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千岛之国民族服饰的印度尼西亚梅州合唱团在演唱民族歌曲。
现场观众现学竹筒乐器。
美如彩蝶般的女子独舞。
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印尼民间舞蹈。
年轻的生命充满朝气和活力,反映青年男女劳作和生活的舞蹈。
三位造诣颇深的专业女歌手,演唱了一首中国观众非常熟悉和爱唱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民谣《宝贝》。
著名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传统舞蹈——巴龙舞。
雅加达街角的小广场上面,工作了一天的人们赶着落日匆匆经过。年轻小伙子Heru和往常一样穿着黑色镶了金边的短裤在广场上打哈欠,伸懒腰。三轮车夫Suhanto把车子擦得锃亮在广场周围转悠着,裹着长裙卖蛋糕的大娘与卖草莓的小姑娘攀谈起来,这时,一群平民夜总会跳舞的年轻姑娘们放慢了脚步,在小广场上,她们不知是伴着哪个摊位上传来的音乐声扭动起腰枝,舞蹈起来。
小伙子Heru跳起身,吆喝起来:“嘿,俏女孩来啦。”年轻的小伙子们三三两两凑过来吹着口哨拍手叫好,他们也晃动着身子舞蹈起来,姑娘们的热情越发高涨起来,摆动着的腰身在霓虹灯下更显婀娜,三轮车夫载着的女孩也跳下车来,拉着车夫的手欢跳起来,一时间整个广场的人们都随着音乐舞蹈起来,笑声,歌声融为一体……
实际上,这是北京保利剧院里,“印度尼西亚之夜”呈现给观众的场景。“简直不敢相信,我仿佛真的回到了雅加达夜市……”印尼留学生莎丽在观众席上发出这样的感叹。
据印尼之夜文艺演出团团长黄德新介绍,这是一次促进印中两国文化交流和增进互相了解的大型活动,印尼文化第一次以这种演出形式走进中国。本次演出的节目是由9个文化艺术团队、200余位非专业演员精心准备排演的。
“剧本就是为了给中国的观众展现雅加达市井人情。”演出团团长廖春慧女士说。
这次来华参加演出的演员基本是印尼华裔,而演出的资金也完全来自印尼华裔商人的慷慨支持,这次活动受到印尼官方的高度重视,印尼总统苏西洛此前在总统府接见演出团成员并为他们饯行。大家都愿意为中印之间的友好合作、文化交流尽一份心力。
舞动巴厘岛
伴唱队唱出神的名字时,两个身披彩装的女孩子出场了,她们在直立或半蹲的舞姿中,一直保持着腰、臀部侧曲的姿态,头自由地摆动着,眼睛左顾右盼,灵活传神,手指随着音乐左右摆动并不断颤动。这是巴厘岛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个古典宗教舞蹈,表现的是:当发生流行病疫,或遇天灾人祸时跳的祭祀舞蹈。通过舞蹈表现了神和人之间的联系。另一名舞蹈者身着白色礼装向人们洒圣水,以表示神的保佑。
据舞者介绍,巴厘岛上的男女老少都酷爱音乐舞蹈大小村子里都有乐队和舞队每逢宴会或宗教节日都有舞蹈表演,这已成为巴厘岛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随即一头身披金色铠甲,长着獠牙面,朝天高昂着头的巨狮伸开前爪咆哮着登上舞台,显示它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然而饥饿困扰着它不得不依靠身上的跳蚤充饥,正午的烈日烤得它身姿慵懒,终于寻到纳凉之处,它蜷起身子,巨大的脑袋耷拉下来,昏昏欲睡了。
这时,一只小猴子发现了被饥饿和困倦困扰的狮子,它跑到树上,摘下熟透了的香蕉,一面剥皮,一面召唤着狮子,欲与狮子分享,然而,狮子庞大的身躯挺立起来,将猴子扫到一边,脚掌碾碎了香蕉,朝着猴子扑去……这就是著名的印尼巴厘岛传统舞蹈巴龙舞。
舞者介绍说,它近似中国的舞狮。中国的舞狮比较注重舞狮者的技巧方面,以节奏强劲的鼓声为引导,结合传统武术技巧,闪、展、腾、挪,但巴厘岛的巴龙舞则是以传说故事为主,良善与邪恶互相的缠斗是其重点。巴龙舞的两位主角巴龙代表古代善良的动物,而兰塔却是象征妖法高深,且到处行凶作恶的古代动物。巴龙舞表达了善与恶两种势力的均衡与无止境的对抗,而非一般戏剧所强调的贬恶扬善。巴厘岛人对善恶的特殊观点也同样在其“善恶之门”的建筑中可见一斑。
舞台上木刻着印度神像的两扇石门,成荫的椰树林,屏幕上映出的湛蓝海水,庙宇林立,万花烂漫,向观众展示着具有“花之岛”、“南海乐园”、“神仙岛”、“千寺之岛”、“诗之岛”、“东方的希腊”等美誉的印度尼西亚著名的岛屿——巴厘。
