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伊拉克战争四周年纪念幻灯 > 伊战四周年消息

伊战4周年:驻伊大使称我使馆附近再响爆炸声

  今日是伊拉克战争纪念日

  本报专访多名驻伊外交官

  现任大使讲述我使馆附近再响爆炸声

  5位中国大使见证伊战4年

  战前46小时撤离全部中国人复馆外交官出行武警“护驾”营救工作人员带轻机枪接人质

  今天是伊拉克战争4周年,本报采访多名驻伊大使,讲述战争经历。

  4年前的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巴格达的爆炸声、枪声、直升机在空中的盘旋声至今仍未消失。

  “刚才巴格达市区内有一处市场发生爆炸,距离使馆很近,爆炸声响了很久。”北京时间今天凌晨4点,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陈晓东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此外,本报联系了伊战前后我驻伊拉克的其他几任大使,他们讲述了在伊拉克期间的难忘经历。

  2007 外交部遇险

  (现任大使陈晓东)

  会议现场爆炸震碎玻璃

  作为新任大使,刚到伊拉克一个多月,陈晓东就亲身经历了一次现场爆炸。

  3月10日,陈大使应伊拉克外交部之邀参加伊安全问题国际会议,会议期间,突然一枚迫击炮弹打到外交部大楼附近,会议室的玻璃被震裂。

  “当时,伊拉克军队和美国人采取了严密的保安措施,街上采取了戒严,对会场里三层外三层做了防守。”陈大使说,结果意外还是发生了,其间一共发生两次爆炸,头一次距离大楼比较远,第二次就在楼下一层发生了爆炸,当时参加会议的官员尽管常听到爆炸,还是很惊慌,过了好一阵才平静下来。

  陈大使说,客观地讲,与去年12月份相比,在美军实施新的安全计划之后,暴力事件比以前有所减少。但每天依旧有持续的爆炸,伤亡依旧常见。

  在伊拉克这个形势特殊的国度里,外交事宜也有特别的处理方式。

  按照外交惯例,新任大使到任后,应该去拜访其他国家的大使,但在伊拉克,各国外交官员之间有了默契,平时很少串门。“刚去参加了伊拉克外交部的一个活动,参加活动中有机会和别国大使交谈,大家都是一样的想法,减少外出,保障安全。”

  和伊拉克人民一样,在中国大使馆工作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过这样的生活。“家里人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我们工作人员都有约定,每隔几天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有时候工作一忙,忘记给家里打电话,家里人都会很着急。”

  文/记者郭媛丹

  2003 战前急撤离

  (时任大使张维秋)

  所有中国人46小时撤出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时任伊拉克大使的张维秋度过了留守和撤离的31个日夜。

  今天上午,本报记者联系了张大使,他披露了非常时期使馆详情。

  2003年2月1日,正是中国春节。大使馆在大年初一召开了全馆撤离动员会,对每批撤离人员都做了周密安排。2月7日,第一批馆员和家属共18人顺利撤离。2月16日,第二批11名馆员撤离。至此,使馆包括大使在内,只剩7人留守。

  张大使回忆说,3月中旬,战争已经一触即发。3月16日,美发出警告,要求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记者和外国人立即撤离伊拉克,否则将面临危险。“我于是通知仍在巴格达采访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香港的记者,准备好第二天一起离开巴格达前往约旦”。

  17日,到了约定的集合时间后,中央电视台的3名记者却因为没有找到拿着他们护照的伊拉克雇员,不能一起同行。中央电视台记者便与张大使商定,由张大使带领其他人先走,他们3人随后赶来,在边界上集合。

  3月18日,留守人员和记者终于安全抵达了我驻约旦使馆。至此,所有在伊中国人在战争打响前46小时平安撤出。

  2004 枪声中复馆

  (时任复馆小组组长孙必干)

  出门6“保镖”前呼后拥

  2003年6月,战争爆发后3个多月,中国开始着手进行驻伊使馆的复馆工作,当时,已经退休在家的孙必干临危受命,接受了这项任务。

  昨日,孙必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2004年2月,孙必干带领复馆小组成员重返巴格达,考虑到伊拉克严峻的安全形势,我国政府特别派出6位武警人员随行,负责复馆小组的安全保卫工作。带着“保镖”前呼后拥出门办事,孙必干成为中国外交史上最“酷”的外交官,然而这个“酷”字必须打上引号——它的真实含义是“危险”。

