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曲长缨:“阳光工程”报道风波始末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在社会上有着很高声誉,多年来由于它深入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抓住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从而获得了广大观众和各方面的认可。三任总理都给“焦点访谈”题词,这就更使“焦点访谈”的新闻工作者感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

“焦点访谈”的报道首先要确保真实性、客观公正性,作为多年在这一栏目工作的记者,我深有感触。只有用事实说话,确保报道内容的客观真实性,才能在别人的质疑、批评甚至是无中生有的诋毁时立于不败之地。我本人就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2003年,记者关于福建某市“阳光工程”的报道,引出的一场风波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一、事情的起因

  先简单介绍一下事情的经过:在福建省某市有一个最繁华的商业区,寸土寸金,对于经商的人来说能够在这里拥有一个店铺,就等于拥有了一棵摇钱树。按照当地2000年6月实施的商业用地要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的“阳光工程”的要求,这里的商业用地无疑应该公开招标拍卖,但奇怪的是“阳光工程”

  实施一年之后,一家叫“原豹”的商业公司没有经过这一程序,就在这里占地盖楼,而且表面上盖的是“办公楼”,实际上是商业用楼。根据群众的反映,2003年8月,笔者对这一事情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着用地不公开、违规批地的问题。2003年10月25日,“焦点访谈”栏目以《“阳光工程”下的阴影》为题,揭露了这家原豹公司在市里实施

  “阳光工程”之后,在某些部门的暗中违规操作下,没有经过必要的招标程序,就以低价取得黄金地段使用权的问题。节目播出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观众和当地的许多市民对节目予以肯定,但也引起了当地一些相关部门和原豹公司某些人的强烈不满。在没有与中央电视台和“焦点访谈”栏目以及记者本人有过任何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和核实的情况下,当地晚报于2003年10月31日以《原豹老总投诉央视记者曲长缨》为题,发表了报社记者署名的长篇报道,对“焦点访谈”的这期节目予以全面否定。对记者本人的采访作风和调查内容、调查过程进行大肆歪曲,并进行了莫须有的人身攻击。该报不但对这篇根本不属实的报道在报纸的头版做了重点推介,而且用了两个大半版的篇幅刊载。随后,福建省另一家发行量很大的晚报也被“上面”要求全文转载,甚至又在香港《大公报》上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当时有十几个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众多的网民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尽管从帖子中看支持“焦点访谈”报道的是绝大多数,但也有少数网友因此产生了对“焦点访谈”报道真实性的质疑,对记者本人采访作风的质疑,甚至是对中央电视台良好形象的怀疑。在网上的帖子中,有人问,究竟是哪一家媒体报道属实?也有人说,无风不起浪,双方都有问题……各种议论、猜测、怀疑,充斥了不少网站。应该说,这是“焦点访谈”成立以来在新闻报道真实性被质疑方面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挑战,也是中央电视台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对中央电视台和“焦点访谈”栏目及记者本人的负面影响极大。因为由当地报纸出面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报道公开“叫板”,这恐怕是第一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在此之前或之后,地方上的一些部门和个人对“焦点访谈”的报道不满意的有之,提出不同意见的有之,在当地和其他媒体上发表不同看法的也曾有过,但像这样公开“叫板”的报道可以说是绝无仅有!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都在关注,中央电视台和“焦点访谈”栏目甚至记者本人会怎么办呢?素以“用事实说话”主持正义著称的“焦点访谈”及其记者,面对这样严峻的情况,能不能经受住考验呢?

  二、严于律己,冷静应对

  笔者得知这一情况是10月31日的下午,是热心观众打来的电话,当时我感到非常吃惊,马上向台里和新闻中心、评论部领导汇报。领导意见是先了解情况,于是我马上就给那家晚报总编室打电话,询问情况,索要报纸,但遭到了冷遇,接电话人员回答说对报道情况不清楚,领导不在,报纸不能给,报道可以上网去看。在随后的几天里,记者多次打电话给报社,希望了解情况,说明真相,并索要报纸,但都没有得到答复,记者又联系写这篇稿件的署名人员,但每次接通电话后,对方一听说我的名字就马上把电话挂断。几天中与报社方面联系并无结果,连最终手中得到的几份报纸也是靠热心观众给记者邮寄来的。

  正人先正己,在与对方联系的同时,台里的有关领导认真询问了这期节目制作的背景和过程,重新审查了节目制作播出的流程和内容,又和我一起反复看了这期节目,并调出了记者保留的大量原始素材,对照着对方报道中的种种说法,进行甄别和分析,看一看我们的报道是否有情况失实之处、政策把握不准之处、表述不清之处、言语过激之处。最后得出结论,认定这期节目是在国家加强对土地的管理,整顿土地出让

