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文汇报

文化大众化不等于“泛娱乐化”

  尹继佐

  “文化娱乐化”已经切实影响着社会大众对文化的审美旨趣,特别影响着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定位“文化娱乐化”现象?以及如何引导我们的社会文化走向?这两个问题的现实意义更在于如何看待我国的民族文化问题

  需要肯定文化走出书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需求,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这就是“文化大众化”。

但是文化大众化不等于“泛娱乐化”。在看到我国的大众文化娱乐化程度不够的同时,更需要敏锐观察这种娱乐文化包含的肤浅化、庸俗化等等负面因素

  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放纵“文化娱乐化”自由发展以致形成一种“泛娱乐化”倾向。对此需要站在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属性采取不同的态度:有需要提倡的;有既不提倡又不抵制的;还有要坚决抵制的。这其中,关键在于提倡和抵制这两端,难点在于前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这是对于我们文化软实力的一项新考验

  回顾2006年的大众文化,涉及的关键词不得不提及“选秀”、“恶搞”、“易中天”、“于丹”等。在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已经清晰折射出“文化娱乐化”倾向。自2005年“超级女声”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后,选秀热在2006年继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卫视、地方台各种选秀节目不下20个。“一夜成名不再是梦”,选秀成“造星运动”。

  有人认为,2006年是“恶搞年”。从年初的《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到年末的《满城尽是加班族》,从《红楼梦》到《闪闪的红星》;从“中央一套”、“爱戴”牌安全套、“姚明”牌卫生巾到“国学辣妹”,进而在网络中产生“孔子与章子怡谁更能有效地代表中国文化”的讨论。“恶搞”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从网上到网下,从娱乐影视到红色经典,如火如荼的恶搞现象大有营造一种新文化时尚,甚至派生“恶搞学”的趋势。恶搞从影视大片、名人而渐至“无所不搞”,不断挑战人们的心理底线、感情底线、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成为严肃的话题?

  不管是“选秀”还是“恶搞”,在我们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文化娱乐化”已经切实影响着社会大众对文化的审美旨趣,特别影响着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定位“文化娱乐化”现象?以及如何引导我们的社会文化走向?这两个问题的现实意义不仅仅在于如何引导当前的文化潮流或时尚,更在于如何看待我国的民族文化问题。

  首先,应该明白文化娱乐化倾向已经是客观的社会现实,是当代社会变化发展的必然后果,这是难以避免的,它是市场化和全球化必然的结果。对比其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文化娱乐化的发展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不是很充分的,文化产业还微不足道,娱乐化的程度也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做得更专业,更加吸引大众。

  在看到我国的大众文化娱乐化程度不够的同时,更需要敏锐观察这种娱乐文化包含的负面因素,比如说它造成人精神肤浅化、庸俗化等等。娱乐化的趋向不是坏事,关键是怎样把娱乐化趋向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放纵它自由发展以致形成一种“泛娱乐化”倾向,这两个方面取得一个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的矛盾是,有的时候我们容易反应过激,另外有的时候太放任自流。对此,理性的态度是,要切实研究一下当今青年的认知与心态。比如对于“网络恶搞”现象,有关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青年接触过网络恶搞作品,在职青年(58.9%)接触的频率略高于在校学生(55.2%),且48.8%在校学生与51%的在职青年认为“网络恶搞只是娱乐,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对于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恶搞经典作品事件,青年近半数认为不能接受。令人欣慰的是,47.2%的在校学生和42.4%的在职青年明确赞同“必须加强对网络恶搞的管理”的观点,这要比反对的声音响亮许多。可见,如果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恶搞的管理,将会得到众多青年网络使用者的支持。

  其次,需要肯定文化走出书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需求,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这就是“文化大众化”。但是文化大众化不等于“泛娱乐化”。现在是不少文化娱乐类节目没有文化,只有越来越厉害的“恶搞”。

  社会文化自身是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操作上容不得半点简单化倾向。我们在倡导文化大众化的时候,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强调:一是建筑在大量通俗化和普及性的文化金字塔顶端的,应是那些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悠久历史传统、体现民族创造力和当代文化最高水准的优秀文化,这些文化的评判不可简单地用票房的多寡作标准;二是文化的多样化多层次绝不是低档次的代名词,不能以社会需求、不能以收视率高低为借口向市场推销那些格调不高的文化垃圾,更不能错误地以为大众只能欣赏那些档次很低的东西。当下的需求固然要照顾,眼前的利益自然也要谋取,但我们决不可被一时一地的蝇头小利所迷惑,把涉及到一个民族长治久安的文化发展大计弃之脑后。

  再次,文化工作者应该自觉地充当民族优秀文化的守护者,正视大众文化的发展,而不应该逃避,更不应该蔑视它,应该研究和探讨它的规律。客观地说,大众文化娱乐化的发展还是有它重要的意义,它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到文化,而且能够牵引更多的人关注社会文化。但是针对娱乐文化的负面因素,需要进行引导。作为民族文化的守护者,文化工作者承担着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必须坚守文化发展的最底线。因此,在以开放的心态,了解其他不同文化并与之对话时,不应该放弃文化的批判性、反思性,应该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民族文化与娱乐文化“共生”的发展规律。

  第四,面对“泛娱乐化”的倾向,需要努力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倡情趣健康。

  理想信念和生活情趣是密不可分的,胡锦涛同志提出“情趣健康”,就是提出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一条是建设和谐文化,重点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未来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须臾不能离开文化,文化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将发挥着基础性核心性作用。而这种能体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智慧结晶的文化,必是那些既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又富有前瞻性的宏阔境界、且充满活力的精神创造物,而绝不可能是那些浮光掠影的文化泡沫。以这样的高度来看待今天的“泛娱乐化”倾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文化产业的名义制造文化垃圾,更不能以文化产业的名义破坏民族的优秀文化。

  因此,对于“文化娱乐化”现象,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属性采取不同的态度:有需要提倡的;有既不提倡又不抵制的;还有要坚决抵制的。这其中,关键在于提倡和抵制这两端,难点在于前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这是对于我们文化软实力的一项新考验。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顾问)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娱乐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