  此时的使馆已面目全非,一部分建筑坍塌,残存的墙壁上被火箭弹炸成的大洞和弹孔随处可见,使馆里的物品早已被洗劫一空。由于此前曾在伊拉克担任过多年的大使,孙必干看到眼前“只剩下空壳”的使馆,内心有说不出的难受。

  孙必干带领复馆小组成员搬进了距离美军驻伊司令部只有一公里的曼苏尔饭店,孙必干形容那段生活:“在枪声中睡,在炮声中醒。”

  2004年7月9日,伊拉克曼苏尔饭店一间普通房间里,展开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中国驻伊使馆正式复馆。

  2005 接被劫同胞

  (时任大使杨洪林)

  带着轻机枪前往接人

  2004年,杨洪林成为伊战后中国首任驻伊大使。

  杨洪林在其著作《亲历与见证——战后中国首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手记》(明天出版社)中回忆了发生在其任期内人质事件的内幕。

  杨洪林在书中描述:“那是2005年1月18日下午两点半左右,我们正在看电视新闻,突然获得消息说有8名中国人被劫持了。我们只知道8个人,不知道在哪儿被劫,不知道关在哪儿,不知道身份。当时我们找了很多人帮忙寻找。

  “这时劫持者放出消息,要求中国政府在48小时内讲清中国对伊政策,讲清这8个人到伊拉克是干什么的,否则他们将杀害人质。

  “1月19日,我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宣读了使馆的营救声明,讲明了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公正立场,指出8名中国人只是来伊拉克的普通务工人员。我还特别强调,他们是在回国过春节的路上被劫持的。春节是中国人全家团圆的日子,和伊拉克人的宰牲节是一样的。中方希望伊拉克官方和伊拉克各方面的朋友出面帮助营救,让8名被劫持者早日安全回来。

  “当时我心急如焚,伊拉克信号又不是很好,我都是拿着6个手机轮换着打,又要找人,国内又很关注,媒体也在紧追,一天有时要接1000多个电话。

  “23日我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劫持者让我们下午1点到某地点去接人,我们决定亲自去接人。我和工作组组长、1名助手以及4名武警、两名司机,开了两辆吉普车,武警全副武装,长枪、短枪,甚至带上了从未用过的轻机枪。

  “到了目的地,我们和中间人等坐下来整整谈判了两个小时。其间,对方的武装人员不断进进出出,个个荷枪实弹。

  “最后,他们把8名人质送过来,同胞见到我们后抱头痛哭。”

  2006 住所遭袭击

  (时任大使李华新)

  流弹打穿沙发靠垫

  2005年底,李华新接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在本报记者之前的采访中,李华新讲述了他在任期间的故事。

  李大使说,虽然在国内时曾主管伊拉克事务,但到达伊拉克时,确实仍有一番别样的感触。

  他说,最直接的印象是,在他抵达巴格达走出机场的一刻,美军设立的警示牌赫然写着:您已经进入“战区”。一件厚重的防弹衣随即被武警战士披到身上,防弹车在巴格达紧张的空气里,驶过有“死亡之路”之称的机场路,穿行在危机四伏的街巷中,那种无形的压抑感和紧张情绪骤然加剧。

  让人不安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而且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2006年11月29日上午,李华新大使的住所被流弹击中。流弹穿透阳台上的两层玻璃门,打穿屋内一块厚约15厘米的沙发靠垫后,在墙上留下一个深约2厘米的弹洞。

  流弹射入时,李大使正在套间内的另一个房间办公,仅一墙之隔。而就在前一天,使馆办公会议就在出事房间里召开,一名工作人员就在沙发上子弹击中的位置落座。

  本版文(除署名外)/记者李莎

  相关新闻

  布什避谈战争成败

  新华社上午电美国总统布什19日于伊拉克战争开战4周年之际在白宫发表讲话,避谈战争成败,只讲任重道远。

  4年前,布什在白宫宣布对伊拉克开战,讲话只有5分钟长。他说,伊拉克战争可能比预计更长、更艰难。

  4年后,布什那句“更长、更艰难”在伊拉克应验。布什这次在白宫发表8分钟的简短讲话,大谈稳定伊拉克任重道远,呼吁大家要有更多耐心。

  布什说,增兵伊拉克以及稳定巴格达局势的巴格达安全计划“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发挥效果”。他说:“巴格达安全计划目前仍处在初始阶段,可能需要好几个月才能见到效果,而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星期。”

(责任编辑:赵健)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布什 | 杨洪林 | 陈晓东 | 张维秋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