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作为一名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情思颇多。
自1997年至今,香港市民经历了不少心路历程,在“九七回归”前,因为是英政府管治,香港市民大都是抱着埋头苦干,搏命争取最大的经济收获,对政府及其它如国事、世界事务都不太关心。1997年回归后,香港市民对“港人治港”的认识逐渐理解,并开始表现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政府的施政也不再是不闻不问,而是有所闻有所问。
未来10年,将是巩固香港经济基础、进一步落实在“一国两制”下“港人治港”的重要时期。香港人士必须尊重国家,诚心诚意地服务香港,同时更需要充分了解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高度自治。
经历了10年风雨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稳定得来不易。因为在国际上不少人士及一些势力总是在挑战“一国两制”,经常用非官方途径在香港挑战《基本法》。许多香港人士,如香港特区政府前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女士等等,都为落实《基本法》做了很大的努力与贡献。他们的爱国爱港之心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尊重。香港爱国爱港人士多年来默默耕耘、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在未来岁月中值得进一步弘扬。
在这次“两会”上,我考虑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言:
(一)让更多界别、阶层的香港人士到内地了解经济及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加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及理解。
(二)让更多香港大学生及年轻人到内地,如西部、东北等地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及项目,开展更多形式的“以人为本”活动,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相互认识与相互关怀。
(三)希望有更多内地语文老师到香港的小学来,教小学生学习普通话,加强中国语文的学习,提高中文水平。
未来香港,必定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更上一层楼。对此,我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