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悉尼:汉语故事

  在悉尼,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出生在海外,也就是说,这里是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2005年8月,我和先生加入了悉尼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中。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放弃国内稳定优越的工作选择出国,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

之前,我们听说了种种国人在海外艰辛生活的故事,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大不了去餐馆洗碗、去工厂做工”来为自己壮胆,开始了我们的“洋插队”生涯。

  中文报纸周末版脱销

  绝大多数到悉尼来的华人新移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初来乍到,先要在当地“安居、乐业”———找一个交通购物方便、租金便宜的房子以及一份对英文和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这就得在星期六一大早买一份悉尼当地中文报《澳洲新报》。厚厚一大叠,除新闻版和周刊外,租房、招工、商业等分类广告就占了十几个版。聪明而勤劳的华人朋友们遵照先到先得原则,早上7点就打电话给房东要求看房,以免错过又便宜又好的房间;同样,即使你为了不打扰雇主从上午9点开始打电话找工,那些看起来比较体面的招办公室文员之类的雇主电话会一直占线,或是雇主手机已关机。由于这份报纸实用性如此之强,往往一上午就被抢购一空。

  我到悉尼的第一个周末,在朋友的提醒下,也买了一份《澳洲新报》,开始在招工版上画圈圈,想找一份过渡阶段的工作。可几版广告看下来,按摩我不会,色情的更加不会去,体力活我干不了,办公室文员需要会计专业背景,收银员需要经验,餐馆工作不到迫不得已我不会去,还有许多是中介骗钱的广告,再加上悉尼地方大,一共有七百多个区,而其公共交通远不如上海那么四通八达,许多工作一定需要自己开车去上班。总之,电话打了几十个,没一个成功。

  第一份工还是做“报人”

  对招工版我算是丧失信心了,于是看起这份《新报》来,全部是繁体中文和拗口的广东话,需要揣测琢磨一番的港式人名译法,比如“贝理雅”就是英国首相布莱尔;贝克汉姆变成了“碧咸”,等等。这份将粤语阅读人群定为目标读者的报纸,让我这个从中国大陆来的人觉得在“雪梨”(广东话对“悉尼”的翻译)的华人圈子里,自己好像又是一个外来者。不过,翻到最后一版,一则该报周刊部招聘精通翻译以及电脑排版编辑的广告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是我的老本行吗?于是就去邮局寄出了我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份求职信。等了一周,接到了面试的通知,并幸运地在来澳大利亚两周后正式开始上班。

  虽说《新报》和《星岛日报》并称悉尼当地的两大中文报纸,但报社的采编人员不超过20个。大多数的当地新闻主要还是靠翻译,而国际新闻,包括中国新闻,用的都是外稿。由于对澳大利亚方方面面还不熟悉,我在周刊部一开始是做一些编译和排版的工作。后来也开始写一些专栏,最开心的大概要算是写“食经”,也就是去餐馆试菜,主要是去在我们报纸上登广告的中餐馆,然后在栏目里力荐他们的招牌菜。悉尼的中餐馆还真多,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中餐馆,这家吃完吃那家,一个月一期的“食经”总不会缺少“客户”。

  中国人买下澳大利亚银行

  虽说在报社的工作比较稳定,但收入却相对比较低。工作了半年以后,决定辞职,报了一个TAFE(澳大利亚成人职业培训学校)的银行专业大专课程,幸运的是,我在读了两个月后就找到了一份在银行的全职工作,于是白天上班,晚上读书。

  我的老板是印度人,而这个银行是他自己买下来的。起初我觉得很新鲜,怎么银行也能买?后来搞明白了,我所在的昆士兰银行实行的是连锁经营模式,借着总行的产品平台,分行自负盈亏。我在总行参加新员工培训时,还碰到了另外两个分行的老板,他们都是香港人,来澳大利亚二十几年了,一直都在银行工作,而现在有机会开始自己的生意当上了银行老板。昆士兰银行在悉尼有四十多间分行,据我所知,由华人买下来做老板的就至少有四五间,在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也有不少中国人买下的分行。而其他许多分行也是由像我的印度老板一样的从其他国家来的移民买下来经营的。

  开银行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坐着就会有人送钱上门,尤其是在澳大利亚连续几次加息压力下,银行之间竞争异常激烈。有几个澳大利亚本地人买下分行后不到一年,就承受不了一周工作7天的压力以及惨淡的经营业绩,歇业转让了。相比之下,几个中国老板搞得有声有色,在华人电台做讲座,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广告及专题,至少在华人圈里知名度直线上升。总的来说,澳大利亚当地人非常欣赏中国人对钱的精明及勤劳刻苦态度。

  教中文成为第二职业

  以前在国内教过老外中文,于是我来了澳大利亚以后,也想看看有没有教中文的市场,可别说,想学中文的当地人还真不少。我先是到了一家专教小孩子的中文学校,学生年龄从3岁到11岁不等。在澳大利亚,许多来自中国内地或是香港的家长都在星期六把孩子送到中文学校学普通话,家长们的共识是,这些孩子比澳大利亚孩子多会一门语言,也就意味着他们将来就业会比澳大利亚同龄人多一些机会。事实上,华裔学生进入当地精英学校的比例是很高的,记得前年电视上的一档“澳大利亚神童”节目的总冠军就是一个华裔小男孩。而很多华裔孩子付出的代价则是每周去上补习班,还要学乐器学画画,这似乎和中国的教育现状已经不相上下了。澳大利亚孩子的家长也已明显感受到来自亚洲,特别是华裔学生的威胁,想考精英学校的澳大利亚学生也被纷纷送进了补习班。

  教小孩子太累了,要有耐心,还要陪他们做游戏,于是去年9月,我开始转攻成年人汉语培训市场,和朋友一起白手起家,搞了一个汉语培训中心。我们在悉尼写字楼林立的商业中心发招生简章,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一些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当地公司,毛遂自荐我们的中文培训课程,举办免费讲座,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从教零散的几个学生开始,到现在已成了专门为公司提供中文培训的教育中心,除了我们的努力以外,靠的还是中国日渐强大的吸引力,不少学生以及公司主管都对我们说,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学汉语对他们的生意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多“老澳”还说,他们现在学汉语,2008年就要去北京看奥运会了。最近我们还接下了为“路易威登”门店店员集体培训汉语的项目,他们的澳大利亚培训部经理告诉我们,许多来悉尼旅游的中国游客以及一些来这里留学的中国年轻人为他们门店带来了很大的商机,因此店员学会说汉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前几天路过悉尼市区发现,大型中国新年庆祝活动的巨幅海报已经抢滩各大火车站站台以及开放式公园的显眼位置。可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澳大利亚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中是非常受欢迎的。中国为澳大利亚所带来的商机也令澳大利亚人兴奋。说实话,我在这里只有短短一年多时间,视角与感受也非常有限,但作为中国新移民一分子,我们有源源不断的创意与活力,我们有敏锐的触角与敢拼的闯劲。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