  秩序的大背景下采访播出的,选题符合国家的政策,拍摄制作经审批,播出有主管领导签字,在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在内容上这个节目有充分的事实作为依据,情况属实,舆论导向正确。当地晚报的报道是不负责任、严重失实的。

  在得到了报纸的原件又对节目报道的内容重新认真审查之后,作为中央电视台和“焦点访谈”栏目应该怎么办呢?显然,这件事儿已经不仅仅是记者个人的事了,受损害的不仅是记者个人,而且是中央电视台和“焦点访谈”栏目。对此置之不理,肯定不行。置之不理的结果只会给电视台和栏目及记者本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也会使社会上的传言更加泛滥,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尽快拿出应对之策。

  记得当时曾经提出过这样几个办法:一是向中央有关宣传主管部门汇报,求得上级领导的帮助;二是向福建省的有关部门反映,通过他们来解决问题;三是继续找那家晚报联系,要求解释,予以更正;四是通过一些网站和媒体说明事实真相;五是追踪报道,再做一期节目,但遗憾的是这几条中有的并没有实现。比如,向福建省的有关部门反映,并无结果,而且听说省里的另一家发行量大的报纸原先还想就此采访“焦点访谈”栏目和记者本人,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但得不到允许,不得不全文转载那家晚报的报道,看来想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不太现实(值得提出的是那家报纸在不得不全文转载时还是在标题上删去了“曲长缨”三个字,力求避免对记者本人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在此表示谢意!)。再比如,继续找那家晚报联系也无回音,看来他们也有难言之隐。这家报纸的记者置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于不顾,写这样不经核实,单听一面之词的长篇文章,矛头直指中央电视台和“焦点访谈”,又能够被报社用如此大的篇幅

  隆重推出,其背景很不一般,发这样文章可以肯定不是报纸自己的主意。至于通过一些网站和媒体向社会说明事实真相,虽然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但其效果远不如再做一期“焦点访谈”节目更有社会影响,更能阐明事实真相。最终台里决定采取的办法是向中央有关主管宣传的部门汇报,同时,就那家晚报报道中所提出的问题,再做一期“焦点访谈”,正面回应,以正视听。

  三、真相到底是什么

  从10月31日,那家晚报发出严重失实的报道到11月16日,

  整整过了半个月了。这半个月中,记者和栏目接到不少电话和信件询问这件事,而许多网站特别是福建当地的各大小网站,每天都有大量的帖子,从各个角度分析评论这件事,许多人在来电、来信及网评中都非常想知道央视的态度,“焦点访谈”栏目的态度和记者本人态度。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面对那家晚报公开指名道姓批评“焦点访谈”栏目和记者的报道,我们这边一直保持沉默,没有任何公开的消息,有的网友说:“也许是‘焦点访谈’记者理亏,所以没有回应”。也有的网友说:“没有回应就是默认”,还有的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说:“这回电视台和这位曲记者可栽了。”但更多的网友是抱着急切的心情等待着“焦点访谈”和记者来说明事实真相。他们发了大量的帖子,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来支持记者对“原豹公司占地”的舆论监督,相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报道是真实的,相信记者是严守职业道德,用事实说话的。其实,在这段时间记者一直没闲着,正在紧张地制作一期新的“焦点访谈”节目——《阴影的真相》,决心用事实去回应那些不实之词。那么作为一名“焦点访谈”记者,曲长缨在这次报道中究竟有什么地方值得那家晚报口诛笔伐,值得那位原豹公司老总大动肝火投诉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先让我们来对比一下“焦点访谈”节目《“阳光工程”下的阴影》(以下简称《阴影》)的报道与那家晚报的报道《原豹老总投诉央视记者曲长缨》(以下简称《投诉》)的不同。

  《阴影》是这样报道的:八一七北路寸土寸金是市里最繁华的地段,原豹公司新建的大楼就坐落在这里,尽管福建省早有规定,市里也于2000年6月就对国有经营性土地进行了公开招标拍卖,可原豹公司所用的这块地,却没有经过这一程序。除了拆迁费、税费之外,市国土资源局只让原豹公司缴纳了18万多元土地出让金和配套费,就同意把这块地用协议转让的办法给了它。市国土资源局的人也承认原豹公司购置的这块地是商业用地。

