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CCTV新闻频道360度播出“国策解码”,以下为节目内容。
解说:
2235亿财政资金做后盾,农村娃接受义务教育能否高枕无忧?高等院校学杂费动辄一年数千,困难家庭孩子如何实践大学梦?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教育应如何实践公平?今日解码专家——柳斌。
柳宾,中国教育改革问题资深专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课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曾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教委总督学。
主持人:
好,我们现在就来现场连线一下柳主任。柳主任您好。
柳斌:
您好。
主持人:
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教育方面的内容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我们在这儿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我们通过电脑上的图版一起看一下,基本上能够涵盖的很多内容,其中包括比如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城市困难家庭的学生,农民工子女等等这样的一些群体,也就是说我们今年教育要优惠或者说惠及的人群,是这样一些人群,你觉得这后头表达出来的信息,是个什么信息?
柳斌:
在这里面,我觉得表达的信息非常重要,那就是教育是社会的基石,基础教育的公正和公平,对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刚才所说的这些信息,可能集中都是关注义务教育,尤其是关注在义务教育阶段比较贫困的地区和比较贫困的人群,所以这里面,实际上是涉及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它是我们国家各级各类教育里面唯一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其它各种教育、各类教育,都只是面向部分国民的教育,所以要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国民的素质,首先要把义务教育阶段的事情办好,政府工作报告正是在这一个方面花了很大的篇幅,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在这个方面采取了很多重要措施,来普及。
主持人:
你刚才说到教育公平的问题,我觉得非常的切中要害,恐怕也是我们很多观众朋友和老百姓关心的一个问题,请您再给我们解读一下,这个公平具体我们未来发展的着力点,是在哪一点上?是机会的公平,还是资源的公平,或者说其它方面的公平?
柳斌:
我想公平的问题,首先要看义务教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我想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它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每个学生它的基础道德品质,和基本的学习能力,无论是修养品德也好,学习知识也好,掌握技能也好,那么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学习能力,所有这些方面都谈不上。那么要掌握学习能力呢,首先是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把阅读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培养好,以读写算的能力为基础,形成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有了学习能力以后,就为每个人的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持人:
也就是说这种公平的概念,其实不简单是比如说资源的公平或者机会上的公平,实际上是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它的这种能力是不是公平?从根本上来讲。
柳斌:
我想可以这样说,但是它跟资源的公平,办学条件的公平,教师队伍素质方面的公平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要让孩子们都有比较好的素质,它能够达到义务教育毕业以后的合格水平,那么就与校舍,与办学条件,与师资队伍都有关系,所以我们这里所讲的,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可能都涉及到了,一个是对农村要普遍地免收学杂费,从今年开始,那么城市今后几年也要逐步实施。
主持人:
而且您提到这个,我们也注意到这个报告当中也专门提到,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个亿,将实施农村的初中学校改造的计划,另外还有像,前些节目也已经涉及到,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等等,这些东西是不是都基本上贯彻着一个教育改革的思路,那就是使教育更加均衡化,更加公平?
柳斌:
我想是这样,因为所有这些措施,都是围绕着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为了实行这个目标,当然就需要逐步地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主持人:
柳主任您说到教育均衡,实际上有很多实际的问题,很多现实的问题,我想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比如说在农村,教育不公平,有的时候,很多时候体现在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匮乏上,那么在城市里呢,这种方面又体现在现在学生要择校这方面,如何来使这两方面,或者这些问题均衡,也有一些人提出一些建议,就是要削峰填谷,就是把全国的师资力量,或者说好学校,把它均分了,这样的方式可行吗?
柳斌:
我想在《义务教育法》里面规定的向均衡发展的方向,把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方向性问题写进法律,这就有两层意思,一个,义务教育要向均衡方向发展,另外一层意思,这是作为一个方向性问题。那就是说,义务教育向均衡方向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做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主持人: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只能请您谈到这儿了,非常感谢您今天来这儿作客,来给我们做这个《国策解码》,非常感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