从亚齐带来的感动
一群青年,男女交错,跪坐在膝盖上,列为一排,时而用手掌整齐地敲击着地面,时而相互击掌,相互敲打膝盖,身体呈波浪状起伏后,面面相对,时而又用土语呼应着跪坐在他们面前的长者。这是印尼苏北省印华舞蹈团带来的亚齐民族舞蹈。
“这段舞蹈是亚齐当地原生态传统舞蹈,它是在讲述劳动结束后的青年男女休闲聊天时的场景,有语言交流,也有形体交流,表现一种劳动后的轻松愉悦场面。”业余舞蹈演员张珍妮在结束表演后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向记者作介绍,21岁的珍妮祖籍福建,是一名印尼大学生。和珍妮一起参加演出的有她的同学,也有从事其他行业的印尼上班族。
“能参加这次活动,孩子们感到很骄傲,很自豪。在印尼,他们经常会排练一些中国的歌曲给当地的人演出。这次带来亚齐舞蹈也是为了代表亚齐遭受海啸的受难者表示对中国人民捐助的感激之情。”该团负责人黄衍水话音未落,印华舞蹈团的孩子们便轻声哼起了《北京永在我心中》。小演员张炳生很骄傲地说:“听爸爸妈妈说,我失散多年的叔叔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次回来我还带回他的照片,希望能找到他。”
这些非专业演员大部分是第一次来中国,但是他们中还有很多中国通。
“中国的唐僧在苏门答腊岛居留十余年,还把中国墨和纸引进印尼。”的确,正如珍妮所讲述的一样,中国大陆和印尼群岛之间的联系,久已存在。中国古代文明随着中国移民南迁带到印尼。廖春慧女士还拿来了印着中国传统彩龙和中国喜字的印尼裹腰裙。“如今的印尼在语言、文学、艺术、建筑、医药、生产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中国同印尼之间文化交流的痕迹。”她说。
不到长城非好汉
“啊,星星索”男歌手Devi的高音节奏悠长,很多观众伴随着印尼努山打拉吉达光辉艺术团带来的著名印尼民歌《星星索》、《夜空》,哼起了熟悉的调子。
梅州合唱团的演员们,身着30余种民族服饰,联唱起印尼民族歌曲,其中红艳闪亮的新娘新郎装最惹眼。
印尼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一个国家,由于海岸线漫长,岛上的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尤其以绮丽的热带风光最让人难忘。它还是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人最多。印尼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先生说,目前印尼共有2000多万华人,印尼官方表示将华族列为印尼的第三大民族。“华人久居印尼,与当地人民生活在一起,大多数人仍保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依旧过中国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每逢这些节日,他们都要按传统方式庆祝。除夕之夜,家人必团聚吃年夜饭,家家张灯结彩,有的还守岁至天明。我们这些代表团还经常在中国传统节日参加联谊活动。”
团长黄德新说,“这次演出,作为第一次还有许多设想不到的不足之处,但我们会吸取经验,为下次做得更好而努力。”第一次来北京的舞蹈演员张淑芳激动地说:“我要和小姐妹们一起去爬长城,我们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次演出对于我们来说太珍贵了,孩子们非常自豪、激动,我们团队的很多孩子还要求到北京学习中国传统的舞蹈,我会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廖春慧女士说。
晚会接近尾声,印尼西爪哇欢乐竹筒乐队在舞台上奏起了“昂格隆”,这是印尼爪哇岛西部传统的竹筒乐器,一个小巧轻便的竹筒只产生一个音节,要由一个人主司摇动,另有13个人,人手一器一音阶,所以一首歌曲的成功也就是“大众一心,合作无间”的写照。
小小竹筒轻轻合奏起中国歌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立时全场观众及所有演职员跟着节奏情不自禁的唱起来,歌声一直在保利剧院上空旋绕,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