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友谊,能穿越深邃广袤的时空,代代相传;有这样一种情谊,能经历无数风风雨雨的考验,历久弥坚;有这样一种国际关系,能超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成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这就是举世瞩目的中非友谊。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寻中非友好的秘诀。秘诀可能有很多,但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交流、文明对话,是不可或缺的一个。
几千年前,在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孕育了埃及、中华两大文明;600多年前,云帆高张的郑和乘风破浪来到非洲,带来了东方古国的和平之音;50多年前,新中国总理同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开启了中非外交关系的序幕;而今,胡锦涛主席的非洲之旅,让人们看到了中非友谊的美好未来……
虽然远隔万水千山,远隔浩瀚的海洋,中非人民却深深地彼此仰慕,由衷地相互认同。积淀几千年的文明和饱受殖民主义蹂躏的经历,让中非人民从彼此的眼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理解、尊重和温暖。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文化交流,增进了解。热情奔放的非洲歌舞,在中国很多城市刮起非洲文化热的旋风;古朴神秘的艺术展,让中国人近距离感受非洲文明。与此同时,落户非洲的“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成为非洲朋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少林功夫团的中华武术,迷倒了无数南非观众……无论是“相约北京”非洲主题年活动,还是“中华文化非洲行”,都集中展现了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的风采和魅力,为中非友谊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交流,沟通心灵。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非人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开创出独具特色的古代文明。近代以来,中非人民不甘奴役、顽强抗争,谱写了追求自由解放、捍卫人类尊严的光辉篇章,创造了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的辉煌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昂扬的民族精神,让中非人民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打下了牢固的思想根基。
文化交流,增强合作。理解和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共同的命运和目标是合作的动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任务。然而,由于具体的国情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会有差异。通过多层次的对话和沟通,通过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才能不断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才能不断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如果说经济合作为了富足现在,那么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是为了汲取智慧、涵养未来。我们期待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为中非友谊提供更多的养分,期待着中非友谊之树根深叶茂荫及子孙。(唐宋)(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