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有湖南的张家界,北有河北的张家口。今年“两会”上,记者采访了来自两个“张家”的全国人大代表。两个“张家”不仅名称相似,来自这两个城市的代表似乎也心有灵犀,他们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城市的今天与明天。
两个“张家”各有特色:张家界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风景优美名声在外;张家口可算是北京西北面的一道绿色屏障,要实现绿色奥运目标,张家口作用重要。
“美丽”与“绿色”
——两个“张家”的骄傲
张家界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享有“三千翠微峰、八百琉璃水”、“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等美誉。来自张家界的全国人大代表陈艳静,一开口就谈起了自己家乡的美景:“张家界以旅游立市,我们那里有武陵源、天门山,山清水秀,能生长在张家界真是幸运。”
让陈艳静深感自豪的家乡正在吸引海内外的游人,她说,张家界各景区景点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00多万人次,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79亿元,增长了23%。
“张家口地处北京官厅水库、密云水库上游,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政协副主席白俊杰开口第一句话则是强调了张家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白俊杰代表说,为给北京一片绿水蓝天,张家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大搞生态建设工程。听到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感到十分振奋。
“旅游”和“新型工业化”
——两个“张家”的道路
“现在来张家界旅游的还有很多国外游客,其中最多的是韩国客人,去年来了几十万呢。”陈艳静说,导游、宾馆服务员甚至是抬轿子的轿夫,都能说上几句韩语。
“下一步我们还要努力吸引更多欧美日的游客,让全世界都能分享张家界的美丽。”陈艳静说,为了满足欧美游客喜欢惊险刺激的爱好,张家界准备开展野外探险、攀岩等新的旅游项目。
陈艳静谈起了旅游,白俊杰则讲起了张家口的历史:张家口曾经有比较耀眼的辉煌。上个世纪初,张家口是与上海、天津并列的中国三大贸易码头之一。史料记载,1918年,张家口与美、英、法等数十个国家通商贸易达1.5亿两白银,贸易产生的税收占当时国库税收的1/3。由于种种原因,张家口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成为距北京最近的贫困地区,也是河北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白俊杰说,张家口的发展不能走等、靠、要的路子,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白俊杰说,张家口的发展不是仅仅解决温饱的问题,而是要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旅游精品”与“交通枢纽”
——两个“张家”的梦想
据陈艳静介绍,张家界正在努力提升旅游的硬件。张家界的机场正在扩建,新候机楼去年已经动工了;从广东等地来的旅游专列也开到了张家界。她说,为了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减少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张家界牺牲了很多经济利益:近年来先后拒绝和否定了几十个对环境可能带来较大破坏和污染的投资项目;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在武陵源核心景区兴建的宾馆酒店及其他建筑分期分批进行拆除,并对核心景区的部分原住民采取了易地搬迁。
在2020年前后建设成世界旅游精品,是张家界的一个目标。“山更美了,水更清了,游人更多了,张家界的老百姓都对未来充满希望。”陈艳静说,她代表纯朴好客的张家界人民欢迎海内外的人们来做客。
另一个“张家”的人们同样对未来充满希望。白俊杰说,张家口不但有较大的煤炭储量,还具有非常好的风力发电条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确定将其建设成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张家口有煤炭机械厂、宣化工程机械厂等装备制造企业,具有比较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
张家口提出建设成为西北部交通功能枢纽、经济功能拓展区、生态功能建设区的发展定位,着力建设能源、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和加工、现代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等6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