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任芳)6日,来自电力、通信、民航、旅游四个行业的14家中央企业联合发出倡议,2007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并向社会作出了优质服务的承诺,其重视公众诉求的态度值得肯定,而这些承诺能否兑现,则更受人们关注。
这些承诺相当实在:电力故障2小时内抢修;电信企业未经客户确认不开通新业务;航班延误每30分钟通知旅客最新信息;导游不得随意更改行程等。承诺内容都与公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些企业承诺,都是公众长期渴望的,如今央企郑重作出承诺,无疑会为公众所欢迎。
一诺能否“千金”?每位央企负责人在宣读承诺书时,都强调要说到做到。国资委负责人也表示“承诺的坚决做到”,有的企业内部已将承诺内容列入考核。然而,谁来监督企业的履诺情况?未兑现承诺的企业又将受到什么处罚?承诺的落实似乎还缺少来自企业外部的“硬”约束。
对这些企业来说,承诺并不是随随便便说说那么简单,而是要接受社会各界的评判和监督,接受社会现实的检阅,老百姓关注的不是你怎么说,而是你怎么做,更多关注的是“言必信、行必果”带来的实惠。而要达到这一效果,还必须做很多“功课”。
公平竞争是企业进步的动力。在承诺的企业中,两大电网公司分别掌管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电力供应;四大电信运营商业务收入占整个行业98%以上;三大航空公司和四大旅游公司也全是行业的龙头老大。要使“优胜劣汰”规则转化为这些企业提升服务水平的动力,还需进一步整合资源,使同一行业的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
我们期望,14家国有龙头企业将如它们所承诺的那样,以文明诚信的服务方式、规范高效的服务流程、公道合理的服务价格、安全和谐的服务环境、显著提高的服务质量,满足公众对服务的需求,使公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电信企业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任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6日承诺,对于客户免费体验的业务,必须经客户确认才能为客户订购;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承诺,对客户定制业务进行二次确认,杜绝强行定制发生。
在国务院国资委6日举行的中央企业“优质服务年”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联通同时承诺,严控外呼业务发生;彻底清理各类低资费短信套餐,实施主叫号码鉴权,从源头上防止SP违规利用其群发垃圾短信。
:
忘记交手机话费而不知不觉地被停机,莫名其妙地订购了手机包月信息却又投诉无门,固定电话话费突然翻番却无法查询详单……今后这些困扰消费者的问题有了解决途径。
中国移动做出的8项承诺包括全面启用新版入网协议、资费信息清晰透明、收费误差双倍返还、全面实施服务定制客户确认、48小时首次回复客户投诉、业务办理“免填清单”和“一台清”自助服务电子化、先提醒后停机、专线受理不良信息举报。
旅游企业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任芳)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旅集团公司、中国中旅(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6日共同承诺提升游客满意度。
在国务院国资委6日举行的中央企业“优质服务年”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中旅承诺,领队和导游人员在行程中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旅游项目,不能自行决定自费项目;车辆运行中做到不载客加油,不带熟人或团队以外的人乘车。
:
在日前国家旅游局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召开的2006年度旅游质量媒体通报会上,国家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从2006年全国各级旅游质监所受理和处理的旅游消费者投诉中筛选出6起典型案例,通过媒体予以曝光。
民航企业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任芳)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6日共同承诺,在航班延误时,每30分钟向旅客通报一次航班动态信息。
在国务院国资委6日举行的中央企业“优质服务年”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东航承诺,其航班正点率将处于国内航空运输企业领先地位;南航承诺,航班延误时,将第一时间按照顾客提供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顾客航班动态信息。
: 航空公司花花招不少 为何服务偏偏不见涨?
一边是航空公司为空姐换万元新装、选空姐时想尽“花招”,一边是飞行员动手打乘客、误点率高居不下……这一切让消费者不得不质问各航空公司,“啥时才能多用心替乘客想想,提升早该提升的服务……”
·
·
石油企业
石油企业要为国家能源保障尽责任。作为中央企业,要实现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责任的统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在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对记者这样说。在这次央企负责人会议上,三大石油企业责任人就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齐中熙)2006年,中国主要石油企业实现利润近3000亿元,几乎占到中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北京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6日指出,在高油价时代,更应科学合理地使用这部分利润,履行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
评论:
14家央企既然承诺搞一个“优质服务年”,是否间接承认了先前的服务不够“优质”呢?如果已经“优质”了,何必多此承诺之举?这些中央级的“窗口企业”,服务水平本应是一流的,而现实表现却难以令人满意,已久为消费者所诟病。随便问问身边的朋友,有几个没有在垄断行业的窗口被冷落过?有几个在面对垄断行业的霸王条款时能找个地方说理?手机资费今天“优惠”明天“套餐”,变着花样忽悠百姓,就是不实质降低资费和真正的单向收费;航班延误十几个小时,有时连个道歉都没有。在这种背景下,倡议并组织了这场“承诺”的国资委,不能不说是用心良苦。因为央企得有个“中央级”的样,已经得了垄断的大便宜,却老是惹消费者生气,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
央企是中国企业中的“老大”,依靠自身垄断地位垄断市场垄断价格,进而获得垄断利润。作为全民所有的央企如果服务于民,其利润为全民谋福利,在如今还不能消灭垄断或涉及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行业与领域还应允许垄断存在的情况下,也不会引起“民怨”。然而,我国的央企虽为全民所有,但很多却无为全民服务之心,因此在公众中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详细:]
评论:
铁路石油电信三行业让利大礼包怎样换来百姓叫好
新年伊始,几个垄断行业相继送出“大礼包”:广东废除燃气初装费,北京公交降价,铁路部门宣布春运票价不上浮,紧接着石油巨头们在国家发改委的降价通知后下调了成品油价格,随后一直被指责其合同存在霸王条款的移动公司也发表“八项承诺”,声称已经修改了合同,删除了其中的不平等条款。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最近大怒,痛斥个别下属的央企,联合早报刊登全国政协委员韩方明的评论文章说,中国有的国企确实欠扁,李荣融骂得痛快、骂得好,可谓大快人心。
·
12月1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指出,中央企业主营业务的销售额达到了8万亿,实现利润预计可以超过7200亿,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达到10.5%,这都是历史上最好的纪录。但是,与国资委兴高采烈的态度截然不同,面对这个红灿灿的数字,坊间发出的却是一片质疑之声,一个最常见的声音是:在这些巨额利润之后,公众的损失是多少?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