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5日,悉尼奥运组委会遭遇了一场噩梦般的混乱——专用班车频繁误点,司机走错路的情况次第发生,整个奥运会交通系统几乎瘫痪。有些射击运动员在训练结束后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才坐上回奥运村的班车。从主新闻中心到国际广播中心开车最多需要5分钟,车却走了半个小时。
延误的最主要原因是中间车站上下车的人太多,班车等待的时间太长。而其它班车误点的主要原因是司机不熟悉路况。悉尼奥运组委会后来承认,他们低估了各国运动员、职员和记者对交通工具的需求量。而交通问题也成为悉尼奥运会最大的瑕疵。
其实,悉尼奥运在交通问题上花了不少心思。悉尼奥运村建设在离市中心半小时车程的城外,其间有轻轨相通。奥运村和奥运场馆之间也有专用的奥运通道。为了尽量减少赛事期间的交通压力,奥运会的28个项目中的15项比赛都在奥运村中进行,还有6项集中在市中心的达令港。运动员村与奥运村仅一河之隔,以步代车毫无问题。而集中了多数记者的记者村与奥运村也只有4公里的路程。在赛前,悉尼市政府就加大宣传公交优势的力度,向普通家庭发放90万份普通公交的宣传资料和85万份轨道交通宣传资料,以加强普通市民的交通意识。在2000年9月22日到9月24日之间的高峰期,为了使观众分批到达,悉尼通过媒体宣传,鼓励人们提早出行。
但是,蜂拥而至的人潮和突发的意外还是让组织者措手不及。虽然悉尼设置了奥运专用车道,但因为监管力度不大,市民使用的穿梭巴士、公共交通、出租车、自行车及紧急车辆也可以在上面行驶,结果奥运车辆的特权性得不到保障。对于悉尼市民来说,奥运前后的交通也成为了他们的一个噩梦。因为澳大利亚的车靠左行驶,很多国际游客不熟悉这里的交通规则,过马路时朝相反的方向看,开车时则可能驶入逆行道。据联邦道路安全办公室估算,2000年有70名左右的外国游客在澳大利亚的道路交通事故中丧生,重伤人数达到1000名。此外,水涨船高的出租车费也让市民顿觉不便,甚至影响了大家对奥运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