有一站地铁,西单再向北是城区,西单、西四再向北,最北边的第一个地铁站在德胜门地铁,这个中间城区根本没有地铁。

  我觉得最成功的是香港。到过香港的人都知道,在香港乘地铁是最最方便的。香港有钱的人很多,私家车也很多,密度比我们北京还要大。但是真正开着私家车进城的人很少很少。无论多大的官,多有钱的人都习惯坐地铁。就是因为地铁太方便,太舒适了。

  主持人:这里就有网友说,我们的地铁太挤了。像以前我上班是坐地铁,从四惠东一上车,恨不得早上挤的跟相片一样。如果地铁环境要舒适一些的话,没有那么挤,包括地铁里面的性骚扰或者味道做得更加人性化一些,我想乘地铁的人会比现在的人多的多。

  强磊:我们现在的地铁是贯通式的,不是网络的。如果是网络每一站都有分流,而且站与站之间距离太长了。另外,我们的地铁车速据说间隔时间还是相对长了一点。当然高峰期短一点,能不能把地铁间隔时间再短一点。短到两辆车之间不会出事的极限就是最好的。国外的地铁网络是密度化,站与站之间比较短,上下流动频率比较大,而且发车间隔时间比我们短。如果这样解决会好一点。另外,我们的车还有一点。我不知道现在的地铁怎么样,香港的地铁是串通,是从车头走到车尾。

  主持人:新的是串通的,老的还是有门的,甚至有的是封死的。

  强磊:所以这个也是解决办法的一个途径。另外,我们地铁的服务太差。首先我还是讲地铁口,应该开在居民的聚集区和商业区,甚至学校。我在香港城市大学教书,城市大学的教学楼下面就是地铁口,非常方便。学生坐升降机下来,就从教室下来就是地铁口,非常的安全。

  主持人:而且还快,没有交通拥堵的问题。

  强磊:而且保证时间。另外,我们的地铁感觉服务太差。差在哪里呢?当然有的人说1号线该改造了。我们地铁里面脏乱差我不讲,乞丐、小偷、性骚扰这些东西要改进的,这是人去管的,这是我们管理能力问题。另外,很多地铁我发现是上的时候有滚梯,下的时候就没有滚梯了。这个花不了多少钱的事。另外地铁没有升降机,拿大包小包的人,老弱病残的人怎么办?所以一定要考虑这些,这叫以人为本。

  主持人:看来以人为本还是体现在服务上。

  强磊:体现在方方面面上。我记得很多年以前地铁修了4个口,就开2个口,告诉此路不通。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方便,方便他们管理。所以我强调地铁问题,整个地铁的格局一定是微循环,政府报告里面王市长也讲了要微循环。

  主持人:看来,如果北京的地铁要真的实现网状发散运输,可能对地铁调度能力也是一个挑战。

  强磊: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最近几年建了好几个干部学校,在上海、江西,我想在中国香港建一个干部学校。香港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但是香港的管理是很先进的,离我们这么近。为什么我们的城市管理干部不可以到香港去学习?看看他们的交通管理。

  主持人:关于缓解交通拥堵,我们谈到一个是地铁。另外,我还听到一些有网友建议,包括委员建议。比如说减少控制机动车的数量,限制机动车的数量。您觉得这是一种方法吗?

  强磊:目标是对的,关键是怎么限制。有人提出来,实行控制性的,拍卖车牌。像上海的做法是限制车的发放量,现在我们的车是1天1000辆,北京的汽车工业还要发展的。如果限制起来就影响到经济发展问题。怎么办呢?我想有这么几个办法。

  第一个,现在马路上跑的私家车比较多,可是你又不能限制人家上车牌、买车,而且现在的车价格越来越低,买得起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理念也在变。那么就是一个观念,现在买私家车的人,您觉得挤地铁不方便才买,买私家车的人都想让私家车成为代步的工具,为了使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方便。V实际上政府应该把有私家车的导向变成私家车是一个奢侈品,而不是代步的工具。

