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各国驻华使节和常驻北京的国际机构旁听“两会”,是每年“两会”的一个惯例。今年,在发出邀请函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尽可能为外国驻华使节和机构旁听“两会”提供各种便利措施。
一方面,文件翻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今年除继续把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成英、法、西、俄、日、德6种文字外,还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翻译成英、法、西、俄、日5种文字。外国驻华人士及外国媒体普遍关注的物权法草案的说明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说明也会翻译成英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要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翻译成英文。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阚珂介绍,“这是人大53年来第一次。”
另一方面,所提供的资料进一步增多。
考虑到外国驻华人士及媒体对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普遍关注的情况,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当天,除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提供英文版本外,大会还提供了其他一些相关文件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温总理所作的报告。
这一颇为人性化的举措也得到了各外国驻华人士的一致赞许。首次旁听“两会”的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城市发展部主任哲理先生表示,有了这些文件的帮助,“温总理作报告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带翻译也能跟得上。”
谈及旁听“两会”感受,哲理认为关注“两会”的政策内容,这不但和他的经济研究工作密切相关,而且亲身经历也让他更容易理解中国的政策制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