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今天,两千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拂着和煦的春风,带着春天的喜悦,从祖国各地,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来到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隆重开幕了。我们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6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2006年,是人民政协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做出了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大部署,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人民政协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政协事业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我们谨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部署,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我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认识新的发展形势、勇于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展身手。
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共同致力于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当前,我们国家经济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希望委员们在“两会”期间,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热烈讨论,贡献智慧。
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共同致力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人民政协里,集中体现着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政协全体会议是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最高形式。希望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委员,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商国是、互相监督,充分体现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促进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团结。
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希望广大委员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围绕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进行协商讨论;围绕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建言献策;围绕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聪明才智。
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关注民生,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追求的社会和谐,是体现多样性和保持一致性的和谐。希望广大政协委员运用视野开阔、位置超脱、渠道畅通、影响广泛的优势,多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工作,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表达和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促进社会机体多层面、丰富的和谐。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每年3月,2000多名来自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别的委员汇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商国是,这本身就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佳事、盛事,是中国政治和谐、社会
和谐的生动体现。希望委员们在会议期间,着眼于2007年的全局工作,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倾心献良策,坦诚建诤言,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重托和深切期望。
预祝大会取得丰硕成果,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