  比如说日本,平时根本不可能开,买得起开不起,只能是假日带着全家旅游。那么在本城区内,不能开自己的车。开车第一就是停车费拿不起。我自己想了一想,根据日本东京和香港的情况,这两个城市我平衡了一下,如果我们从三环算起,三环到二环之间地区的停车费每小时应该在10块钱,二环以里是20块钱,如果掌握在这个价位上,我敢断言开私家车进城购物、办事的人会少二分之一。

  主持人:但是前提是我们的公交系统要发达。

  强磊:这是前提。我在想,如果地面少的话,肯定公交就要乘虚而入了,而且国家发展公交是不费力的。

  主持人:还有网友说,关于交通拥堵应该开征拥堵费。对于这种观点您是怎么看的呢?

  强磊:我了解的个别国家城市有拥堵费。我觉得太复杂,在我们北京这么大一个城市,实行起来困难。也不近人情。

  主持人:还有网友说,对于车辆的限制,应该采用单双号的方法。您认为单双号上路的方法合适吗?

  强磊:权宜之计,像中非高峰论坛期间完全可以。作为日常的管理,管理起来很困难,很复杂。我们也搞过,搞的也不是很好。

  主持人:最后您给我们总结一下,您认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有哪些良方呢?

  强磊:现在关键是解决地面问题。除了我刚才讲的,要发展地铁,我们叫轨道交通。地铁一定是强调网络的密度性、覆盖性,便于老百姓出行。直白的说,出站和入站口一定在老百姓最方便的地方,而不是在二环沿线。第二点,马路上的车如何减少。通过提高城区村车费会减少一部分。他算了算自己开车还不如打的核算。再有一个,本来有限的马路,大家都在争。我们画出一条公交线,现在是普通车走普通线,公交车走公交线,普通车不能走公交线,公交线可以走普通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公交车一过,普通车不能跑,就造成了道路资源浪费。首先,凡是载人的出租车可以跑公交线。英国就是典型的,只要出租车有人就可以跑。第二,50座以上的车,有些国家是10座以上的车载人都可以跑公交线。比如我们现在上班的班车,或者小型的车也可以。

  主持人:这是一个好方法。

  强磊:这会解决很多问题。7万辆出租车有一部分转到公交车上,你想想有多少。

  主持人:这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强磊:再有一个可能是网友不太同意的,提高车速。我们现在的车速和国外比慢20迈/小时。北京一到下雨、下雪天马路就堵的一塌糊涂。慢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快一点马路就会松一松。过去说我们的车不好,面的太多,现在我们已经告别面的了。但是我们不能说车不好。我们的红绿灯太多,平安大道谁都知道,这条路谁走谁头疼。怎么办呢?那就是让路面的人行道改正空中的,过街天桥或者地下的。地下我建议不可取,地下通道一个成本太高,一个不安全。北京很多地下通道出过事。

  主持人:是抢劫事件的多发地点。

  强磊:再一点,为什么过街天桥现在有人不愿意走?我们走过街天桥像爬山一样,两个过街天桥之间离的太远,过街天桥很少有滚梯的,我听说个别地方有,而且还不开。所以上来、下去都没有梯。所以这个过街天桥应该学习国外的,国外的过街天桥是封闭的,里面非常漂亮。有餐饮、有商贸、有娱乐,还有小书亭。

  主持人:这样无形中把北京的道路立体化了。

  强磊:这样大家没有感觉他是在过街,感觉我也是在逛街。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愿意去走。这样下面不就畅通无阻了。当然,司机的法制观念问题、意识问题、互相不相让问题也是造成车拥堵的一部分原因。

  主持人:这是素质的问题,需要提高我们开车人的素质。

  强磊:据说,可能还和我们的交通管理技术上,我们的红绿灯变换问题,还有其他问题,再精一定,再高科技一定,可能还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这也是我们的网友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红绿灯应该设立读秒装置。另外还有网友说,您建议设置最低限速,是不是建议我们现在的限速应该平均高于20迈呢?