  《投诉》写到:原豹公司老总洪金旭说,《“阳光工程”下的阴影》主要内容都失实,我们盖原豹大厦这块地是通过协议出让的,但曲长缨却在报道中说我们是无偿划拨的……

  (点评:明明说的是协议转让,《投诉》却偏要把“无偿划拨”的帽子送给曲记者)

  《阴影》是这样报道的:既然是商业用地为什么又不搞招标拍卖呢?市国土资源局的解释是“它是原豹公司办公楼,自用、非经营性的”,可在市国土资源局和原豹公司签的合同上,却写着“土地可以转让和出租”,

  这显然与自用的性质不符。

  《投诉》对此写到:曲记者模糊了“经营性用地”和“经营性房地产项目用地”概念。

  (点评:报道非常清楚,又怎么是“模糊了”概念呢,其实,“经营性用地”的概念并不是曲记者的“发明”,而正是从那家晚报2002年2月26日的报道中学来的。同是新闻媒体,为什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

  《阴影》是这样报道的:“按照福州市2000年

  6月开始实施的“阳光工程”的有关规定,改变用地性质出让给私有企业使用,应招标拍卖。但市国土资源局却没有这样做。”

  《投诉》写到:“国土资源部颁布并于2002年7月1日起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型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而市里批准原豹用地的时间是2001年10月12日,比国土资源部的规定出台早了7个月,我们不能用后来生效的新规定来审视以前的用地办法,是否符合新规定,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做法。”

  (点评:在这里,《投诉》只字不提早在2000年6月市里就公布的“阳光工程”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省里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多次发文强调,经营性用地要搞招、拍、挂,难道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吗?)

  《阴影》是这样报道的:“记者在市工商局调查中发现,原豹公司2001年申请盖大楼时,企业的年利润只有900元

  ,其注册资本1680万元,在同年就被查出是虚假验资,并受到了工商局的处罚。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今年6月当初要盖原豹大楼的洪金旭等三人,在欠了一屁股账,拆迁费还没有付清的情况下,突然卖掉了自己在公司的全部股份,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这个项目已经转卖给他人”。

  《投诉》写到:洪金旭“至今也还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洪金旭等三人至今仍是公司的领导人,每天都在处理公司的事务。”

  (点评:记者报道依据的是市工商局提供的材料,材料显示2003年6月份原豹公司的法人代表已改为洪建福,已不是洪金旭。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原豹公司作了假更改,要不就是工商局提供的材料不属实)

  ……

  此外,除了上述这许多方面,《投诉》只根据原豹公司和市里某些人的一面之词,对“焦点访谈”的报道或否定、或歪曲之外,对记者本人和“焦点访谈”栏目也进行了丑化。在报道中不仅让原豹负责人

  “含泪怒诉”“曲记者形象太歪了”,而且还别有用心地写到,有人要来做中介,说只要给个几万元由他们出面来“摆平”前来采访的曲长缨,原豹的负责人火了,认为这是对“焦点访谈”记者的侮辱,但他马上又说:“当然我说服自己相信这仅仅是这位曲记者一人的行为”,其含义和矛头指向不言自明。接下来《投诉》的作者又貌似公正地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不愿意得罪我们同样热爱着的‘焦点访谈’节目,我们不愿意有人给‘焦点访谈’抹黑,无论这人是洪金旭还是曲长缨,于是我们开始了调查……”联系到后面的报道中,作者对“焦点访谈”报道的全面否定,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段话的意思无非是说曲长缨给“焦点访谈”抹了黑,“焦点访谈”失实了。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投诉》报道在最后干脆颠倒黑白,直接说曲记者曾来过福州找有关部门为某一案件犯罪嫌疑人奔波说情,还言之凿凿地写到“此事在坊间传得很盛,联系到原豹所言和各部门所反映的情况及《“阳光工程”下的阴影》节目内容的严重失实,许多人都感到困惑,曲记者是没有了解到事实真相,还是有其他原因?尽管笔法曲折,意思却很明确,就是说,是曲记者为犯罪嫌疑人说情不成,才做这样的“严重失实”节目来泄私愤。

  (点评:同是新闻人,相煎何太急!为什么仅凭一面之词就“妙笔生花”,既然曲记者有这样严重的问题为什么不向中央电视台和“焦点访谈”栏目反映,或与曲本人核对一下呢?)

  正是针对上述种种不实之词,经过深入采访、反复核实,一期新的“焦点访谈”——《阴影的真相》于2003年11月16日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

(责任编辑:赵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曲长缨 | 洪金旭 | 方式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