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80后”网友大话春节:春节 如何拯救你

  又要过年了,却提不起多少兴趣。而今,鞭炮不让放了,少了儿时的快乐;拜年开始发短信、聊视频了,现代化的设施后是寡淡的亲情;年夜饭也去饭店吃了,除夕夜一家人不再围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包饺子;更别提穿新衣的乐趣了……

  儿时的春节虽然累但却快乐、满足。

如今的春节回家累(买票难)、应酬累(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将),同样累着,却少了儿时的快乐。

  就快过年了,大家还能感受到年味吗?这春节还有过得必要吗?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春节?

  《星周末》网友大话春节

  主持人:张栋

  参与者:心疼成海、追忆、&DNW&、秋秋、阅微草堂等

  主持人:城市公寓门上无法贴春联,为防止火灾不少城市禁放鞭炮,手机短信拜年减少了亲朋相聚的机会,在电视普及的时代,年画乏人问津……传统“年”的符号日渐寥落,不少人慨叹:在固守了几千年之后,春节年俗正在渐渐离中国人远去。对于这些现象,各位网友如何看待?

  话题一春节期间准备干什么?

  睡觉族

  心疼成海: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忙得我是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今年春节单位放三天假,我还要值一天班。两天的时间计划好好睡懒觉!

  秋秋:我打算睡一天,然后干活。

  逍遥族

  追忆:能怎么过啊,吃吃喝喝呗!除了吃喝,剩下的时间呆在家上网。

  旅游族

  &DNW&:计划春节期间,全家去三亚过年。

  话题二啥原因让年味变淡了?

  因为我们长大了

  阅微草堂: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对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要么现在已经很熟悉,要么知道了它的构造,没有什么感觉了。

  心疼成海:小时候过年时,可以放鞭炮、拜年(收压岁钱)、走亲戚、穿新衣服、学校还放假。而如今,这些和年有关联的词组对我来说,平日里完全可以达到或者说已经不需要(除了压岁钱)。

  心疼成海:我觉得“80后”,对过年的变迁认识挺深刻的,也挺能适应的,也是推动年味变淡的一股力量。

  物质日益丰富了

  秋秋:就算现在“90后”出生的孩子对年也越来越淡。

  可以找一下深层次的原因。“70后”,或者“80后”,当时比经济不算发达,每个家庭的孩子较多,物资匮乏。所以不管孩子还是大人对过年有一种向往。而现在物质跟上了,精神的家园依然空虚。

  心疼成海:我认为以前的物质生活比较匮乏,在过年的时候在物质上就能稍微丰富些,所以,对年的印象也深。

  外来文化冲击大

  阅微草堂:现在一提到圣诞,人们很兴奋,而一提到过年,反倒不如圣诞了。

  心疼成海:我还觉得现在孩子眼中的圣诞节、情人节的分量和年是不相上下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一种因素。

  秋秋:孩子们没有错,错在不能给予他们指引的精神力量,以及你们所说的“大人身上”。

  心疼成海:现在的孩子还会知道“年”曾经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吗?如果让孩子们想象,他们第一个估计能想到奥特曼中的怪兽,(我前几天给外甥讲年的时候,他问我是不是就是那个怪兽)。

  我想给我外甥纠正,我都不知道“年”是什么样的?我没法回答他,呵呵,确实有难度。

  主持人: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与日常生活相比,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气氛更加浓厚,像煮腊八粥、置办年货、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元宵灯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在春节期间都得到了远较日常更充分的展示。春节实质是中国人衣、食、住、行、用、乐民俗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是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是中国人乡情、亲情的强烈升华。从积极方面而言,过年则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泰民安的凝聚力。因此我们说,传承千载的春节年俗文化是我们民族化不掉的根,是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中华民族子孙应该珍视和保护,并使之世代传承下去。

  后记――

  这次聊天是一次愉快经历。

  愉快的是,《星周末》的网友大都是“80后”,年龄虽小但思路开阔,而且敢说会说。比如心疼成海,聊天中我得知他是山西一家民营企业的文秘,只有23岁,但他却有比他年龄老成的言谈。

  当然,还有秋秋、阅微草堂等网友,他们都为这个专题积极发言。在此,一并感谢。

  春节申遗能否拯救春节?

  1月21日《杭州日报》关于春节申遗的一篇文章成为今年春节前一场口水仗的导火索。文章称:“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让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退。在今年春节将至之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发出呼吁,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

  说到底,申遗也是一种手段,保护文化才是最终的目的。而保护文化的手段可以有很多,不是只有申遗这样的“华山一条路”。如果有了强烈的文化自觉,某种文化不申遗一样有保护,如果缺乏文化自觉,就是花千万元申遗成功也是白搭。

  不去挖掘与发展传统节日的现代内涵,春节即使“申遗”成功,也并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我们需要的不是作为“遗产”的春节,而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春节的认同感。否则,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仅能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看到有“春节”这一条目,却不知过年为何物,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现实一点说,保证年俗文化延续或发展的,只能是社会细胞的家庭及其成员,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保护主体”,是最终的“裁判员”。“拯救春节”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申遗”,而在于放假、交通运输等政策制定方面,千方百计地打造一个充分具有人性化光芒的“春节样态”,让被日常世俗日子所压抑、贬斥、淹没的人性在这个节日里复活。也只有这样过年,才能够使人充分放松,充分享受到过年的喜庆和快乐,充分鼓起对新年的期望和干劲,充分体现出中国春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瑰宝的深厚魅力。

  “申遗成功”与“年文化消失”本无内在联系,硬扯到一块也起不到警世作用。“申遗”最多是“顺便的必需”,但不是关键要素。春节的命运没有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手里,而是握在每个中国人、每个炎黄子孙的手里。(扈明)

  专家说申遗

  民俗节日原本就是自己的精神文化遗产,并不是它只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才是宝贵的。如果自己的文化遗产只在乎一个外在的名,没有对它的精神内核去挖掘和提倡,那即使申请下来,也是不完整的。

  ―――著名文化、民俗学家冯骥才

  现代传媒使春节习俗变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只要民族和国家一步步走向团结和强大,我们的年俗就不会式微。

  ―――中国社科院民研会会员蒋五宝

  与时俱进是民俗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其实,在传统年俗中加入新元素、新时尚,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会为传统年俗注入再生基因。

  ―――宝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董建新(三晋都市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成海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