  强磊:你设置了最高限速,最低限速就无所谓。

  主持人:您建议我们目前的最高限速变成最低限速?

  强磊:差不多应该这样。

  主持人:您觉得普遍多少是合适的?

  强磊:我没去测。

  主持人:左安门是60迈。

  强磊:应该增20,不适宜太多。我在想最低限速是不是不限。因为我确实不是行家,我只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是不是最低限速不限为好。

  主持人:有网友说,非常赞成收取拥堵费这一个说法,这样对行人、骑车人还有乘坐公交车的其他城市居民才公平。另外,还有网友说我个人觉得北京的公交线路还是很发达的,不在于公交车数量和线路,是北京的人口总量太大,人均出行空间太小了。还有网友建议,现在好多的农村人也来城市上班,但是交通不太方便,只能坐黑车,可是对于没有公共交通的人来说,不坐黑车坐什么车呢?有的地方也有公交车,相差四五里地,可是不通车,这让那些在市区上班的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强磊:我们的公交车没有去占领,那块占地让黑车占领了。我们不能靠打击黑车的办法,所以我们要跟上去。这一点在工作计划里已经写了很多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网友的留言。他说在关于优化发展公共交通的有一条“北京市八方达巴士长途有限责任公司“9”字头线路及远郊区县境内客运普票票制票价及持卡优惠政策不变”。本人有一点异议。

  强磊:我觉得如果是公交车都应该打折。市区的打折是为了减轻市区的压力,车的压力。可能是9字头在郊区,郊区就不减轻了吗?所以我觉得这个网友说的非常对,要打折就要一律打折。如果不一律打折,就表明你的动机不存。而且我们还强调,王歧山市长在今天政府报告里一再强调要缩小城乡差别。那么你这不还是一个差别吗。如果一个打折,一个不打折就是这个差别。

  主持人:各位网友,这里是北京市政协网站、首都之窗、千龙网联合举办的“政协委员谈提案”系列访谈活动的现场。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时间里,我们看看您的另外两个建议,一个是关于人口的,一个是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同时,各位网友还可以通过北京广播网、搜狐网参与我们的访谈,与委员展开讨论。接下来我们点开您的两会日记,看看其中的两篇文章。一个是关于改善对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建议,您能不能谈谈这个建议是怎么写出来的?

  强磊:首先,北京现在的城市人口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有的,我们说的就是常住人口,就是有户口的。还有一部分是外来的人口。而且外来人口应该说在20多年来为北京的建设作出很多贡献,北京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而且首先他们是中国人,是人,人和人是平等的,又都是我们的同胞,另外他到北京来是我们的客人。我想基于这种情感上的东西,我们应该一致对待他们。而且他们到我们这里来,离开他的家乡,到这里来会有诸多不便。所以我们强调对外来人口首先是服务。

  比如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学习,他们生儿育女,他们养家糊口。包括他们的住,吃、看病,甚至保险。诸如此类与自己的生活有相关的事情,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服务。至于管理,不是对外来人口要管理。对北京本市的人也要管理。我觉得我们对外来人口管理限于什么呢?就是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似乎有一个档案就足以了。这种管理不应该有任何歧视的。所以称谓上我们只多叫一个外来人口。比如说过去发的暂住证,非常不科学。什么叫暂住证?你怎么知道人家暂住了?我在这儿买房,生儿育女了,怎么可能是暂住。

  主持人:就是说您对外来人口持的是什么态度?是开放的北京欢迎您,还是适时适度的限制外来人口?

  强磊:主题的思想就是开放的北京欢迎您。

  主持人:但是还有网友说,北京的资源有限,地方也有限,不可能让所有外地人都来北京,这样北京承受不了。

  强磊: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我觉得谈到担心的过滤,因为来的是人。我到北京来,肯定北京有比原来地方优越才会来,人往高处走,谁往低处流,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用强迫他。最近广东、江浙、上海地区发生的民工荒告诉我们,原来的民工到那里去创业、赚钱,现在请都请不去。什么原因?因为他的家乡变好了。所以这是市场的调节,人、候鸟都是动物。候鸟是冷了向南走,人也是这样的,如果北京市不适宜人生存的时候,他就不会再来了。

  主持人:您说北京有这么多流动人口,可能里发展的中间的过程?

  强磊:你说的很对,只是一个过程。但是对这个过程完全放任不管,上海我可以这么说,包括户籍搞的比较好的浙江、广东。但是北京不行,关键是我们有奥运会在这里。所以适当的控制一些人口问题是一个权宜之计,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我相信从长远看是不会存在这些的。

  主持人:我们看一条北京晚报的新闻,标题是北京市将减缓外地人口进京速度,控制总人口规模。

  强磊:可能是北京市相关部门的一些想法,但是我觉得只是权宜之计,暂时的。可能是在奥运会的这段时间,从长远看,从一个国家来看,制订这样的政策是不可取的。

  主持人:为什么呢?

  强磊:有一条原则,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五年多了,世贸组织第一条原则就是反对歧视。我们当时作出承诺的,我们不作出承诺是入不了这个会的。所以这种歧视是不应该存在的。当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歧视,户口就是一个歧视。分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城市户口还分大城市户口、小城市户口。高考学生和地区分数不一样,北京的学生就可以比山东、湖南、湖北、福建学生的分数低100—200分录取。我们过去的科举成功的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制度是平等的。可是我们现在呢?在分数面前都不能实现人人平等,这不是歧视是什么呢。

  主持人:这里还有网友说,那比如说北京确实规模有限。西方国家比如像加拿大也是欢迎您来,但是它有两条,一个是科技移民,一个是经济移民。比如说考试像托福考到640分以上进入国家,经济上必须携带多少存款才可以拿到国家的永久居住证。他认为北京也应该实行这样类似的标准。

  强磊:如果北京实行也无可非议。我说的大学歧视不是在分数面前竞争,而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竞争,是同一起跑线的竞争。他刚才将的加拿大的是起跑线的竞争,这是优先录用,优先吸收。北京也可以搞,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吸引力。

  主持人:为什么呢?

  强磊:比如投资500万就可以成为北京户口,北京也不是没有搞过。

  主持人:有部分人说要提高北京的生活成本,这样迫使外地低收入的人,在北京生存不下去,或者自动就回去了。您是赞同还是反对?

  强磊:肯定是反对。实际北京的消费水平已经高于一般城市了。

  主持人:我念一条在您委员日记上留言的一位网友的留言。他说作为一名外地来京的工作人员在北京遇到不公平待遇,多次流泪。今天感谢您为我们呼吁,并且恳请您提议加快户籍法的出台。我们天天盼着,我们的呼声实在不知向谁说。

  强磊:我觉得这个网友说的非常好,中国的户籍法,新的户籍法、符合国际惯例的户籍法,符合中国国情的户籍法,一个维护人权的户籍法很快会出来,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我们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发展的很快,所以这个事情不是很为难的。我想我们这样的国家,经济发展到今天了,国家这么稳定,经济发展在向西部地区发展,国家这种地区与地区的差别在逐渐缩小的情况下,很快会出来。因为全世界有户籍的国家很少很少。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真是太少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取消户籍制度?

  强磊:要取消。我们国家的一些城市,户籍已经名存实亡了。

  主持人:我们接着来看,您说提案的内容叫做关于改善对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建议,您觉得怎么改善呢?对于流动人口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么来管理呢?

  强磊:首先应该一视同仁,让他们在所有的方面都和北京市民一样,享有北京市民应该享有的权利。我觉得改善就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贷款问题、租房问题、买车问题、行业录用的时候要区分北京市和非北京市,还有孩子入学、入托甚至考学问题。所以凡是过去有歧视的地方,要改善。甚至我们要给那些外来人口,比北京人更多的关怀。因为他们是外地来的,他们比北京人还有诸多不便,怎么解决他们的困难,这也是我们改善服务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其实这里有网友说,如果全国各地方生活水平差不多的话,可能也没有这么多人到处迁徙了。

  强磊:总体上是这样的。如果人在自己生存的地方,他会生活的比较好,一般都是。中国人也这种重守成,轻迁徙的传统。但是也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代年轻人自我实现的精神,有些人有意识的想走出家门看看天下,这些也是存在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的观点就是不仅要对我们流动人口进行服务与管理,还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强磊:对,因为他们的困难相对更多。要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在家处处好,出门万事难。

  主持人:我想通过这个访谈,所有离家的网友都会感谢的。

  强磊:北京人应该说都是外地人,明大都的后裔有几个?查不出来了。所以几十年前都是外地人。

  主持人:我们接着聊一聊高等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北京应先行。我想问您,为什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强磊:高等教育已经到了瓶颈了,发展不了了。首先第一点,目前我们的这种教育是在培养什么人?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地方,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过学校,而且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是人达到18岁的时候,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受到的教育。那么培养什么人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国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现在是在培养什么人?矫情干誉要培养创新的人,培养有独立思考的人,敢于为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北京大学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的时候,他把各种思想都引入到这个学校。比如有宣传共产主义的,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胡适博士,还有宣传复古的。这些人让这种思想的教师都登台演说,让学生们去听,去批判,让学生自己去鉴别。所以,我们的学校应该培养这种独立思考的人。

  主持人:我们来看在线网友留言。现在我们的大学生出的事情非常多,比如说有虐熊、虐猫、虐狗的,我们的大学生都怎么了?

  强磊:他没有受到良心和道德的教育。我们现在培养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所谓高不成,就是建国60年,我们自己的大学几千所没有培养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所有低不就,我们的大学生自己以为自己读了大学,不得了。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意做。现在没办法和中专生争一个饭碗。现在出现一个名词就是叫本科后,就是读了本科之后什么也不会,还得从头来。

  第二个,我们学校的导向,学校应该是一块净土,是净化学生心灵的地方。看看我们的学校,现在成了一个权利的角逐场。我们学校现在形成校庆风,十年也搞校庆。校庆写的都是某年某月出来一个什么官,校长室里面没有别的,都是和领导握手的照片。到国外去看一看,只多是在三角地的地方挂一个照片,是这个学校哪一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专家、教授。

  有人讲了一个故事,小布什当了总统以后,他是耶鲁大学毕业的。他就跟耶鲁大学说我想申请一个教授。后来耶鲁大学一研究说小布什在学校成绩平平,不可以给他。但是我们学校就不会,第二年小布什到耶鲁去演讲,他是耶鲁大学的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做了总统,而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去做了他的助手。这就表明了耶鲁大学生战胜了哈佛大学生。后来就是因为这个,耶鲁大学同意了布什的要求。

  不管事情是不是这样,就说明一个学校崇尚的不是权利,而是知识。我们的学生导向是什么,大家知道我们公布出来的公务员考试46:1,我们的大学考试是4:1。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一窝蜂去考公务员。中国封建主义为什么自然科学那么不发达?就是因为我们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通过科举做官,没有人搞自然科学。世界发展到今天了,我们还要走回这条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都去通过科举考公务员,做官了。这个国家没有创新,没有科学技术还是国家吗?所以我很担心这种现象。学生在学生里,你看看学生的意识,为了争班长、学生会主席、团委书记,甚至行贿。

  主持人:把社会官场这一套都拿上来了。

  强磊:而且我们的老师也是,放着教授不当,放着研究生不带,去争教育处长、科研处长,甚至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还在争。从老师到学生,满脑子是官。过去我们讲寒窗十年苦读书。寒窗是潜心做学问。俗话讲甘于寂寞的人才会做学问。

  主持人:应该说我们的学校是一片净土,但是现在这片净土已经被玷污了。

  强磊:现在中国的教育最悲哀的就是我们的高考制度,国家垄断制度。首先高考,我不谈高考怎么样。我们看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分数还不平等。我们就是评高考一张卷定孩子的终生。这种事情是非常落后的,远不如我们科举。你知道科举是通过考秀才等等几张卷才决定的。再看看我们的考试题。我们把任何一个高考考试题大家看看,那就是直白的文字游戏,钻空子。你看看科举考试,有人说科举考八股文,这是错误的。科举有时候是要求字,但是科举还会要求你怎么样治灾,怎么样治兵。而那种考试又经过那么多的门槛,你才能出息。

  所以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必须废除。现在有些地方在改,另外最关键的,我们现在仍然是国家一统天下的大学。完全是国家垄断,这怎么行?美国的斯坦大学、哈佛大学都是民办大学,不是国家承认的,是市场承认的,是学生承认的,是科学承认的。而我们是必须国家承认。1994年我们大学有权利发文凭,我们的文凭都是学校的。94年以后学校没有权利发文凭,是政府发文凭。教书的机构—学校没有权利发文凭,而不教书的政府却可以发文凭。

  所以这种教育制度能不改吗。有人说准入制度,大学说了多少年了,宽进严出。学生就60分万岁,出来什么都不行。我们现在说我们有2000多万大学生,我们可以解决多少人,我们还有4个高中毕业生只能解决一个入学,入学的人毕业了还不一定能就业。那些人怎么办?趁着他年轻的时候,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学知识,不顶这些人学的就差。可是我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走牛角尖。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认为高考制度本身已经到了改的程度了。

  强磊:而且国家垄断大学的现象,把大多数学生拒之于大门之外。现在和市场严重脱钩,不怨学生。你教的东西不实用,学生怎么学呢。

  主持人: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看来强磊委员谈到教育真是非常痛心疾首,能够感觉到您的内心非常激动。我们的节目到已经谈了很多内容,下面我把网友们的留言转交给您。这些网友也希望能够把这些提到政协会上。建议政府委员呼吁80、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公交车BK6141放入首都博物馆。还有我们刚才说的,非常赞成拥堵费的做法。另外,还有网友说,对于北京八方达长途有限公司9字头线路和远郊区县公交车实行跟城区一样的优惠。实际上强委员,今天您与网友交流过程中,包括在访谈过程中,在节目即将结束的时候,给您说几句话的时候,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强磊:这个国家应该是人民的,国家的事情应该由人民来参与。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的象征。我们国家经过了这么多年,也经过了很多磨难,现在日子好过了,人们也有精神和精力考虑国家大事。我希望今天这种对话应该成为一种制度,这样使我们的国家的大事小情都由老百姓参与,相信这样做国家会做得更好,人民会受益更大。

  主持人:谢谢您。请在线网友继续关注强磊委员的两会日记,我希望您能够把好的建议和比较新的观点放在日记上,继续和网友进行交流。

  强磊:我一定会去做。

  主持人:感谢您一个小时时间的做客,也感谢在线网友一个小时的关注。明天中午1点市政协网站、首都之窗、千龙网联合举办的“政协委员谈提案”系列访谈活动将要邀请的是北京市政协委员王金城做客谈“关于如何推动社区医疗卫生中心与三级医院双向转诊工作落实的建议案”,欢迎您发送邮件chat@bjmail.gov.cn。此外您还可以通过北京广播网、搜狐网现场与委员展开讨论。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

(责任编辑:李彬)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舒适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